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兄弟分家,老大是新二線大市,小弟卻是國家貧困縣

六十年過去了,蕭縣人依然懷念著徐州。

出於洪澤湖治理的考慮,1956年,國家把原屬安徽的泗洪和盱眙兩縣劃給了江蘇,方便統一治理。而為了補償安徽,把屬江蘇徐州的蕭縣、碭山二縣劃給安徽。

徐州不南不北,夾在山東和江蘇之間,受盡了夾板氣。比如徐州的煤炭,江蘇各市都擁有在徐州的煤礦,還有屬於上海的煤礦。在鐵路方面,徐州原屬濟南局,為了不讓徐州發展太快壓過魯南,在各方面給予限制,沒幾輛始發車。微山湖雖然鄰著徐州,

但湖西地面全屬山東,這是當年江蘇與山東談判的結果,十幾個湖西村莊都劃給山東。

好在徐州爭氣,在相當劣勢的情況下,憤發圖強,現在已成為新二線城市,發展勢頭強勁。

2016年,徐州的GDP達到5600億元,在強手如林的江蘇省內第五,僅次於長三角的蘇州、南京、無錫、南通。
在全國排名,徐州在第33位,是淮海經濟區公認的中心城市。

有人說,徐州天生就是為直轄而生的,至少也應該成為以徐州為省會的新省。蘇魯豫皖交界,華東門戶,科教文衛實力在全國都非常有名。中國礦大,世界能源最高學府之一。

徐醫、江師大,還有幾所著名軍事院校。

徐州的歷史更是非常輝煌,漢高故里,項王故都,兩漢文化遺存遍地,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一說。徐州同時也是中國的文學重鎮,僅蘇軾在徐州一年多就留下一百多首詩詞,名篇更多。元朝大詞人薩都刺的那首《木蘭花慢·彭城懷古》,是偉大老人家最喜歡的十首之一,時常背誦,現成為徐州市的市歌。歌曲豪放大氣,慷慨悲壯,非常符合徐州的歷史文化定位——雄。

交通方面,不說普通鐵路隴海與京滬交匯,高鐵方面,徐州四通八達,是全國最重要的高鐵樞紐之一。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故黃河兩岸綠蔭,雲龍山上放鶴,東坡石床醉倒。

徐州以前給人的印象是到處是煤灰,黑乎乎的城市。現在徐州卻奪得全國人居環境獎第一名,一城青山半城湖,青山綠水繞城郭。

徐州市區越來越大,主要擴展方向是往東,新城區的規模已和老城區差不多大了。

可因為蕭縣被劃歸了安徽,距離徐州市區西線十幾公里就是蘇皖交界,徐州無法向西擴展。當年犧牲徐州的利益,把蕭碭二縣劃出徐州,給徐州的發展造成了巨大阻力。在國內,很少有鄰近省份的縣市和外省的市區挨的這麼近的。從蕭縣到徐州西郊,開車十幾分鐘而已。


雖然在隸屬關係上,蕭縣屬於安徽省宿州市,但在生活中,蕭縣反而和當年的大哥徐州走的非常近。蕭縣本就是徐州區域文化的組成部分,生活習慣、風俗、語言完全一致。徐州人談到蕭縣,也沒有在說外省的感覺,依然當成一家人那麼親切。徐州六個縣市與市區的距離,都沒有蕭縣離徐州近。徐州最東部的新沂風俗和徐州市區已有明顯區別了。蕭縣人有什麼事,都會優先考慮去徐州,比如就醫就非常方便。而管轄蕭縣的宿州市區,直線距離就有五十多公里,更不要說距離蕭縣還要往西五十多公里的碭山了。

最讓蕭縣人難以接受的是,蕭縣跟著安徽,到現在竟然還是國家級貧困縣。而徐州六縣(市),銅山、邳州、新沂都是全國百強級別。連傳統印象中在徐州相對落後的睢寧縣,在全國也是百強,居84位,465億元。徐州幾個市區也都實力強勁,泉山區的GDP就有486億元,邳州高達730億。而宿州市的總GDP是1235億。

徐州的省界劃分,向來為人所詬病,人為的因素,導致兩邊都不滿。徐州無法向西擴展,蕭縣無法更有效的搭上徐州高速發展的快車。當然,現在的蕭縣,已經緊跟徐州發展,雖不同省,但地域文化接近,也能分享到許多徐州發展的紅利。蕭縣的定位是做徐州的後花園,除了在地皮上無法給予徐州向西擴展,其他的都會配合徐州。徐州在建地鐵,地鐵一號線將跨省連接蕭縣,蕭縣將更完美的融入徐州發展。

