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兄弟分家,老二撿了寶物,老大卻被扒了個精光

古時,一個小山村裡有一戶人家,女人死得早,留下兩個不滿十歲的兒子。

男人又當爹又當媽,好不容易把孩們拉扯成人,父子仨又種地、又打柴、又打獵,沒日沒夜地苦受,終於給大兒子娶了媳婦。

按說,全家人理應在一起,為給老二娶媳婦而同心協力地幹,誰知這媳婦是個貪心不足的人,什麼東西也往自己的屋裡樓,老嫌這家窮,常把老大罵得抬不起頭來。老漢家尋思,與其鬧不到一塊兒,還不如趁早散夥,兄弟間成了仇人就不好辦了,

於是給兄弟二人分了家產,自己隨二兒子一起生活。

老漢家雖說也只五十多歲,但受了大半輩子的牲口罪,咳嗽氣短,腰腿疼痛,渾身都是毛病,把二兒子拖累得夠嗆,更不用說娶媳婦的事了。二兒子是個孝子,對老人扶起扶坐,熬藥伺候,還經常對唉聲歎氣的父親開導勸說,老漢家越發覺得對不住二兒子,有時居然恨自己為何不死,好給二兒子少個累贅。

老漢家有幾次把麻繩扔上野地裡的樹權間,

想尋無常短見一走了之,但繩套往脖子上一擱,心裡就下了軟蛋。尋思,自個兒老也老了,幹得是個什麼事。自己死倒容易,可這樣一死,二兒子怎麼活?外人會怎麼看他?還怎麼娶媳婦?思來想去這條道走不得,只好安生的打發日子。

老二有一塊地在山窪裡,種看糜米,因是窪地,太陽曬著的時間短,因此莊稼成熟得遲,為防止野雀兒來啄,每天都得去照看,

不然,哪天就被鳥兒吃乾淨了。

每天,老二都是天色大黑了,野雀兒不見了蹤影才往回走,這天他走著走著,見前面有一團亮光。這條路他很熟,知那光亮是從一座小山神廟裡發出的,這種情況以往也見過,有時不知什麼人,會在山神廟裡點兩支蠟燭,上幾灶香及少許供品。他走近時從窗外朝裡一看,裡面有四個人正圍著供桌吃喝,細一看全都是生面孔,滿桌子的盤盤碟碟,

酒酒肉肉。

老二在地裡照看了一天莊稼,也就幹啃了兩個窩窩頭,肚子早餓了,忽然聞到酒肉的香氣,饞得直流口水,於是,他把身子背在山神廟的窗口處,想等人家們吃喝完畢離開後,進去吃一些殘羹剩飯。

他在外面等著,心裡又覺得很納悶,這是從哪裡來的人,要到哪裡去?為何要在這荒郊野外聚會吃喝?熱騰騰的飯菜是怎來的?總不能是現炒現做的吧?山神廟裡哪來的火灶?他覺得很是納悶。

又偷看了一陣子後,他的納悶變成了驚奇,他見那些人想吃什麼,就將桌子上的一個不大的葫蘆拿在手中,口中念念有詞地一搖,吃的東西便出現在桌子上。

又等了好一陣子,還不見人家們有散席的意思,老二實在耐不住了,心想,若是回得太晚,一定會把老父親急壞,不如向人家們討點吃的,早點離開此地,於是厚著臉皮從廟門上撞了進去。

廟門“轟隆”一開,把桌前四個吃喝的人驚得同時尖叫一聲,眨眼間都不見了蹤影,山神廟裡光剩下老二一個人呆呆地站在地上。他覺得很難堪,像做錯什麼事似的搓看雙手,想向人家們道歉,可走出廟門朝外看了看,四下裡黑漆漆的,既不見人影也聽不到一點兒動靜。

