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印象中的美國小學教育是輕鬆地玩,孩子和家長都沒有壓力,真實的美國教育是這樣的

經常有介紹美國的教育理念和小學,印象中美國小學階段的孩子們都是在玩,學習壓力小,沒有作業和任務。而國內的孩子從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再到高考,面臨的競爭壓力很大。

有人說,我要是有錢,一定送孩子去美國讀書,到了美國,孩子的學習壓力就沒這麼大了。

我沒有去過美國,也沒有在美國生活的朋友或者親戚,瞭解到的美國是從媒體、雜誌、網上得到的資訊,這些資訊似乎內容都很相似,美國的小孩子都在玩,

他們的基礎教育不行,我們的基礎教育好。

看到楊瑜君寫的《聰明的媽媽教方法》,徹底改變了我對美國教育的看法,美國公立學校比我們想像的更強調學習,而且在學前和小學階段非常注重孩子的閱讀習慣、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

書裡介紹了如何讓孩子做計畫、愛上閱讀和培養孩子的思維力,

這些都是美國學校所強調的,而且學校給與了家長許多指導細則,讓家長有方法、有步驟地説明孩子。同時書裡也有具體的方法讓我們可以學習,可以為孩子做得更多。

我一直很重視培養女兒的閱讀習慣,我給她買了很多繪本,幾乎天天給她讀。她也很喜歡繪本,只是現在七歲的她,雖然認識了很多字,大多數繪本和有拼音的讀物都能讀,

不過至今她還沒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這本書裡給了我很多讓孩子愛上閱讀並切實可行的方法。

美國學校很重視培養孩子閱讀,在孩子開學前二個月就要求家長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並給了指導細則:

家長要有規律、近距離地和孩子一起讀書,

不拘形式,短文、小詩、故事都可以,和孩子討論書的內容,交流彼此的感受。還有讓孩子大聲朗讀,同時耐心聆聽,不打斷。

節日或者生日送書給孩子,讓他感覺書是很有價值的東西。

每週設定讀書目標,要設定孩子能夠接受容易完成的目標,等完成後逐漸增加目標數,定期檢查目標完成情況。

把書作為玩伴。和孩子一起去圖書館看書、借書。多帶孩子到圖書館,

讓孩子愛上閱讀。

作者根據自己的經驗,介紹了培養孩子閱讀興趣方面的三類十個閱讀小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第一類方法,玩角色互換,讓寶貝當“小老師”,比如:寶貝讀,爸媽聽。“小老師”用一支筆或者小棍指著書給爸爸媽媽讀,爸爸媽媽認真地聽,還可以提出問題。

第二類方法,通過“演畫唱”,讓閱讀動起來。比如把書演出來,或者把書畫出來,還可以把書唱出來。

第三類方法,需要爸媽搭配,讓手指頭帶你讀故事,就是用五個手指分別表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場景,故事的角色,需要解決的問題,發生了什麼?故事的開端、發展和結局,問題的解決方案。

用KWL表貫穿閱讀的三個階段。“K”表示我們已經知道什麼?“W"表示我們想知道什麼?”L"表示我們學習到什麼?同時用親子閱讀卡讓孩子學會深度思考。

美國學校重視培養是影響孩子的思維力,用氣泡圖描述人或物品,幫助小朋友說清楚一件事情,用思維導圖培養孩子閱讀、寫作、數學、邏輯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書中介紹了八種類型的思維導圖幫助孩子說清楚人和物、理清思路和事情發展的步驟,指導孩子閱讀理解和分析。思維導圖能夠讓我們把腦子裡面的東西拿出來,擺在紙上,讓它看得見摸得著,方便我們瞭解自己的思路,也更方便和別人的交流。

美國小學重視社會課,學習做計畫、調研和設計,最後製作出來,在玩中學,讓學習成為一件好玩的事情。

美國小學沒有固定教材,也沒有太多正規的作業,能夠在玩中學到很多知識。學校鼓勵家長,每天固定時間關掉電子設備,花費半個小時陪孩子閱讀或聊天,和孩子溝通交流,和孩子一起做思維練習。

孩子在玩電腦中和遊戲中玩出最好的邏輯思維。這需要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

書中還有一個部分專門談了如何和孩子溝通,用9種方式和孩子聊學習。

書中對如何培養孩子閱讀,怎麼做思維導圖,如何做計畫等等,寫得具體而詳細,可操作性強。在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上,和女兒老師的要求不謀而合,期末家長會上,老師專門提醒家長,在孩子閱讀完了一本書後,一定要和孩子討論書中有哪些人物,發生的時間和地點,發生了什麼事情,你的感受是什麼等等,讓孩子講出來,這對孩子以後的閱讀和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聰明的媽媽教方法:一位華人媽媽親歷的美國小學教育手記 ¥23.8 購買

還可以提出問題。

第二類方法,通過“演畫唱”,讓閱讀動起來。比如把書演出來,或者把書畫出來,還可以把書唱出來。

第三類方法,需要爸媽搭配,讓手指頭帶你讀故事,就是用五個手指分別表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場景,故事的角色,需要解決的問題,發生了什麼?故事的開端、發展和結局,問題的解決方案。

用KWL表貫穿閱讀的三個階段。“K”表示我們已經知道什麼?“W"表示我們想知道什麼?”L"表示我們學習到什麼?同時用親子閱讀卡讓孩子學會深度思考。

美國學校重視培養是影響孩子的思維力,用氣泡圖描述人或物品,幫助小朋友說清楚一件事情,用思維導圖培養孩子閱讀、寫作、數學、邏輯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書中介紹了八種類型的思維導圖幫助孩子說清楚人和物、理清思路和事情發展的步驟,指導孩子閱讀理解和分析。思維導圖能夠讓我們把腦子裡面的東西拿出來,擺在紙上,讓它看得見摸得著,方便我們瞭解自己的思路,也更方便和別人的交流。

美國小學重視社會課,學習做計畫、調研和設計,最後製作出來,在玩中學,讓學習成為一件好玩的事情。

美國小學沒有固定教材,也沒有太多正規的作業,能夠在玩中學到很多知識。學校鼓勵家長,每天固定時間關掉電子設備,花費半個小時陪孩子閱讀或聊天,和孩子溝通交流,和孩子一起做思維練習。

孩子在玩電腦中和遊戲中玩出最好的邏輯思維。這需要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

書中還有一個部分專門談了如何和孩子溝通,用9種方式和孩子聊學習。

書中對如何培養孩子閱讀,怎麼做思維導圖,如何做計畫等等,寫得具體而詳細,可操作性強。在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上,和女兒老師的要求不謀而合,期末家長會上,老師專門提醒家長,在孩子閱讀完了一本書後,一定要和孩子討論書中有哪些人物,發生的時間和地點,發生了什麼事情,你的感受是什麼等等,讓孩子講出來,這對孩子以後的閱讀和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聰明的媽媽教方法:一位華人媽媽親歷的美國小學教育手記 ¥23.8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