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民國十大軍閥系列之:狗肉將軍張宗昌

張宗昌(1881年—1932年),字效坤,山東省掖縣(今山東萊州)人。奉系軍閥頭目之一,統治山東多年。張宗昌出身貧寒,很早就闖蕩江湖,練就了一副油嘴滑舌、見風使舵的本領。由於善於結交各類三教九流,

有江湖義氣,被稱為“狗肉將軍”。他發達後,生活糜爛,號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部隊,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女人,又被稱為“三不知將軍”,“張三多”。

張宗昌1881年出生,1899年獨自一人離家闖蕩江湖,這期間他打過零工,扛過長活,給老財家放過牧,後流落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辛亥武昌起義後,親率百余人投山東民軍都督胡瑛,隨至上海,任光復軍騎兵獨立團團長。

張宗昌

1916年11月,馮國璋出任代理總統,張宗昌則任侍衛武官長。1918年護法戰爭爆發後,張宗昌又出任江蘇第六混成旅旅長,隨張懷芝赴湘參加對南方軍隊的作戰,結果大敗而逃,改任暫編第一師師長。1921年,張宗昌又奉命率部入江西,與江西督軍陳光遠交戰,

結果,在吉安地區被陳光遠打敗,所部也被陳光遠解散,張宗昌在江蘇已無立足之地,只得隻身北上直隸省城保定,投靠直魯豫巡閱使曹錕。曹錕本想收留張宗昌,但吳佩孚等將領容不得這位土匪出身的師長,一怒之下,張宗昌和曹錕手下一名失意軍官許琨,遠赴奉天投靠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由直系轉到奉系。

投奔奉系後,靠著早年練就的溜鬚拍馬的本身,很快獲得了張作霖的重用。

1924年(民國13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張宗昌被任命為鎮威軍第2軍副軍長,立下軍功。戰後,段祺瑞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張宗昌被任命為宣撫軍第1軍軍長,駐紮上海。1925年(民國14年)2月,張宗昌被任命為蘇皖魯三省剿匪總司令,駐紮徐州。隨後,在張作霖的支持下,同年4月,張宗昌被任命為山東軍務督辦。由此開始統治山東。1924年(民國13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張宗昌被任命為鎮威軍第2軍副軍長,
立下軍功。戰後,段祺瑞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張宗昌和奉系的其他將領一樣,都以日本為後盾。1925年(民國14年)5月,張宗昌鎮壓了青島的日本紗廠工人大罷工,釀成了“青島慘案”。在統治山東省期間,張宗昌積聚了大量私財,存入大連的日資銀行內。

張宗昌全家福

張宗昌獨掌山東軍政大權後,利用山東的富庶,大力擴張自己的武裝力量,很快達十萬餘人馬。同時,他殘酷鎮壓工農運動,如鎮壓青島日本紗廠工人大罷工,造成了震驚全國的青島慘案。但是,在當時中國政局十分混亂的情況下,張宗昌要保住自己的地盤也不容易。

1928年春,國民黨四大軍事集團聯合北伐,奉軍節節潰敗,張宗昌在山東的日子已很不好過,山東地方勢力多派聯合,逼張宗昌脫離張作霖,自成山東省保安總司令部。不久,又聽說南京政府委任陳調元為山東省主席。張宗昌受到內外逼迫,只得於4月底率直魯聯軍離開山東撤入直隸之德州、天津至冀東灤州。

1928年6月初,張作霖知道京、津已不可保,決定退出關外。但1928年6月4日,他乘火車離開北京後,于皇姑屯被日軍炸死(即“皇姑屯事件”)。張作霖死後,張宗昌悲痛萬分,手下尚有五萬人馬不知何去何從。他向張學良懇求出關,張學良深怕他出關後取而代之,不但不允許出關,反而派於學忠等部將其控制。北伐軍佔領京、津後,9月,白崇禧率部到達冀東,包圍了張宗昌部。張宗昌感到大勢已去,化妝從一條小巷走出,找到一條小漁船,從灤州口逃往大連,再乘船東渡日本,殘部五萬人被白崇禧全部收編。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寇侵佔東北,張學良率東北軍退入關內,出任北平綏靖公署主任。1932年春,張學良擔心張宗昌充當漢奸,電邀他立即返回中國,暫居北京鐵獅子胡同。

