華文網

楊家坪農貿市場將迎“史上最嚴”整治,下月就要“大變樣”

在楊家坪農貿市場有過買菜經歷的市民一定對市場內雜亂的騎門攤、黢黑的路面和堆積的垃圾印象“深刻”。近日,為了提升楊家坪農貿市場形象,改善周邊市民的生活環境,

九龍坡區多個部門將對楊家坪農貿市場啟動“史上最嚴”整治。

環境惡劣 農貿市場成了一抹“蚊子血”

亂搭亂建、污水橫流、垃圾亂堆,你也許無法想像這樣的場景居然會發生在一個牽涉著老百姓吃喝的農貿市場裡。近日,楊家坪街道農貿市場整治再動員大會拉開帷幕,九龍坡區多個部門將對楊家坪農貿市場啟動“史上最嚴”整治。

眾所周知,楊家坪農貿市場一直是九龍坡市民心頭的一抹“蚊子血”。“真的是又愛又恨!”家住九龍坡區彩雲湖的李先生告訴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他對楊家坪農貿市場有著很深的感情,每逢週末家庭聚餐或者外出燒烤,他總習慣坐車來楊家坪農貿市場,因為這裡的菜品新鮮、便宜。“但是,真的每次來也遭罪啊,

基本上每次都是踩著污水進來的。市場裡面經營戶長期亂搭亂建、垃圾亂堆,如果第一次來,你肯定會懷疑自己走錯了地方。”住在農貿市場旁邊的周婆婆也有一肚子怨言:“一輩子早就習慣在農貿市場買菜了,但是這個環境確實,你看看那些占道經營的,把消防通道都占了,哪裡像商圈的菜市場嘛,真的是離不得又過不得。”

由於產權糾葛等歷史遺留問題眾多,楊家坪農貿市場的整治雖然多年來就沒斷過,但是一直沒治斷根,“業主、物管、租賃經營戶,牽涉的人太多,都想著自己的既得利益,哪怕知道不合法,也不願改,不願配合,每次要求整改,就選擇拖或者敷衍,甚至是鬧。”楊家坪街道相關負責告訴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

這也是整治工作障礙重重、整治效果死灰復燃的根本原因。

11個部門介入整治 下月就要“大變樣”

在楊家坪街道農貿市場整治再動員大會上,一段由基層工作者多次暗訪取證拍攝的視頻,將長期存在于楊家坪農貿市場中的各種衛生亂象毫無保留地曝光了出來,楊家坪農貿市場給市民造成的遺憾和影響,早已經超過了對它的喜愛。

楊家坪街道辦事處主任龐振華告訴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楊家坪農貿市場存在的基礎設施差、規劃不合理、周邊遊攤散戶占道經營嚴重的問題已經成為了周邊群眾長期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從2014年九龍坡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區時就一直難以徹底解決。街道自2016年4月接管楊家坪農貿市場後,對市場及周邊開展了多次集中專項整治行動,取得的一定的效果,但僅靠街道強力整治始終無法徹底改變農貿市場“舊、髒、亂”的形象。為此,本次九龍坡區將有11個部門介入對市場的整治之中,按照目標,下個月市場就要迎來“大變樣”。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查看本次“史上最嚴”整治標準發現,在資訊資訊公示、市場佈局、環衛設施、排水設施、市場公廁、活禽銷售、水產、熟食等多個領域都將啟動大“整容”,其中,為了保證市民的食品安全,明確提出將獨立設置或相對封閉設置活禽銷售區,與其他經營者間隔5米以上,其中活禽擺放、宰殺和銷售需要“三區”隔離,活禽糞便等廢物集中手機,不能直接落地或者沖入下受到,每天收市後對經營場所和設備都必須進行清洗、消毒。

此外,騎門攤占道經營、亂停亂放、亂掛亂畫,以及地面積水積泥、垃圾未及時清運等“老大難”衛生亂象,將成為首當其衝的整治重點。

記者觀察:

清洗不足100米長的過道 5個人用高壓水槍沖了4個多小時

為了進一步瞭解農貿市場的具體情況,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來到了楊家坪農貿市場進行打探。

此時,市場經營已接近尾聲,大部分生鮮肉鋪已經打烊,但蔬菜區域還比較熱鬧。雖然燈光不太亮,周圍環境也較破舊昏暗,但蔬果的確很新鮮,價格也明碼標價,蔬菜老闆們在此經營多年,有一大批忠實的回頭客。

“這次整治是真的下了大決心,嚴格依法依規,我們也沒啥說的,只要公平公正一視同仁,我們就支持,就配合。把那些違法的占道經營、遊攤整治了,我們這些守法守規的經營戶也能多點客源,好事!”經營戶告訴記者。

