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起底:中外醫生職稱差距在哪裡?

西醫雖然在西方起源,但在我國引進西醫之後,我們就形成了一套與西方不一樣的職稱系統。今天通過對比澳大利亞,英國,美國以及我國的醫師職稱系統,看看不同到底在哪裡。

總體來說,主任級別是各國醫生職稱的一個分水嶺,具體的區別和叫法相應如下表格,此表為大體概括,並不適用於每個國家的每個專科的情況。

英國/大洋洲/北美的高級職稱

英國:三級跳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有醫師訓練體系的國家之一,所以百年來已經成為了訓練體系的標杆。

Foundation year(實習,住院醫生): 在通過 4-6 年的醫學院學習以後,所有畢業生將會通過全國統一的電腦配對系統,根據個人對於地區和醫院的選擇,以及成績擇優錄取進入叫做基礎年 Foundation year 的訓練。畢業生是無需執業醫師考試的有證有處方權的醫生,基礎年的訓練是兩年,需要有全面的內科,外科,急診等的輪轉和評測才可以通過。

Core training (主治醫生):完成基礎年後即可進入核心訓練年 Core training 的訓練,

成為低年資主治醫生。

這個核心訓練一般是指大專科的基礎訓練,以外科為例,需要在至少一到二年的核心訓練年中提高簡歷的含金量,通過皇家外科學院的會員資格考試,熟練普外基本技巧和術式,嘗試被選拔進入正式專科訓練。極其優秀也是極少數的畢業生可以跳過這一步直接進入下一步,就是專科訓練 Specialty training

Specialty training(專科主治醫生):ST 的專科訓練根據不同專科可以是 5-8 年,

以外科為例,每一年都有必須要掌握,必須要達到的手術量,以及每年都有指導專科醫師的評測(Appraisal),如果未能通過評測,則不能進入下一年訓練。

澳洲/紐西蘭:吸收英美兩國特色

大洋洲的訓練在英國的體系上吸收了很多美國體系的特點,自成一派。

Intern (實習醫生):澳洲的實習醫生同樣和英國的 FY 醫生一樣是有證,有處方權的醫生,同樣需要內科,外科,急診的全面實習。

一般來說是一年。

Resident Medical Officer (住院醫生):實習醫生以後就成為了正式的住院醫生,這個位置上根據專科的競爭度不同,一般會待 2-5 年之間,期間需要不斷學習充電,打怪升級爬升金字塔

Unaccredited registrar(低年資主治醫生):在畢業第三年開始,年輕醫生可以開始進入主治的職位進行工作,不過 Unaccredited 的意思為這些年的訓練不被相應的訓練機構認證計算入正式的訓練年數,需要大量的高年資醫生的監督,

期間不斷磨練自己嘗試申請專科訓練,直到被正式選入專科訓練

Accredited registrar(高年資主治醫生):在低年資主治熬上幾年終於被選拔入專科訓練以後可以成為正式的專科訓練,這個選拔基本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大多數專科名額一個大洋洲 3000 萬人口僅有個位數, 進入正式訓練後如果一切順利則可以按照正常的進度完成訓練,以普外為例是 5 年,心外,神經外科,血管外科是 6 年。

美國/加拿大:分兩級

北美特別是美國的專科訓練是西方國家中最快的,通常在畢業後早期便可進入專科訓練,職稱系統頗為簡單。

Intern(實習醫生):美國的實習醫生一般在畢業之後就會被配對至一個醫院的一個專科進行專科訓練,或者也可在實習期間進行相應的專科訓練的申請。

Resident(住院醫生):在美國一個 Resident 的職稱包括了所有初級和中級職稱,一個剛進入第二年訓練可能連闌尾都沒有做過的外科 Resident 和訓練末期可以獨立做大血管手術的 Resident 使用的是同一個職稱,不過一般來說擁有決斷權的 Resident 會在職稱前加上 Senior 這個代表資歷的形容詞來鑒別。一般專科訓練為 4-6 年。

