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訪張大春:傳統文化不融入生活,重生的機會就不大

作家張大春

《行書自作登樓歌卷》局部,張大春,2017

《行書自作登樓歌卷》局部,張大春,2017

每年到了冬至這一天,臺北天氣轉冷,作家張大春總會因為季節交替、鼻塞過敏而整晚睡不著覺。

有一年他決定乾脆不睡了,起身給朋友們寫春聯。春聯內容大部分是自己根據既有的詩詞改編,比如“春城無處不飛花”,對個上聯“福報有緣嘗正果”。

一口氣寫了七副,共14張。突然鼻子通了,困意襲來,他二話不說,連筆都不洗,倒頭便睡。朋友們很喜歡,隔年撕了舊的繼續索要新的,來來去去成了傳統。現在每年張大春至少要寫兩三百副春聯,最多的那年居然寫了600多副,從冬至開始寫,

除夕當天給大家分發出去。

“有的朋友可能覺得不怎麼樣,礙於面子不好意思打擊我,但起碼我在寫的時候是愉悅的。鼻子通氣,手也不覺得冷。”他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說,“其實現代人大多時候都還沒有找到軟筆書法的樂趣。”

每年張大春至少要寫兩三百副春聯

張大春認為自己這種靠寫作為生的人,天生就很容易對文字產生親近感,很小就學習練字、臨帖。學生時代臨柳公權,大一些臨褚遂良,再後來開始臨北碑貼,大概四十歲左右,臨沈穎墓的行書和小草書。

“有個練法蠻有趣的,不光是臨帖,還自己寫。”畢竟骨子裡是個創作者,他會先抄一闋詞,比如蘇軾的蝶戀花,然後在上面蓋一張白紙,直接看著透過紙張印出來的格式填一闕自己的蝶戀花。

“字透過來你就知道下面的是平還是仄,練習寫行書的同時練習了填詞。兩個一塊兒練,有效率。”他哈哈笑著說。

“覺得好玩,動動腦子,這對我來講就是生活。”他說自己積累到現在創作了差不多8000多首詩,沒出過詩集,因為不環保——“印1000本一定有900本賣不掉,100本送給朋友都覺得是負擔。”

這是文人自謙,也是自信。1957年出生的張大春從年輕時代寫作小說成名,

作品風格多變、獲獎無數,《少年大頭春的生活周記》、《歡喜賊》、《城邦暴力團》、《大唐李白》、《聆聽父親》,林林總總算下來30多本。可是他連自己的著作都不收集,很多家裡都找不到。

就更不要提那些隨筆、散文、電臺節目,與歌手周華健合作的概念專輯《江湖》、與戲劇導演吳興國合作的現代京劇《水滸108》、與電視製作人王偉忠聊出來的戲劇《情人哏裡出西施》,早年與導演胡金銓未完成的合作、在侯孝賢《悲情城市》裡的客串,以及作為王家衛《一代宗師》的不署名劇本顧問。

張大春曾與歌手周華健合作概念專輯《江湖》

最近半年,張大春先是在內地出版了文集《文章自在》,就兩岸高考應試作文而產生出“為何而作文”的思索;然後參與錄製上海東方衛視電視節目《詩書中華》;近日還受邀將自己在幾年前所做的一首長詩書寫成15米長卷《行書自作登樓歌卷》,參加今日美術館“夢筆生花——當代語境中的文人藝術”群展。與北島、西川、李敬澤、徐皓峰等書畫並置同一空間,反映現代文人的喜好有許多共通之處。可是,詩詞書畫在現代社會究竟是怎樣的?

張大春看得很透:“我們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一個常態。你這樣問,我這樣答了,不管我覺得是好還是不好,就表示我承認推廣傳統文化是有作用的,但其實並不是常態。”

流行音樂、舞臺劇、大眾電視節目、社交網路、展覽,這些現代形式看似想要試圖將傳統藝術通俗化,有趣化,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但是作用甚微。

“有政策下來,說要少做綜藝娛樂節目,多做文化節目——通過這種方法宣傳推廣,似乎是’名公巨卿,責無旁貸’。可是作為行業裡的實踐者,我覺得,如果傳統文化沒有全面融入到生活裡,那麼重生的機會就不大。”他說,“周圍大部分不能將其融入生活的人反而卻能夠裝模作樣,在浮光掠影的姿態裡淺嘗輒止。”

2001年,張大春開始用電腦寫作,練習毛筆字變成純粹的興趣愛好。參加各種活動,他也被送了好幾台電子閱讀器Kindle,拿到手上很開心,帶回家並不太用。但是他覺得這些都只是形式的變化,對內容和人產生真正巨大影響的是智慧手機。