老二兩眼直勾勾地盯著桌上的東西,心想若有個大瓷盆,能將這些好吃的東西都倒上,就能端回去給老父親吃,心裡這樣想,嘴裡也這樣說,學著人家剛才的樣子,把桌上的葫蘆拿起來搖了搖,桌上果真出現了一個黑釉子瓷盆。他高興極了,把肉菜都倒上後,轉身就走,走了幾步卻又回過身來,將桌上的葫蘆揣進懷裡。他倒不是想要人家們的東西,是怕留在這裡被別人拿上走了,打算明習順路過來時還給人家就是了,也好當面道個謝。

晚上回家後,老二向父親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他父親畢竟年歲大了,經見得多了,老人把葫蘆拿在手裡端詳了好大一陣子,緩緩對二兒子說:“孩子,這東西咱可千萬不能留,明天一早你別管山神廟裡有人沒人,一定要端端正正地把這東西放到供桌上。爹告你說吧,這可是小財神們的寶葫蘆,小財神就是毛鬼神,報復心很重,真要是得罪了他們,非叫你家敗人亡不可。”

老二說:“爹,我明天一定照你說的辦,可這寶貝咱就不能用一用?揀當緊的東西要上它一兩件?”

他爹想了想說:“孩子,小財神們把寶葫蘆沒帶走,是因為你是個孝子,想幫咱父子們一把,你說吧,想要什麼。”

老二不假思索地答道:“爹,我想要個賢慧媳婦,好給咱父子們管家。”

老漢家笑了笑,隨即洗手焚香,口中念念有詞,意思是小財神們千萬別怪罪俺孩子,若是能有個好兒媳進門,一切罪責由他承擔。而後,他把寶葫蘆在手中輕搖了幾下。這時,只聽得門外傳來清晰的敲門聲,老二趕緊過去把門打開,門口站著一位羞羞答答的村姑,父子倆趕緊迎進屋裡。

第二天一大早,老二媳婦用寶葫蘆搖了三間瓦房、一頭牛、一頭驢,還有一些農具和種子。老二在去莊稼地的路上,把寶葫蘆送到了山神廟的供桌上,還朝山神爺磕了三個頭。

沒幾天,老二用寶葫蘆娶媳婦、起瓦房的事在山村中傳開了,老大急靈靈地跑來問究竟,老二如實說了前後經過。老大眼瞅看老二的新瓦房與好看的媳婦,心中妒火中燒。他心裡直罵老二傻,得了寶葫蘆,不說是要金元寶、銀元寶,要的是牲口和種子。有了錢什麼買不來,還用在這窮山溝裡窩著?

於是,老大便死活要替老二去照看山窪裡的莊稼地,想交一回和老二一樣的好運氣。一連照看了五天,晚上回來啥動靜也沒有,老大泄了氣,不想再去了,被貪財的老婆罵了一通後才又起了身。路上,老大惱恨地咒駡起自己的老婆來:“日你祖宗的,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個兒的模樣,你比那老母豬能強多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受這臭婆娘的齷齪氣,等老子得了寶葫蘆頭一樁就要她兩個俊俏女子,非把狗日的母夜叉氣死不可。”

這天晚上往回走時,遠遠看見山神廟裡明晃晃的,他三步並做兩步急忙趕過去,探看腦袋從窗外一看,真有四個人坐在供桌前吃喝,那個寶葫蘆直挺挺地豎在桌上。

老大興奮得兩眼發光,彎腰從地上操了塊石頭,大吼一聲沖了進去,想把人家們嚇跑。誰知一進門便被人家設下的繩索絆倒,重重地跌了個狗吃屎,隨即一根麻繩像蛇一樣地把他纏了個結實。

只聽其中一個年長的說:“早就等你這個不孝的王八蛋了,還想得寶葫蘆,我看你還是留下點什麼吧,說著就招呼其他幾人把老大扒了個清潔溜溜。”

(故事完)

把桌前四個吃喝的人驚得同時尖叫一聲,眨眼間都不見了蹤影,山神廟裡光剩下老二一個人呆呆地站在地上。他覺得很難堪,像做錯什麼事似的搓看雙手,想向人家們道歉,可走出廟門朝外看了看,四下裡黑漆漆的,既不見人影也聽不到一點兒動靜。

