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要讓“壞朋友”影響了你的孩子!

去年,一場洛杉磯校園綁架施暴事件讓中國留學生丟盡了顏面。在最近某大型演講類綜藝節目上,一位女員警將這個事件重新搬回人們的視線。而她的講述,讓高冷的樂嘉都不禁起身鼓掌。

這是一場變態的校園虐待,兩個留學生用高跟鞋踩在同伴的臉上,用煙頭狠狠燙,剪下同學的頭髮,逼她吃下去,拍下裸照和虐待的過程,發佈到網上,過程整整持續了5個小時。

在這些虐待事件中,有個男孩叫張鑫磊,他出國時只有15歲。

起初,張鑫磊也不想去,可他想,如果我不去,以後再朋友圈裡還怎麼混呢?他擔心被隔離,他去了,給同伴開了車,遞了剪刀。就是這樣幼稚的想法,

讓他面臨可能長達6年的監禁,也造成了被打女孩十分慘痛的後果。

這場令人髮指的暴力事件你也許道聼塗説過,但看新聞時更多的感受可能只是,美國太遠,孩子太壞,這事兒與我們自己並沒有多少相干。

然而,事情真的遙遠嗎?

“壞朋友”可能就在孩子身邊

初中的時候,我們班上有個風雲男,就是小說裡帥帥屌屌、性格衝動、一言不合拿鐵凳子砸你的那種男生。班裡沒人惹他,連老師都不敢。

一天中午,班裡突然沖過來幾個殺馬特,手裡拿著板磚。

不是道具,不是塗黃的泡沫,是建築工地上“貨真價實”的板磚。

我的座位離門近,殺馬特們的頭兒一眼就看到了我。他一腳踏在我前桌的板凳上,舉著磚頭問我:“XX(風雲男)在哪?”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恐嚇”嚇呆了,雖然滿腦子“靠!他在哪我哪知道啊!”,嘴巴卻知趣地如實相告:“他中午一放學就走了,去哪兒我不知道。”

頭兒顯得很失望,他放下磚頭,環顧四周看了看,轉頭對著小羅羅們說:“我們走!”

他們撤時,我才注意到殺馬特們身後跟隨的人,他們剃著平頭,穿著正經,甚至還有一個穿了校服。

現在想來,那個穿了校服的,那些看似正經的男孩兒,他們是和風雲男結下深仇的局內人嗎?

不一定,當然,很可能不是。

我們能管教孩子,出現在他身邊的人卻是家長下能左右的。有誰能保證,孩子身邊一定不會出現壞孩子?我們的孩子,一定不會成為第二個跟隨附和的張鑫磊?

強制隔離不是好辦法,那麼,究竟怎樣理智地對抗孩子的“壞”朋友呢?

孩子交友的年齡特點

父母想要對孩子交友帶來正向、積極的影響,首先要瞭解不同年齡段孩子的交友心理在心理學中,孩子受朋友的影響稱之為“朋輩影響”,朋輩影響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美國波士頓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Lawrence Cohen)說: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歸屬感需要被歡迎和接納。我們觀察別人,從中得知做什麼、不做什麼。”

任何孩子都不喜歡孤獨和被孤立,從第一次和同齡人互動,我們就在潛移默化地受朋輩影響的作用。

在不同時期,朋輩影響有著不同的作用。

在不同時期,朋輩影響有著不同的作用

4-7歲的孩子往往比較注重規則,性別概念開始萌芽,並在5或6歲時得以鞏固。例如,男孩子會從小夥伴們那裡獲知他們不應該同女孩玩,不用女孩的顏色,或不玩某些遊戲。甘迺迪-莫爾表示:

5-7歲的孩子十分在意是否有朋友,(有時)他們為了有一個朋友,會去容忍一個不那麼好的朋友,這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別的選擇。

8-10歲的孩子自尊心較強,很容易受到挫傷,因此變得對自己吹毛求疵起來(有時從7歲就開始了)。他們會同其他孩子比較,意識到自己並不總能做到最好,也可能會感覺“沒有一個人喜歡我”。對於女孩來說,能有一個死黨朋友變得極為重要,但如果這個朋友選擇跟別的孩子玩,她們就會感到自己被背叛了。對友情來說,這一階段是敏感時期。

11-13歲的孩子在意別人對他們的評價,並對批評意見高度敏感。這時,孩子們的自尊心不再那麼強烈,能接受並欣賞朋友間的不同了,他們會試著發展更高品質的友情,好的朋友圈能幫助孩子們度過磕磕絆絆的青春期。

閱讀往期精彩內容《媽媽問:哄寶貝睡覺搖晃嬰兒到底好不好?》、《快出手,夏季男孩極簡T恤嘗鮮推薦!》、《瞭解寶寶便秘的防治知識大有必要!》、《兒童毛衣新玩法:青春活力百搭造型》、《中國父母安全意識的缺失:傷害只在一念間!》,請關注潮寶寶孕媽媽

從第一次和同齡人互動,我們就在潛移默化地受朋輩影響的作用。

在不同時期,朋輩影響有著不同的作用。

在不同時期,朋輩影響有著不同的作用

4-7歲的孩子往往比較注重規則,性別概念開始萌芽,並在5或6歲時得以鞏固。例如,男孩子會從小夥伴們那裡獲知他們不應該同女孩玩,不用女孩的顏色,或不玩某些遊戲。甘迺迪-莫爾表示:

5-7歲的孩子十分在意是否有朋友,(有時)他們為了有一個朋友,會去容忍一個不那麼好的朋友,這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別的選擇。

8-10歲的孩子自尊心較強,很容易受到挫傷,因此變得對自己吹毛求疵起來(有時從7歲就開始了)。他們會同其他孩子比較,意識到自己並不總能做到最好,也可能會感覺“沒有一個人喜歡我”。對於女孩來說,能有一個死黨朋友變得極為重要,但如果這個朋友選擇跟別的孩子玩,她們就會感到自己被背叛了。對友情來說,這一階段是敏感時期。

11-13歲的孩子在意別人對他們的評價,並對批評意見高度敏感。這時,孩子們的自尊心不再那麼強烈,能接受並欣賞朋友間的不同了,他們會試著發展更高品質的友情,好的朋友圈能幫助孩子們度過磕磕絆絆的青春期。

閱讀往期精彩內容《媽媽問:哄寶貝睡覺搖晃嬰兒到底好不好?》、《快出手,夏季男孩極簡T恤嘗鮮推薦!》、《瞭解寶寶便秘的防治知識大有必要!》、《兒童毛衣新玩法:青春活力百搭造型》、《中國父母安全意識的缺失:傷害只在一念間!》,請關注潮寶寶孕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