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名人故里之爭,有個外國竟也來爭?只因當年郭沫若的考證

中國歷史悠久,名人輩出。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有的名人故里到底在哪兒,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話題。如今有的名人故里之爭已經越過學術界,上升到官-方之爭。名人故里之爭,

在今天看來主要爭的是現實的經濟效益,旅遊的資源。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一篇使得諸葛亮“智聖、忠臣”的美名深入人心,

名垂千古。

但是諸葛亮的躬耕之處南陽究竟在哪兒?已經爭了上千年年,此已經成為歷史懸案。明朝嘉靖年間,當時臥龍崗香火旺盛,也正是諸葛亮躬耕之地爭論之際,襄陽說和南陽說兩派各執己見,互不相讓,最後官司打到了翰林院,甚至驚動了明世宗。

而如今這個之爭依然存在。借用清朝一個名人的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辯襄陽南陽。

2009年10月29日,吉爾吉斯斯坦駐中國大使館商務參贊訪問安陸,稱李白故里在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 ,希望托克馬克與安陸兩個城市能夠以李白為紐帶,

共同擔負起弘揚李白文化的責任,並進一步拓展經濟 、貿易等方面的合作。

先插一句在此之前湖北的安陸和四川的江油兩個城市因為李白的故里問題,爭論了起來。而且爭的不可開交。而吉爾吉斯斯坦仿佛從中也看到了什麼,

也想來分一杯羹。可是李白是中國人關吉爾吉斯斯坦什麼事?

這事還得從當年郭沫若的考證說起,當年郭沫若考證認為李白出生在碎葉城內(托克馬克)的一個富商之家。說真的當年80後,90後上學時還記得李白的詩時,頁下的注腳李白的出生地就是寫的是碎葉城嗎?當年的碎葉城如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在唐朝時是中國的領土,

李白出生在那也不足為奇。

可惜的是1864年,清政府無能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後被俄國侵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