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防科大畢業生優先上抗洪一線,哭了的愛軍妹有話要說

作者: 佳尉

這幾天,我的朋友圈被150餘名國防科大畢業生赴抗洪一線的新聞刷屏了。

我一次次被感動落淚,然後又想起那個被討論了很多遍的問題:軍人憑什麼優先?

自從愛軍情愫滋生,加入擁軍的大集體之後,一直想關於“軍人優先”的話題表述我個人的觀點,為廣大奔赴在一線保家衛國的兵哥們據理力爭,但由於才疏學淺,加上自身的惰性,遲遲沒有動筆。

今天,心情複雜的我忍不住奮筆疾書寫下三三兩兩的愚見。

六月底全國81個民航機場將開通軍人依法優先通道。這個消息發佈之後,立刻引起了廣泛的探討,當很多人在為“軍人依法優先”鼓掌點贊的同時,還是有少數人並不理解。為什麼軍人依法優先?和平年代,軍人又不打仗,軍人憑什麼優先?文中插播了一段關於軍人優先話題的採訪,

很多被採訪者一臉懵逼的問到:

“什麼軍人”?

“什麼優先”?

“軍人幹啥優先”?

“依法優先是什麼意思”?

“依法”是哪個“依法”?

甚至還有被採訪者說到:“應該人人平等,即使是軍人,也不能事事優先,應該首先是為人民服務,讓老百姓優先。”

什麼?98抗洪,當所有人都在撤離的時候,是軍人在優先地沖向最危險的地段;汶川大地震,當道路中斷時,是一路路迷彩大軍在優先地穿行于餘震不斷的山路中!國際維和,

國內維穩,抗洪搶險,火災面前一次次最美的逆行,年輕的軍人是在用生命踐行著“優先”的使命。這個時候為什麼沒有人說應該人人平等,應該老百姓優先呢?

大多數被採訪者們紛紛表示很理解地說到:和平年代就真的不會有戰爭嗎?臺灣問題,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的複雜性,能被忽略掉嗎?一旦發生戰爭,難道不是他們第一個沖上去嗎?沒有他們對祖國的守護,

有我們的安定生活嗎?沒有他們的存在,那我們的國家也就沒有安全的存在,沒有國家哪來的小家?和平年代正是因為軍隊建設它才有威懾,軍隊的存在就是為了和平而存在,所以在和平期存在的意義也就更大。

當人在繁華的都市燈紅酒綠夜夜笙歌,

當各種節假日你們陪在親人身邊的時候,可曾有人想起過那些在祖國的邊防,大大小小的哨位上為我們守護的軍人們?當菁菁學子們享受校園的時光,學習各種工作技能的時候,可曾有人想起,他們跟我們同樣是有血有肉有理想的大好青年,但他們卻在流血流汗苦練殺敵本領保衛和平守護我們。視頻中的一位元退伍老軍人最後哽咽著說:他們怎麼和大學生比啊,當兵的太辛苦了。

咱們一直說:權力和義務是對等的。可為什麼大家只想索取別人的義務,而忘了賦予別人應有的權力呢?又不想當兵,又不能看別人享受當兵的待遇,這是為什麼呢?

文末有讀者留言到:軍人優先不是給軍人的特權,而是給軍人的尊嚴,不要等到戰爭和災難來臨時才想起軍人。

近年來部隊對於軍人的待遇有所提高,可這是他們用離別,用孤獨,用血汗,用年輕的血肉之軀換來的。對於家人的團聚,親人的陪伴,這些又算得了什麼呢?

文末最後總結到:“軍人優先”不是軍人的特權,也不是“與民爭利”,而是基於使命和責任的優先,是他們的職業特殊性所決定的。今天宣導的“軍人優先”是什麼?

是我們希望能夠看到人民群眾對軍人的尊重和愛護,當他們走下長年與世隔絕的風雪邊關,走下遠航歸來的護航艦隊,匆匆趕往家的路上的時候,看到醒目的優先標誌牌,人們自發地願意讓軍人優先,那一刻的心頭一熱,一定會讓他們覺得: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軍人,老人,婦女,小孩,一直都是有優先特權的。也許是因為老人婦女小孩人人家裡都會有,所以當提起優先特權的時候無人反對異議,而軍人不是每個家庭都會有,以至於部分群眾沒有理解和寬容的態度。

軍民一家親,軍隊建設,理應擁護軍人。

視頻中有位元被採訪者說得好:如果普通民眾連這點意識都沒有的話,那這個國家怎麼強大?

當兵的太辛苦了。

咱們一直說:權力和義務是對等的。可為什麼大家只想索取別人的義務,而忘了賦予別人應有的權力呢?又不想當兵,又不能看別人享受當兵的待遇,這是為什麼呢?

文末有讀者留言到:軍人優先不是給軍人的特權,而是給軍人的尊嚴,不要等到戰爭和災難來臨時才想起軍人。

近年來部隊對於軍人的待遇有所提高,可這是他們用離別,用孤獨,用血汗,用年輕的血肉之軀換來的。對於家人的團聚,親人的陪伴,這些又算得了什麼呢?

文末最後總結到:“軍人優先”不是軍人的特權,也不是“與民爭利”,而是基於使命和責任的優先,是他們的職業特殊性所決定的。今天宣導的“軍人優先”是什麼?

是我們希望能夠看到人民群眾對軍人的尊重和愛護,當他們走下長年與世隔絕的風雪邊關,走下遠航歸來的護航艦隊,匆匆趕往家的路上的時候,看到醒目的優先標誌牌,人們自發地願意讓軍人優先,那一刻的心頭一熱,一定會讓他們覺得: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軍人,老人,婦女,小孩,一直都是有優先特權的。也許是因為老人婦女小孩人人家裡都會有,所以當提起優先特權的時候無人反對異議,而軍人不是每個家庭都會有,以至於部分群眾沒有理解和寬容的態度。

軍民一家親,軍隊建設,理應擁護軍人。

視頻中有位元被採訪者說得好:如果普通民眾連這點意識都沒有的話,那這個國家怎麼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