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零廚藝輕鬆學做東坡肉,正宗東坡肉的做法「圖解」

東坡肉是江南地區漢族傳統名菜,屬浙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

食材:

燉肉料包1個、大蔥1根、薑半個、帶皮五花肉1斤、黃酒1瓶、生抽適量、老抽少許、冰糖適量、八角1個、桂皮一小塊、幹紅辣椒2個

做法:

1.帶皮五花肉,切大方塊,焯水,然後洗乾淨

2.蔥切段,

薑切大片,墊在砂鍋底下,然後放入一顆八角,兩個紅辣椒,一小塊桂皮,一個燉肉料包

3.放入焯好的肉塊,加入黃酒和適量生抽,少許老抽,中間嘗一下鹹淡,肉的鹹味就靠醬油了,控制生抽的用量,不要過鹹。加入少許冰糖,燒開一會

4.水開後,蓋上蓋子,把鍋蓋蒙上錫紙,

用濕毛巾壓上去。轉最小火,慢慢煨肉

5.大約兩小時後,揭開鍋蓋,肉已經熟透了,用筷子一戳,肉皮很容易就剝離。這時候就可以起鍋吃了,此時肉質比較緊致。但是如果你還有閒工夫,可以再上蒸鍋蒸半小時左右,肉質會更加鬆軟,入口即化。你喜歡吃的東坡肉就這麼簡單,砂鍋燜兩小時,蒸鍋蒸半小時而已,不加水,不加鹽,成品也不油膩呢!注意:喜歡吃甜就多加點冰糖,

否則少加點。

小貼士:

用黃酒和醬油,不用水和鹽燒出來的肉味道濃郁鮮香,也不會柴,不會死,五花肉的肥肉會化掉,瘦肉會嫩嫩的好吃 一次加足黃酒和醬油,黃酒替水,醬油替鹽,大火開後,小火慢慢煨它,到時候了自然就熟透了,要留存一些湯水會比較好,別燒幹了,蒙上錫紙和壓上濕毛巾就是為了中間少蒸發一些,足夠長時間水也不會全然燒沒了 最後一步蒸,你有耐心就做,

沒耐心就直接吃吧,有耐心的話,蒸了就真是比較完美的東坡肉。

五花肉的功效與作用

1.補充蛋白質

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2.補腎養血

豬肉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腎經;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

利二便和止消渴。

3.潤燥

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乾咳、便秘和難產。

五花肉的營養價值

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五花肉的選購

1.上選的五花肉,以靠近前腿的腹前部分層比例最為完美,脂肪與瘦肉交織,色澤為粉紅。次之為在接近豬後臀尖部位的五花肉,五花三層分明,肥瘦肉厚度相當,一整塊五花肉厚度為一寸左右。

2.五花肉要挑夾精夾肥的,好的可以夾上近十層,也叫“夾心肉”;品質差一點的,只有夾四五層;再差一點的,一層皮,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就沒了。

3.就算是差的肉,也有講究,要看是肥肉多,還是瘦肉多,如果是瘦肉多的話,尚可勉強;反之,則萬萬不能選用。

4.選擇好的五花肉,可用手摸,略有沾手感覺,肉上無血,肥肉、瘦肉紅白分明、色鮮豔。

五花肉的存儲

1.新鮮的五花肉最好在3天內吃完,將肉切成肉片,放入塑膠盒裡,噴上一層料酒,蓋上蓋,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可貯藏1天不變味;

2.將肉切成片,然後將肉片平攤在金屬盆中,置冷凍室凍硬,再用塑膠薄膜將肉片逐層包裹起來,置冰箱冷凍室貯存,可1個月不變質;

3.將肉切成肉片,在鍋內加油煸炒至肉片轉色,盛出,涼後放進冰箱冷藏。

五花肉的食用方法

1.五花肉可切小方塊或厚肉片,適宜於燒、燜、燉等,亦宜作肉丸;

2.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如橫切,炒熟後變得淩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

3.豬肉烹調前莫用熱水清洗,因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在15攝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散失很多營養,同時口味也欠佳;

4.豬肉應煮熟,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有鉤絛蟲。

肥瘦肉厚度相當,一整塊五花肉厚度為一寸左右。

2.五花肉要挑夾精夾肥的,好的可以夾上近十層,也叫“夾心肉”;品質差一點的,只有夾四五層;再差一點的,一層皮,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就沒了。

3.就算是差的肉,也有講究,要看是肥肉多,還是瘦肉多,如果是瘦肉多的話,尚可勉強;反之,則萬萬不能選用。

4.選擇好的五花肉,可用手摸,略有沾手感覺,肉上無血,肥肉、瘦肉紅白分明、色鮮豔。

五花肉的存儲

1.新鮮的五花肉最好在3天內吃完,將肉切成肉片,放入塑膠盒裡,噴上一層料酒,蓋上蓋,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可貯藏1天不變味;

2.將肉切成片,然後將肉片平攤在金屬盆中,置冷凍室凍硬,再用塑膠薄膜將肉片逐層包裹起來,置冰箱冷凍室貯存,可1個月不變質;

3.將肉切成肉片,在鍋內加油煸炒至肉片轉色,盛出,涼後放進冰箱冷藏。

五花肉的食用方法

1.五花肉可切小方塊或厚肉片,適宜於燒、燜、燉等,亦宜作肉丸;

2.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如橫切,炒熟後變得淩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

3.豬肉烹調前莫用熱水清洗,因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在15攝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散失很多營養,同時口味也欠佳;

4.豬肉應煮熟,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有鉤絛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