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民國十大軍閥系列之:北洋元老段祺瑞

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曾用名啟瑞,晚年號稱“正道老人”,生於安徽合肥,所以又稱“段合肥”。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號稱“北洋之虎”,皖系軍閥首領。光緒十一年(1885年)6月,清朝洋務派代表李鴻章創辦北洋武備學堂,

9月段祺瑞以優異成績考入武備學堂第一期預備生,旋分入炮兵科。段祺瑞“攻業頗勤敏,以力學不倦見稱于當時,治學既專,每屆學校試驗,輒冠其儕輩,與王士珍等齊名於世”,受到李鴻章的器重。從此,逐漸成為當時軍政界的要人。下圖為段祺瑞戎裝照。

1916年至1920年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1924年至1926年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1926年3月18日發生了段祺瑞政府鎮壓北京學生運動的三·一八慘案。“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曾脅迫段祺瑞去東北組織傀儡政府,段嚴詞拒絕。下圖為北京段祺瑞故居。

號稱“六不總理”,曾四任總理,四任陸軍總長,一任參謀總長,一任國家元首。是中國現代化軍隊的第一任陸軍總長和炮兵司令。任過中國第一所現代化軍事學校——保定軍校的總辦。下圖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舊址。

段祺瑞一生中曾經“三造共和”。1911年,段祺瑞率前線北洋將領46人聯名致電清政府籲請清帝退位,

結束了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袁世凱蓄意稱帝時,反對帝制。1917年張勳復辟,段祺瑞率兵討伐,使復辟破產。下圖為段祺瑞就任中華民國執政時的留影。

1924年段祺瑞被北洋軍閥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1926年4月10日,北京發生了政變。駐北京的國民軍將領鹿鐘麟包圍了臨時執政府,段祺瑞出逃。執政府倒臺,北洋政府由馮玉祥將軍接管。下圖為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段祺瑞號稱軍閥中的皖系首領,一生四任總理,三造共和,尤其是派心腹徐樹錚收復外蒙居功至偉,

外蒙的回歸,不僅打擊了民族分裂勢力,更保證了中華民國的領土完整與主權統一。晚年下臺後,面對日本人的威逼利誘,言辭拒絕要他出面組織傀儡政府的要求,保持了晚節,體現了強烈的名族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