張宗昌書法

張宗昌回國後,則想返回山東招集舊部,東山再起。然而,當時的山東省主席是國民黨冀豫魯“剿匪”總指揮、第三路軍總指揮韓複榘,不能讓張宗昌卷土重回。8月,張學良召集華北駐軍諸將領到北平參加軍事會議。在會議期間,經石友三的介紹,張宗昌認識了韓複榘。在席間不知張宗昌對韓複榘說:“俺的許多老部下現在都散駐在山東各處,俺只要去招呼一下,立即可以匯合成一支隊伍!”聽了這話,韓複榘表面不動聲色,只賠笑敷衍,然而,內心已動了殺機,他知道張宗昌會對自己在山東的統治構成威脅。

兩天后,韓複榘由北平返回濟南。又過了幾天,張宗昌便收到韓複榘派出人送來的許多禮物和一封親筆信,邀請張宗昌速到濟南,“共謀大事”。張宗昌看信後,覺得機會來臨,決定南下山東。張宗昌到濟南後,受到韓複榘的盛情款待,石友三也被邀來作陪。但是,幾天下來,也沒聽韓複榘提到“共謀大事”,張宗昌很失望,同時也感覺到自己在濟南的危險,於是托詞說老婦人病危,要回北京看望,即向韓複榘說明及辭行。韓複榘也顯得很焦急和同情,當即派人為張宗昌訂了下午5點37分的火車票。下午5點鐘,韓複榘通知了山東省軍政要員在濟南火車站為張宗昌送行。張宗昌與韓複榘等握別,返身登車時,突然遭到刺客的槍擊,當即死亡。

張宗昌作為一個酒肉軍閥,一生燈紅酒綠,荒淫殘暴。但是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他從小仰慕傳統文化,尊重讀書人。在統治山東期間,最大的功績就是建立了山東大學。斯人已逝,留下功過任後人評述。

山東地方勢力多派聯合,逼張宗昌脫離張作霖,自成山東省保安總司令部。不久,又聽說南京政府委任陳調元為山東省主席。張宗昌受到內外逼迫,只得於4月底率直魯聯軍離開山東撤入直隸之德州、天津至冀東灤州。

1928年6月初,張作霖知道京、津已不可保,決定退出關外。但1928年6月4日,他乘火車離開北京後,于皇姑屯被日軍炸死(即“皇姑屯事件”)。張作霖死後,張宗昌悲痛萬分,手下尚有五萬人馬不知何去何從。他向張學良懇求出關,張學良深怕他出關後取而代之,不但不允許出關,反而派於學忠等部將其控制。北伐軍佔領京、津後,9月,白崇禧率部到達冀東,包圍了張宗昌部。張宗昌感到大勢已去,化妝從一條小巷走出,找到一條小漁船,從灤州口逃往大連,再乘船東渡日本,殘部五萬人被白崇禧全部收編。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寇侵佔東北,張學良率東北軍退入關內,出任北平綏靖公署主任。1932年春,張學良擔心張宗昌充當漢奸,電邀他立即返回中國,暫居北京鐵獅子胡同。

張宗昌書法

張宗昌回國後,則想返回山東招集舊部,東山再起。然而,當時的山東省主席是國民黨冀豫魯“剿匪”總指揮、第三路軍總指揮韓複榘,不能讓張宗昌卷土重回。8月,張學良召集華北駐軍諸將領到北平參加軍事會議。在會議期間,經石友三的介紹,張宗昌認識了韓複榘。在席間不知張宗昌對韓複榘說:“俺的許多老部下現在都散駐在山東各處,俺只要去招呼一下,立即可以匯合成一支隊伍!”聽了這話,韓複榘表面不動聲色,只賠笑敷衍,然而,內心已動了殺機,他知道張宗昌會對自己在山東的統治構成威脅。

兩天后,韓複榘由北平返回濟南。又過了幾天,張宗昌便收到韓複榘派出人送來的許多禮物和一封親筆信,邀請張宗昌速到濟南,“共謀大事”。張宗昌看信後,覺得機會來臨,決定南下山東。張宗昌到濟南後,受到韓複榘的盛情款待,石友三也被邀來作陪。但是,幾天下來,也沒聽韓複榘提到“共謀大事”,張宗昌很失望,同時也感覺到自己在濟南的危險,於是托詞說老婦人病危,要回北京看望,即向韓複榘說明及辭行。韓複榘也顯得很焦急和同情,當即派人為張宗昌訂了下午5點37分的火車票。下午5點鐘,韓複榘通知了山東省軍政要員在濟南火車站為張宗昌送行。張宗昌與韓複榘等握別,返身登車時,突然遭到刺客的槍擊,當即死亡。

張宗昌作為一個酒肉軍閥,一生燈紅酒綠,荒淫殘暴。但是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他從小仰慕傳統文化,尊重讀書人。在統治山東期間,最大的功績就是建立了山東大學。斯人已逝,留下功過任後人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