楊家坪農貿市場的正入口,是一個斜坡通道。曾幾何時,這條路不僅到處是泥水,騎門攤日積月累越來越過分,左右夾擊,最嚴重時幾乎占掉了一半的通行道。到現在,騎門攤問題倒是差不多收斂了,但是年復一年髒水沉積,一層厚厚的污垢讓地面的本色早已面目全非。

此時,幾位街道環衛工人正在這條“入市大道”上,對地面進行大清洗,他們是這場整治行動的先頭部隊。只見一位環衛工正手持高壓清洗龍頭,對著地面一陣噴射,濃重的污垢瞬間被高壓水柱打得魂飛魄散,石子兒水泥混鋪的老路面一點一點重現天日。

“我們一共5個人,從下午2點半到現在6點半,4個小時,才沖洗出來不到100米。”環衛工告訴記者,平時他們一直負責這條路的清潔,但是從早到晚總是清理不完,“這條路夾在農貿市場和商業城中間,兩邊的經營戶都順手將垃圾全部扔到路上來,喊都喊不住,剛清完轉身又來一堆,我們真的是啞巴吃黃連!”看著路面慢慢由黑變白,一位剛剛收攤的經營戶一邊用腳踩了踩路面,一邊大聲感慨:“這樣沖出來看起的確舒服多了!”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 李童彤cqtimes2050603

對市場及周邊開展了多次集中專項整治行動,取得的一定的效果,但僅靠街道強力整治始終無法徹底改變農貿市場“舊、髒、亂”的形象。為此,本次九龍坡區將有11個部門介入對市場的整治之中,按照目標,下個月市場就要迎來“大變樣”。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查看本次“史上最嚴”整治標準發現,在資訊資訊公示、市場佈局、環衛設施、排水設施、市場公廁、活禽銷售、水產、熟食等多個領域都將啟動大“整容”,其中,為了保證市民的食品安全,明確提出將獨立設置或相對封閉設置活禽銷售區,與其他經營者間隔5米以上,其中活禽擺放、宰殺和銷售需要“三區”隔離,活禽糞便等廢物集中手機,不能直接落地或者沖入下受到,每天收市後對經營場所和設備都必須進行清洗、消毒。

此外,騎門攤占道經營、亂停亂放、亂掛亂畫,以及地面積水積泥、垃圾未及時清運等“老大難”衛生亂象,將成為首當其衝的整治重點。

記者觀察:

清洗不足100米長的過道 5個人用高壓水槍沖了4個多小時

為了進一步瞭解農貿市場的具體情況,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來到了楊家坪農貿市場進行打探。

此時,市場經營已接近尾聲,大部分生鮮肉鋪已經打烊,但蔬菜區域還比較熱鬧。雖然燈光不太亮,周圍環境也較破舊昏暗,但蔬果的確很新鮮,價格也明碼標價,蔬菜老闆們在此經營多年,有一大批忠實的回頭客。

“這次整治是真的下了大決心,嚴格依法依規,我們也沒啥說的,只要公平公正一視同仁,我們就支持,就配合。把那些違法的占道經營、遊攤整治了,我們這些守法守規的經營戶也能多點客源,好事!”經營戶告訴記者。

楊家坪農貿市場的正入口,是一個斜坡通道。曾幾何時,這條路不僅到處是泥水,騎門攤日積月累越來越過分,左右夾擊,最嚴重時幾乎占掉了一半的通行道。到現在,騎門攤問題倒是差不多收斂了,但是年復一年髒水沉積,一層厚厚的污垢讓地面的本色早已面目全非。

此時,幾位街道環衛工人正在這條“入市大道”上,對地面進行大清洗,他們是這場整治行動的先頭部隊。只見一位環衛工正手持高壓清洗龍頭,對著地面一陣噴射,濃重的污垢瞬間被高壓水柱打得魂飛魄散,石子兒水泥混鋪的老路面一點一點重現天日。

“我們一共5個人,從下午2點半到現在6點半,4個小時,才沖洗出來不到100米。”環衛工告訴記者,平時他們一直負責這條路的清潔,但是從早到晚總是清理不完,“這條路夾在農貿市場和商業城中間,兩邊的經營戶都順手將垃圾全部扔到路上來,喊都喊不住,剛清完轉身又來一堆,我們真的是啞巴吃黃連!”看著路面慢慢由黑變白,一位剛剛收攤的經營戶一邊用腳踩了踩路面,一邊大聲感慨:“這樣沖出來看起的確舒服多了!”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 李童彤cqtimes20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