但行政上的不同省,還是會在徐蕭合作上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如果讓蕭縣人選擇,大多數人會選擇回歸徐州,畢竟同根同源。現在的蕭縣,GDP為246億元,如果融入徐州,蕭縣將遠不止這個數字。以地理位置看,如果合併,蕭縣註定將成為徐州的市轄區。徐州的市區將橫跨上百公里,更加有利於徐州加強在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地位,為將來的建省或直轄做準備。

以徐州的特殊地理環境和社會因素看,徐州建省或直轄是不可避免的。要實現華東地區的蘇魯豫皖交界的低地崛起,這是最可行的一條路。不管是建省還是直轄,蕭縣都將會併入徐州。徐州和蕭縣分屬兩省,無法形成兩地的利益最大化,2成為兩個1,實力不會大於2。

江蘇省會南京類似徐州,也位於蘇皖邊上,向西擴展空間有限,和安徽的地級市馬鞍山如膠似漆。徐州同樣對蕭縣有著兄弟般的感情,雖不同省,但依然願意幫助蕭縣發展,同時也對徐州有利,避免出現徐州發展東高西低的不平衡局面。

以現在的局面看,單純把蕭碭二縣還給徐州,不太現實。但如果徐州建省或直轄,這個問題將迎刃而解。

當年犧牲徐州的利益,把蕭碭二縣劃出徐州,給徐州的發展造成了巨大阻力。在國內,很少有鄰近省份的縣市和外省的市區挨的這麼近的。從蕭縣到徐州西郊,開車十幾分鐘而已。

雖然在隸屬關係上,蕭縣屬於安徽省宿州市,但在生活中,蕭縣反而和當年的大哥徐州走的非常近。蕭縣本就是徐州區域文化的組成部分,生活習慣、風俗、語言完全一致。徐州人談到蕭縣,也沒有在說外省的感覺,依然當成一家人那麼親切。徐州六個縣市與市區的距離,都沒有蕭縣離徐州近。徐州最東部的新沂風俗和徐州市區已有明顯區別了。蕭縣人有什麼事,都會優先考慮去徐州,比如就醫就非常方便。而管轄蕭縣的宿州市區,直線距離就有五十多公里,更不要說距離蕭縣還要往西五十多公里的碭山了。

最讓蕭縣人難以接受的是,蕭縣跟著安徽,到現在竟然還是國家級貧困縣。而徐州六縣(市),銅山、邳州、新沂都是全國百強級別。連傳統印象中在徐州相對落後的睢寧縣,在全國也是百強,居84位,465億元。徐州幾個市區也都實力強勁,泉山區的GDP就有486億元,邳州高達730億。而宿州市的總GDP是1235億。

徐州的省界劃分,向來為人所詬病,人為的因素,導致兩邊都不滿。徐州無法向西擴展,蕭縣無法更有效的搭上徐州高速發展的快車。當然,現在的蕭縣,已經緊跟徐州發展,雖不同省,但地域文化接近,也能分享到許多徐州發展的紅利。蕭縣的定位是做徐州的後花園,除了在地皮上無法給予徐州向西擴展,其他的都會配合徐州。徐州在建地鐵,地鐵一號線將跨省連接蕭縣,蕭縣將更完美的融入徐州發展。

但行政上的不同省,還是會在徐蕭合作上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如果讓蕭縣人選擇,大多數人會選擇回歸徐州,畢竟同根同源。現在的蕭縣,GDP為246億元,如果融入徐州,蕭縣將遠不止這個數字。以地理位置看,如果合併,蕭縣註定將成為徐州的市轄區。徐州的市區將橫跨上百公里,更加有利於徐州加強在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地位,為將來的建省或直轄做準備。

以徐州的特殊地理環境和社會因素看,徐州建省或直轄是不可避免的。要實現華東地區的蘇魯豫皖交界的低地崛起,這是最可行的一條路。不管是建省還是直轄,蕭縣都將會併入徐州。徐州和蕭縣分屬兩省,無法形成兩地的利益最大化,2成為兩個1,實力不會大於2。

江蘇省會南京類似徐州,也位於蘇皖邊上,向西擴展空間有限,和安徽的地級市馬鞍山如膠似漆。徐州同樣對蕭縣有著兄弟般的感情,雖不同省,但依然願意幫助蕭縣發展,同時也對徐州有利,避免出現徐州發展東高西低的不平衡局面。

以現在的局面看,單純把蕭碭二縣還給徐州,不太現實。但如果徐州建省或直轄,這個問題將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