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雷軍看不上OPPO與vivo 卻更暴露小米對這兩家企業的羡慕

運營商世界網 王灝/文

對vivo、OPPO這對師出同門的手機品牌而言,2016年表現可謂是風生水起。在國內硬生生擠掉蘋果、三星,位列前三強。在全球智慧機銷量排名也進入了前五。對此素有大嘴之稱的小米董事長雷軍曾公開表示,

OPPO 與vivo 的成功源於是三四五線城市的換機潮,還有資訊不對稱。事實果真如此?

據最新一期迪信通發佈的《2017年2月份手機零售指數》報告顯示,雖然在一線、新一線城市,vivo、OPPO暫時落後于華為,但整體差距不大。其他城市更顯出與華為一爭高下的趨勢。

反觀小米卻沒有什麼亮眼的表現,與vivo、OPPO差距甚遠。僅僅說是換機潮、資訊不對稱,似乎並非如此簡單。

銷量猛增源於精准卡位

同樣,在報告中資料顯示,整體智慧機市場中1500~3000元價位段的機型,正成為用戶個購買的主要選擇,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

vivo、OPPO入圍全管道銷量前20的機型合計有9款,都是處於這個價位段的機型。在智慧手機功能日趨同質化的市場,對比蘋果這樣的一線的國際品牌智慧手機,不難發現vivo、OPPO的價格更加貼近市場。

蘋果之所以不願這樣做,是因為唯恐危及蘋果在全球其它市場的表現。而vivo和OPPO部署了蘋果不願採用的策略,提供高性價比的智慧設備,恰恰擊中了蘋果在中國市場競爭的軟肋。

小米邊學邊嫌棄

vivo、OPPO在加入智慧手機市場鏖戰伊始,就廣鋪線下銷售管道。據統計兩家品牌的線下門店超過30萬家。深耕多年的線下管道,結合廣告、明星代言等高舉高打的立體行銷宣傳,成就了品牌巨大的市場增長。

vivo、OPPO也沒有放鬆對一線城市的佈局。

近期,vivo還是斥鉅資在上海灘開設了一家堪稱豪華的體驗中心。這可以看作深度滲透一二線城市後又一個大動作。

反觀小米作為互聯網手機的代表,憑藉饑餓行銷的手法,曾一時風光無限。但在隨著消費者購機更趨於理性,注重體驗。屢試不爽的行銷策略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市場的變化,而區區幾個線下體現店,無法滿足果粉和潛在用戶的需求。

近期有消息稱,小米也將要加大線下管道的投入。

小米走上了這兩家公司走過的路,但是不僅沒有相對應的實力,還嫌棄起“老師”起來了,與深耕多年的vivo、OPPO相比,想要追上管道建設上的差距恐怕非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

故意不提OPPO、vivo技術?

對照小米紛繁的生態系統,vivo、OPPO則顯得更為專注于智慧手機。這或許是小米在2016年被超越的另一個因素。而這部分,雷軍卻從來不會提到,許是故意忽略的緣故。

近期vivo、OPPO更是相繼宣佈將在東莞拓建了研發中心。vivo表示還將會在深圳、南京、杭州和北京以及國外的矽谷和聖地牙哥分設研發中心。可見,今後兩家的發展重點將是在智慧手機研發上面。

而小米雖然也有研發中心,但是面對小米自身繁雜的生態系統,到底能有多少精力放在智慧手機上卻不得而知。同時,秉承羊毛出在豬身上的互聯網思維,小米更多的考慮似乎是如何在手機這一入口上賺取更多的收入,這也勢必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如何在2017年這個競爭更為激烈的智慧手機市場生存、發展,對小米、雷軍而言才是關鍵。抱著“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態度,自怨自艾可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vivo表示還將會在深圳、南京、杭州和北京以及國外的矽谷和聖地牙哥分設研發中心。可見,今後兩家的發展重點將是在智慧手機研發上面。

而小米雖然也有研發中心,但是面對小米自身繁雜的生態系統,到底能有多少精力放在智慧手機上卻不得而知。同時,秉承羊毛出在豬身上的互聯網思維,小米更多的考慮似乎是如何在手機這一入口上賺取更多的收入,這也勢必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如何在2017年這個競爭更為激烈的智慧手機市場生存、發展,對小米、雷軍而言才是關鍵。抱著“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態度,自怨自艾可不是一個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