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鐵“公交化”運行增強長三角城市間的“同城效應”

江蘇省鐵路辦公室規劃計畫處處長盧余權介紹江蘇省鐵路建設規劃

國際線上消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準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近日在京滬高鐵首發。中國高鐵的發展再次成為輿論焦點。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高鐵改變生活,已不再是一句口號。而各個城市也從來沒像現在這樣,相距如此之近。

夏先生說:“我去年買了大概兩百多張過去他那邊。很多時候,

因為他星期六還在開會,所以經常是臨時買了票就走,星期天再回來,哪怕一個星期就見一天也是好的。高鐵可以說拉近了我們一家人之間的距離。”

隨著高鐵旅遊快速興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更加可行。以聯接南京到杭州的甯杭高鐵為例。這條高鐵沿線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生態休閒和歷史文化資源,是一條黃金旅遊線。對居住在這條高鐵沿線的群眾來說,利用短暫的閒暇時光,

到溧陽竹海泡個溫泉,到宜興茶園品品新茶,到南潯古鎮放鬆身心,再也不需要提早制定計劃。

愛好旅遊的孫女士告訴記者,有了高鐵,現在經常能夠在週末兩天說走就走。

孫女士說:“我比較喜歡旅遊,經常江浙滬一帶,或者稍微遠一點到福建,幾個小時就到了,很方便。而且去安慶湖州都很方便,經常禮拜六去禮拜天休息,差不多第一天去第二天回。長三角地區,

原來到上海5個小時左右,現在1個多小時就到了。出境遊到上海轉個機我們都是坐高鐵去的。基本一個月總得出去一兩次。”

從一個個事例可以看出,高鐵體現出來的舒適、便捷、准點的特點已經深入人心,“出門坐高鐵”已經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以江蘇省為例。目前江蘇省已開通高鐵800多公里。到2020年,江蘇省將形成“三縱四橫”的高鐵網,基本覆蓋所有地級市,高鐵里程超過2000公里,

全省初步進入長三角3小時交通生活圈,基本實現設區市至南京1.5小時交通圈。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高鐵覆蓋面越來越廣,更多的老百姓將乘上高鐵的翅膀,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適性也將得到更大提升。

旅客張玲說,高鐵拉近了家人之間的距離

南京南站候車大廳

南京南站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