老二兩眼直勾勾地盯著桌上的東西,心想若有個大瓷盆,能將這些好吃的東西都倒上,就能端回去給老父親吃,心裡這樣想,嘴裡也這樣說,學著人家剛才的樣子,把桌上的葫蘆拿起來搖了搖,桌上果真出現了一個黑釉子瓷盆。他高興極了,把肉菜都倒上後,轉身就走,走了幾步卻又回過身來,將桌上的葫蘆揣進懷裡。他倒不是想要人家們的東西,是怕留在這裡被別人拿上走了,打算明習順路過來時還給人家就是了,也好當面道個謝。

晚上回家後,老二向父親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他父親畢竟年歲大了,經見得多了,老人把葫蘆拿在手裡端詳了好大一陣子,緩緩對二兒子說:“孩子,這東西咱可千萬不能留,明天一早你別管山神廟裡有人沒人,一定要端端正正地把這東西放到供桌上。爹告你說吧,這可是小財神們的寶葫蘆,小財神就是毛鬼神,報復心很重,真要是得罪了他們,非叫你家敗人亡不可。”

老二說:“爹,我明天一定照你說的辦,可這寶貝咱就不能用一用?揀當緊的東西要上它一兩件?”

他爹想了想說:“孩子,小財神們把寶葫蘆沒帶走,是因為你是個孝子,想幫咱父子們一把,你說吧,想要什麼。”

老二不假思索地答道:“爹,我想要個賢慧媳婦,好給咱父子們管家。”

老漢家笑了笑,隨即洗手焚香,口中念念有詞,意思是小財神們千萬別怪罪俺孩子,若是能有個好兒媳進門,一切罪責由他承擔。而後,他把寶葫蘆在手中輕搖了幾下。這時,只聽得門外傳來清晰的敲門聲,老二趕緊過去把門打開,門口站著一位羞羞答答的村姑,父子倆趕緊迎進屋裡。

第二天一大早,老二媳婦用寶葫蘆搖了三間瓦房、一頭牛、一頭驢,還有一些農具和種子。老二在去莊稼地的路上,把寶葫蘆送到了山神廟的供桌上,還朝山神爺磕了三個頭。

沒幾天,老二用寶葫蘆娶媳婦、起瓦房的事在山村中傳開了,老大急靈靈地跑來問究竟,老二如實說了前後經過。老大眼瞅看老二的新瓦房與好看的媳婦,心中妒火中燒。他心裡直罵老二傻,得了寶葫蘆,不說是要金元寶、銀元寶,要的是牲口和種子。有了錢什麼買不來,還用在這窮山溝裡窩著?

於是,老大便死活要替老二去照看山窪裡的莊稼地,想交一回和老二一樣的好運氣。一連照看了五天,晚上回來啥動靜也沒有,老大泄了氣,不想再去了,被貪財的老婆罵了一通後才又起了身。路上,老大惱恨地咒駡起自己的老婆來:“日你祖宗的,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個兒的模樣,你比那老母豬能強多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受這臭婆娘的齷齪氣,等老子得了寶葫蘆頭一樁就要她兩個俊俏女子,非把狗日的母夜叉氣死不可。”

這天晚上往回走時,遠遠看見山神廟裡明晃晃的,他三步並做兩步急忙趕過去,探看腦袋從窗外一看,真有四個人坐在供桌前吃喝,那個寶葫蘆直挺挺地豎在桌上。

老大興奮得兩眼發光,彎腰從地上操了塊石頭,大吼一聲沖了進去,想把人家們嚇跑。誰知一進門便被人家設下的繩索絆倒,重重地跌了個狗吃屎,隨即一根麻繩像蛇一樣地把他纏了個結實。

只聽其中一個年長的說:“早就等你這個不孝的王八蛋了,還想得寶葫蘆,我看你還是留下點什麼吧,說著就招呼其他幾人把老大扒了個清潔溜溜。”

(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