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央民族大學鄧建鵬教授談金融科技安全與風險控制

金融科技作為前沿科學技術與金融的結合體,在區塊鏈、移動支付、大家資料金融、網路借貸及數位貨幣眾籌等各種領域,大顯身手,為推動普惠金融及傳統金融革新,帶來巨大動力。

特別是區塊鏈通過加密技術,形成一個去中心化的可靠、透明、安全、可追溯的分散式資料庫,推動互聯網資料記錄、傳播及存儲管理方式變革,大大降低信用成本,簡化業務流程,提高交易效率,重塑現有的產業組織模式、社會管理模式,提高公共服務水準,實現互聯網從資訊傳播向價值轉移的轉變。

但是,金融科技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種種風險。金融科技既有著自身的風險特徵,又有創新科技的風險特徵。金融科技領域發展飛速,這註定法規的不完備性必將長期持續存在。特別是在諸如數位資產行業尚未形成穩定的商業模式,很難制定一部具有針對性的完備法律。因此,其已經引起監管者的高度關注。

在當前,政府層次一方面要鼓勵科技金融創新,同時又要注重科技金融的安全,有效控制風險。

針對一些金融科技領域突破了現行金融監管規則,再加上其發展飛速,造成現有法規與監管辦法難以跟上這股新潮流,我們的監管者可作如下嘗試:

一是借鑒英國政府在2015年3月份首先提出“監管沙箱”概念,對一些科技金融創新企業,進行沙箱監管。監管沙箱可以在測試期間適當降低某些監管要求,

尋求駕馭風險的最佳方法,對於法律的不完備性是極有益的補充。

二是通過個案的司法裁判,讓司法為科技金融領域確立規則,指引秩序。

三是推動行業協會制定自律章程,實現科技金融某個領域的“軟法治理”。

四是推動協力廠商市場化機構的評級,為消費者提供高風險企業的預警名單。

最後,在上述成熟經驗基礎上,監管者制定相應監管法規,

全方位的控制金融科技領域的風險,確保金融安全。

因此,舉辦本次博覽會意義重大,預祝大會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