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舉人進京趕考 主動替烈女修墓 晚上做了個夢 皇帝面前派上了大用場

馬樂,福建長樂嶺南村人。少時才思敏捷,然後運氣不好,直到四十五歲了,還要進京趕考。

這不,那日,匆匆帶著僕人趕路的馬樂經過一個地方,路邊一座墳塋,枯草幹樹,破敗不堪,

久無人祭掃。然從殘存的碑上,卻可看出,這是一個烈女節婦的墓。

馬樂覺得既為烈女,當受尊重,因而出錢請人將墳墓修葺,墓碑重刻,以讓節婦的事蹟,能被更多人看到。

當天夜裡,他做了個夢。

一女子感謝其修宅之恩,並說無以為報,唯贈一詩給先生,望先生珍重。

昨夜多蒙到妾家,爐中缺火未煮茶。郎君此去登金榜,雨打無聲鼓子花。

夢中驚醒,女子面目已然模糊,此詩卻記得真切。馬樂橫豎睡不著,想啊想。前面三句都好理解,第四句啥意思啊?啥意思啊……

到得殿試,他被永樂皇帝朱棣欽點為第一名狀元。他的同鄉林志得了第二名。

林志此人,有些心高氣傲,覺得自己才是第一啊。於是當廷表示自己的不滿。永曆皇帝笑了笑,說,要不,

我出個對聯,你們誰對得好,誰就是狀元。

朱棣出的上聯是——風吹不響鈴兒草。

上聯頗刁鑽。鈴兒草雖名鈴兒,但風吹時確實不像鈴鐺一樣會響啊。

皇上話音才落,馬樂已對出下聯——

雨打無聲鼓子花。

鼓子花就是八〇後們小學時課文裡學過的打破碗碗花,

大人們告訴小孩,千萬莫摘這種花,否則吃飯時會打碎碗啊……

上下聯十分工整,天衣無縫,確實是好聯。

梗了半天沒對出下聯的林志不得不服氣。

自然,大家都知道這是民間傳說。修墓或有可能,報夢或有可能,但林志敢在永樂皇帝前爭名次?給他一萬個腦袋也不敢吧。

不過,這兩個人倒是有的,確實也是同省舉子。永樂十年,馬樂為狀元,林志為榜眼。

因馬樂之樂與永樂同樂,為避諱,

朱棣賜名為馬鐸。

殿試對聯雖為杜撰,但馬鐸的殿試考卷,還真不是蓋的。

在文中,他指出,漢武帝唐太宗,雖然都有大功績,但前者太過霸道,而後者創造的貞觀之治,“僅能致斗米三錢、外戶不閉之效,而未足以為大治。”

他建議,永樂皇帝應該吸取前代君王的教訓,

努力治國,“四三王而六五帝”,躋身三皇五帝之列,變成四皇、六帝。

看到此處,朋友們可能要說,他拍馬功夫還真牛呢!

並非如此,因為他並未說朱棣已是三王五帝之一,而是督促他努力。

方法呢?

說起來很簡單——

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萬民正而遠近莫不一於正,則道之一原可知,治之全體可識,其治豈止於漢而已。

說白了,就是要朝廷做表率,要做體恤百姓的好朝廷。朝廷是誰為代表?當然是皇帝。因此,他的意思是,有好皇帝才有好官,官好,百姓就會好——要嚴以律朝廷上下,寬以待百姓萬民。遇事多思朝廷之過,而不是相反。

朝廷是誰為代表?當然是皇帝。因此,他的意思是,有好皇帝才有好官,官好,百姓就會好——要嚴以律朝廷上下,寬以待百姓萬民。遇事多思朝廷之過,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