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亞投行副行長:在中國,我口袋裡已經不放現金了!

“我之前都住在英國,現在來中國已經一年半了,我口袋裡已經不怎麼放現金了,用手機就可以完成支付。”在剛結束的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亞投行副行長丹尼·亞歷山大用他的親身經歷闡述了中國金融科技的創新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感受到這種便利的不止亞歷山大。近年來,中國在移動支付、共用經濟等方面的創新之舉,不僅讓國人的日常生活更便利,更是惠及全球。

亞投行副行長丹尼·亞歷山大(資料圖)

移動支付 成就世界

“在中國,如今的生活簡直方便得不可思議!一旦有了手機,就什麼都能做,哪兒都能去,什麼都能買。”在中國生活過的韓國人車東鉉也由衷感歎。現在移動支付儼然已成為一張閃爍著時代光芒的中國名片。

當然,中國的移動支付不止于創造自己的“中國故事”,也在成就“他們的故事”。這幾年,在中國廣泛普及的支付寶,與印度、泰國、菲律賓等國家的企業合作,通過技術輸出的方式,

打造當地版的支付寶。支付寶的到來,也促使這些國家直接跨過銀行卡支付階段,進入更便捷的移動支付時代,極大地方便了當地百姓的生活。

正如丹尼·亞歷山大所說:“金融科技可以讓發展中國家在金融服務方面實現“蛙跳式”發展,跨過很多發達國家此前經歷過的階段。”

外賣網購 全球圈粉

在美版知乎(Quora)上關於中國的話題中,中國的網購是常被提到的因素。在外國人眼裡,

中國網購“物美價廉”“送貨上門”……好處多得讓他們妥妥地被“圈粉”!

除了網購,中國的外賣讓許多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稱讚。他們表示,中國的外賣美食好吃又便宜,可以點烤鴨、烤魚甚至火鍋……同時還能保證按時送達,“中國人用不可思議的嚴謹態度,在預約時間內送達,太不可思議了”。

這些在我們生活中已經司空見慣的事務,在外國人眼裡卻是不可思議的“創舉”。當然,

在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中國也把網購推廣到了海外,例如“印尼淘寶”、“非洲阿裡巴巴”等,在中國企業的帶動下,它們也正在書寫自己的故事。

未來出行 風頭正勁

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所宣導的“未來出行”與提高效率的分享經濟概念,也讓ofo、摩拜單車以及滴滴出行這三家企業站上了世界舞臺,成為全球各界精英領袖共同關注和討論的議題。

共用單車是真正的“中國式創新”,

除了給國人帶來出行便利,共用單車更是走出國門,給世界帶來生活的便利和經濟的增長。

以新加坡為例,今年初中國共用單車公司ofo和摩拜先後進入新加坡市場。截至今年5月,僅ofo一家在新加坡的累計註冊用戶數就達到10萬,日訂單量達到2萬。

滴滴也奉行全球化的戰略方向。同樣以新加坡為例,被戲稱為“東南亞版滴滴”的移動出行服務平臺Grab早在2015年就獲得了中國同行滴滴出行的投資,將快車、專車、順風車、拼車等新的出行模式帶給了當地居民。

與世界握手,世界就在手中

曾經,蘋果手機一發新品,國內手機企業紛紛向其“看齊”;美國優步一出現,中國各種叫車軟體蜂擁而至。

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拓荒”實踐,引得《紐約時報》都感慨:“現在,輪到矽谷‘山寨’中國企業了”。

與世界握手,世界就在手中。如今,中國正不斷與世界各國開展戰略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市場互補,越來越多的國家把目光聚焦中國。正如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說,中國憑藉開放創新,正在成為新一波經濟活動和技術創新浪潮的“弄潮兒”。

將快車、專車、順風車、拼車等新的出行模式帶給了當地居民。

與世界握手,世界就在手中

曾經,蘋果手機一發新品,國內手機企業紛紛向其“看齊”;美國優步一出現,中國各種叫車軟體蜂擁而至。

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拓荒”實踐,引得《紐約時報》都感慨:“現在,輪到矽谷‘山寨’中國企業了”。

與世界握手,世界就在手中。如今,中國正不斷與世界各國開展戰略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市場互補,越來越多的國家把目光聚焦中國。正如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說,中國憑藉開放創新,正在成為新一波經濟活動和技術創新浪潮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