英語世界的副高級職稱

英語世界的副高級職稱統稱為 Fellow,也就是已經獲得了相關專業機構認證,通過所有考試,完成訓練的醫生。

以外科為例,英國的外科 Fellow 都有 Fellowship of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皇家外科學院院士)稱號,依法可以在名稱後加上縮寫 FRCS;澳洲,紐西蘭則同理可以獲得 FRACS (Fellow of Royal Australasisan College of Surgeons) 的稱號;美國則是 FACS (Fellow of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這些醫生通常會在海外或者本國優秀醫院進行亞專科的訓練,以在磨礪 1-2 年後獲得更多經驗和先進技術回國獲得正高職位。

英國/大洋洲/北美的高級職稱

澳洲,紐西蘭因為是英國殖民地,一脈相承的把正高職稱稱為 Consultant,直譯為顧問,這也是為什麼香港的正高職稱為顧問的原因。美國,加拿大則把正高職稱稱為 Attending,可以理解為直接負責醫生。這些職稱的醫生是有最終決斷權的醫生。

海外交流實用小建議

由於國內國外的訓練體系不盡相同,有些時候國內的同仁在海外交流,參會時不知如何正確的翻譯自己的職稱,如經常會看到國內的主治醫生把自己的職稱翻譯為 Attending 的情況。我的建議是根據以上的表格,交流參會的主辦國家相應的調整自己的職稱,能夠在與會的海外同仁中更簡單的找到經驗和技術水準接近的醫生同好,交更多朋友,獲得更好的體驗。

編輯:任悠悠

投稿:renyouyou@dxy.cn

美國/加拿大:分兩級

北美特別是美國的專科訓練是西方國家中最快的,通常在畢業後早期便可進入專科訓練,職稱系統頗為簡單。

Intern(實習醫生):美國的實習醫生一般在畢業之後就會被配對至一個醫院的一個專科進行專科訓練,或者也可在實習期間進行相應的專科訓練的申請。

Resident(住院醫生):在美國一個 Resident 的職稱包括了所有初級和中級職稱,一個剛進入第二年訓練可能連闌尾都沒有做過的外科 Resident 和訓練末期可以獨立做大血管手術的 Resident 使用的是同一個職稱,不過一般來說擁有決斷權的 Resident 會在職稱前加上 Senior 這個代表資歷的形容詞來鑒別。一般專科訓練為 4-6 年。

英語世界的副高級職稱

英語世界的副高級職稱統稱為 Fellow,也就是已經獲得了相關專業機構認證,通過所有考試,完成訓練的醫生。

以外科為例,英國的外科 Fellow 都有 Fellowship of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皇家外科學院院士)稱號,依法可以在名稱後加上縮寫 FRCS;澳洲,紐西蘭則同理可以獲得 FRACS (Fellow of Royal Australasisan College of Surgeons) 的稱號;美國則是 FACS (Fellow of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這些醫生通常會在海外或者本國優秀醫院進行亞專科的訓練,以在磨礪 1-2 年後獲得更多經驗和先進技術回國獲得正高職位。

英國/大洋洲/北美的高級職稱

澳洲,紐西蘭因為是英國殖民地,一脈相承的把正高職稱稱為 Consultant,直譯為顧問,這也是為什麼香港的正高職稱為顧問的原因。美國,加拿大則把正高職稱稱為 Attending,可以理解為直接負責醫生。這些職稱的醫生是有最終決斷權的醫生。

海外交流實用小建議

由於國內國外的訓練體系不盡相同,有些時候國內的同仁在海外交流,參會時不知如何正確的翻譯自己的職稱,如經常會看到國內的主治醫生把自己的職稱翻譯為 Attending 的情況。我的建議是根據以上的表格,交流參會的主辦國家相應的調整自己的職稱,能夠在與會的海外同仁中更簡單的找到經驗和技術水準接近的醫生同好,交更多朋友,獲得更好的體驗。

編輯:任悠悠

投稿:renyouyou@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