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產研結合,左右逢源——從新生代公司看香港與珠三角城市優勢互補

2017-07-03 招商觀察

遊走雙城之間,俞春華的創業之路越走越順。香港給予他尖端技術和全球資訊,而東莞和珠三角地區則有完善的產業化配套和巨大的市場。香港和珠三角城市的良好互動,

正推動著以俞春華為代表的眾多年輕創業者實現夢想。

清爽的T恤、修身的七分褲,運動鞋配上運動手環,站在臺上的俞春華精神抖擻,時不時脫口而出各類高科技的專業術語。

圖:俞春華

這是在東莞松山湖的一場關於智慧製造的交流會上。

俞春華是東莞市李群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行業擁有巨量的“機器代人”空間。而在業界看來“傻大笨粗”的六軸機器人技術長期被庫卡、ABB 等國際巨頭壟斷,適應輕工業生產場景的小型機器人產品在國內並不多見。因而,李群自動化立志做適應3C 行業的小型、羽量級工業機器人。2012年,創立才一年,李群自動化的機器人技術就被蘋果公司“相中”,俞春華他們更加堅信“研發方向沒錯”。

據介紹,李群自動化很好地利用了東莞和香港的各自優勢。許多來自市場需求的技術課題,李群自動化提具體要求,直接發包至香港,與香港共同完成研發。而承接研究課題的,則很多是俞春華在香港科技大學的學弟學妹們。

“在香港做出科研成果,拿到珠三角城市來產業化。這會是一條比較順的路。”俞春華總結說。由此,香港與東莞當年的“前店後廠”格局,轉身為“產研融合”。

由於有技術、有產品、有市場,加上身負香港科技大學高材生的盛名,李群自動化的創始團隊深受創投資本青睞。2016年,李群自動化已經完成B輪數千萬美元的融資。

廣東智慧製造研究所副所長吳智恒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香港工業發展早,長於運動控制系統和輕工業的自動化技術,但工業裝備技術相對較弱,其原因在市場需求不多。如果能將珠三角地區的市場優勢和香港的研發優勢結合,

既能推動珠三角製造業技術升級,又能促進香港的技術研發,達到雙贏。

集群效應

跟隨著汪滔、俞春華們北上創業的步伐,越來越多香港技術青年選擇來到珠三角城市。

在東莞松山湖,李群自動化團隊已經壯大到200人規模,其中有近20名來自香港。這批人當中既包括到香港求學、做研究的內地籍青年,也包括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從香港來到松山湖,大家都挺適應的。

”俞春華說。在俞春華看來,松山湖生態好、地處僻靜,正是搞研發的好地方。這種遠離大都市的“田園環境”,讓工程師更容易專心埋頭做事。

目前,李澤湘與東莞市政府合作,在松山湖創建了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智慧型機器人研究院,推動更多香港青年、香港專案到東莞、到珠三角地區孵化。除了知名的大疆創新、李群自動化之外,李澤湘在珠三角城市孵化的專案還有擅長工業控制的固高科技、從事便捷式電動螺旋槳研究的逸動科技等企業。

從香港北上的工程師們喜歡埋頭鑽研,精細分解每一個技術問題,並且在筆記本上做好每一步驟的記錄。這是他們學生時代在香港高校實驗室搞研發留下的習慣。

俞春華很看重這種“理工生”風格的記錄。他認為,研發經驗表明,技術問題的攻克,其許多“靈感”或突破口就在某個環節的記錄之中。

兩條腿走路

不過,這種來源於香港“理工生”的習慣,也並不全是好事。用俞春華的話來說,他們太單純,不注重外在的儀錶,不會注意場合,以至於無法把握生意場上的微妙。

這與上一代香港商人有很大的不同。改革開放之初,香港商人們帶著資金和技術,一度在內地商業場上叱吒風雲。但在新時代,“雙創”浪潮勢必要將這批北上的“技術青年”拋在商海的浪頭,讓他們學會在風浪裡游泳。

回顧創業之初,俞春華告訴記者,李群自動化沒少給市場交學費。

早些年,創業團隊時常到製造企業走訪調研,瞭解他們在製造生產環節需要解決的“痛點問題”。“很多企業告訴我們這個可以做,那個可以做,”俞春華說,“但是當我們做出來了之後,他們卻不買。”

俞春華印象較深的一次教訓發生在2013年到2014年。那時,他們的創業團隊還不大,有一單業務吃不下,李群自動化負責工業機器人的解決方案,這之外的配套方案轉包給協力廠商公司。業務運轉到中途,這家協力廠商公司面臨危機,所承擔部分的業務達不到客戶的要求。由於簽合作的是李群自動化,因而需要承擔責任,不得不幫協力廠商公司做“修補”工作。最終,這單預期盈利的業務,以虧損幾十萬元告終。

俞春華說,技術出身的創業者,容易忽視市場上的人情世故,這是值得警惕的。這種市場教育,是俞春華和他的團隊夥伴在香港科技大學的實驗室裡沒有學到的,而在落地東莞、經歷市場之後才逐步領會,從而做到了研發和市場“兩條腿走路”,並越走越堅定。

文章來源 21經濟網 記者 戴春晨

從香港北上的工程師們喜歡埋頭鑽研,精細分解每一個技術問題,並且在筆記本上做好每一步驟的記錄。這是他們學生時代在香港高校實驗室搞研發留下的習慣。

俞春華很看重這種“理工生”風格的記錄。他認為,研發經驗表明,技術問題的攻克,其許多“靈感”或突破口就在某個環節的記錄之中。

兩條腿走路

不過,這種來源於香港“理工生”的習慣,也並不全是好事。用俞春華的話來說,他們太單純,不注重外在的儀錶,不會注意場合,以至於無法把握生意場上的微妙。

這與上一代香港商人有很大的不同。改革開放之初,香港商人們帶著資金和技術,一度在內地商業場上叱吒風雲。但在新時代,“雙創”浪潮勢必要將這批北上的“技術青年”拋在商海的浪頭,讓他們學會在風浪裡游泳。

回顧創業之初,俞春華告訴記者,李群自動化沒少給市場交學費。

早些年,創業團隊時常到製造企業走訪調研,瞭解他們在製造生產環節需要解決的“痛點問題”。“很多企業告訴我們這個可以做,那個可以做,”俞春華說,“但是當我們做出來了之後,他們卻不買。”

俞春華印象較深的一次教訓發生在2013年到2014年。那時,他們的創業團隊還不大,有一單業務吃不下,李群自動化負責工業機器人的解決方案,這之外的配套方案轉包給協力廠商公司。業務運轉到中途,這家協力廠商公司面臨危機,所承擔部分的業務達不到客戶的要求。由於簽合作的是李群自動化,因而需要承擔責任,不得不幫協力廠商公司做“修補”工作。最終,這單預期盈利的業務,以虧損幾十萬元告終。

俞春華說,技術出身的創業者,容易忽視市場上的人情世故,這是值得警惕的。這種市場教育,是俞春華和他的團隊夥伴在香港科技大學的實驗室裡沒有學到的,而在落地東莞、經歷市場之後才逐步領會,從而做到了研發和市場“兩條腿走路”,並越走越堅定。

文章來源 21經濟網 記者 戴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