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朝有個官員白天睡覺不作為,這一怪癖慈禧太后都拿他沒辦法

張之洞,是晚清洋務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歷任兩廣總督、湖廣總督期間,大辦學堂(包括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前身),興建漢陽鐵廠。毛主席評價其為近代中國民族工業進程作出了巨大貢獻。

張之洞,作為晚清政壇上的重要人物,張之洞、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張之洞沒有曾國藩那樣走紅,沒有左宗棠那樣牛氣,也沒有李鴻章那樣位高權重。但令人稱奇的是,

在政局動盪、國勢頹廢、人心背離的晚清,他竟然一生都在升官,一生都沒有被貶,甚至沒有受過任何處分,並最終成為慈禧臨終的托孤重臣。

在生活中,張之洞是一個非常奇特的人物,說他奇特,是指他有一些奇異的怪癖。他的作息時間與常人相反:每天下午兩點入睡,

晚上十點起床辦公。幕僚或下屬有事,一般都在半夜前來謁見,謁見不了的,就要等到第二天早上。張之洞為什麼這麼作息呢?因為他是個十足的夜貓子,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是他特別興奮的時候,渾身上下都倍兒精神。在晚上,他要是和一個人談得高興,就會談一整夜,從不在乎別人困不困。這可就苦了張之洞手下的官員們,白天向張之洞稟報公事的時候,
說著說著他就突然睡著了,事情只能拖著,甚至有些手下等了一整天都沒得到接見。等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張之洞剛睡醒覺,精神十足,又把手下叫過去辦事。

由於張之洞這一怪癖已經不僅僅是個人生活作風問題,而是嚴重影響到了公務的執行。

有一次,大理寺卿徐致祥上奏摺參劾張之洞,說他“負恩忘職”。慈禧於是派李鴻章前往調查。當時李鴻章與張之洞在政壇上已經化敵為友,加之李鴻章這個老滑頭不會不清楚張之洞和慈禧之間的關係,於是回報說張之洞是為了公事操勞過度,才導致生物鐘錯亂,而且也沒有因此誤事,只是某些別有用心的小人借題發揮而已。就這樣慈禧被李鴻章忽悠過去了。

據說,後來張之洞辯解說,他之所以習慣晚上工作,是自己小時候讀書太過努力,經常通宵達旦地學習,導致作息時間難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