智能手機把一切都碎片化了。

“我們長期誤以為資訊就是知識,可是如果不讓人保有一種’我正在獲取知識’的錯覺,那麼他就會連資訊都不要了。”他說,“前兩年我還覺得知識好像要比資訊偉大一點,現在卻不敢這麼說。因為絕大部分人只是活著,不再追求更深刻的價值。碎片化的生活可以在很小的範圍裡被充分滿足。”

比如看一本大部頭小說,500多頁需要一個禮拜的時間,看完之後獲得某種啟發、和朋友討論。這個過程在18世紀、19世紀在咖啡桌上完成,而到了20世紀是在媒體或者英特網論壇上完成,其本質是差不多的。可是到了21世紀,精神生活可以隨時隨地,玩個遊戲、看個小視頻,在社交網路的聊天群裡吐槽,三分鐘就完成了。

“生活上的滿足可以迅速達到,然後不斷產生新的欲望、新的刺激,再有新的滿足。你根本來不及坐下來好好地讀一本大部頭、每天堅持練字。”他說,“最重要的是,恐怕我們對於那種緩慢得到的美感都失去了鑒賞能力。”

書法就是其中之一,需要勤學苦練可能才勉強入個門。從前路邊很多招牌大字都是書法作品,現在基本上都是電腦標準字體。張大春說身邊招牌裡出現兩種字,“很漂亮可是真討厭”,一種是電腦行書字體,一種就是電腦魏碑字體,“每個字都漂亮,就是不對。”但是生活在這種字體世界裡面的人並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人們不再覺得通過緩慢苦功夫得出的成就是好的,張大春認為,這將會是下一波工業革命的核心。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繼續寫累積上百萬字的小說?“我們也知道地球肯定會在未來毀滅。”他眨眨眼,“可能自己選擇不要辜負了某些東西。雖然該辜負的還是會辜負掉,一種期待、一票讀者、一些評論,自己的人生還是會有些選擇。”

在網路時代、智慧手機時代,軟筆書法、甚至硬筆書法都已經逐漸消亡,即便有如張大春這樣的文人墨客持續推動和研究著這門藝術,它的生命力也很有限。

“因為文化需要有一個長期而緩慢的浸潤過程,普遍在多數人的生活裡紮根,才有可能發展起來。”他舉例說,日後一定有人活到70歲根本沒有摸過毛筆,回想過往並不會覺得有什麼遺憾,因為他摸過安卓系統的手機、蘋果手機。書法不再有價值,那麼哪怕藝術家、書法家拼命叫賣,也都會在很短的時間裡被歷史遺忘。

“重點是每個人要從生活裡找到書法操作的動機,也許是用來寫情書、追女朋友的,也許是用來每年只寫春聯的。”他說。

2014年,張大春與周華健聯手製作出一張名為《江湖》的概念專輯,以中西曲風結合的方式演唱《水滸傳》裡面的著名段落,他負責裡面13首歌的歌詞。主打歌“潑墨”有一段華麗的結尾,歌詞羅列國畫裡26種的“皴法”:披麻皴、亂麻皴、芝麻皴、斧劈皴、卷雲皴、雨點皴、彈渦皴、荷葉皴、骷髏皴、鬼皮皴、礬頭皴、解索皴、泥裡拔釘皴等等。

“皴法用西洋話來說就是筆觸,反復的筆觸,老這樣,不能這樣,人的日子就是反復,人的作為也是反復,第一天犯的錯,到了第八十年後還是犯,人生是不斷的反復之中,一方面在往前進,一方面在重複腳下的,一方面好像每一點都還不太一樣。”張大春解釋整首歌所表達的意義,“不論是今天的知識份子,古代的士大夫,對於這個世界是無所下手的寂寞,只能袖手旁觀,萬事不得參與。這個社會不應該這樣。”

專輯因為太晦澀,賣得不好,這也是時下努力將傳統文化變形推廣的窘境。他在歌詞裡表達的無助感,似乎倒貼合了自己實際的感受。

以及作為王家衛《一代宗師》的不署名劇本顧問。

張大春曾與歌手周華健合作概念專輯《江湖》

最近半年,張大春先是在內地出版了文集《文章自在》,就兩岸高考應試作文而產生出“為何而作文”的思索;然後參與錄製上海東方衛視電視節目《詩書中華》;近日還受邀將自己在幾年前所做的一首長詩書寫成15米長卷《行書自作登樓歌卷》,參加今日美術館“夢筆生花——當代語境中的文人藝術”群展。與北島、西川、李敬澤、徐皓峰等書畫並置同一空間,反映現代文人的喜好有許多共通之處。可是,詩詞書畫在現代社會究竟是怎樣的?

張大春看得很透:“我們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一個常態。你這樣問,我這樣答了,不管我覺得是好還是不好,就表示我承認推廣傳統文化是有作用的,但其實並不是常態。”

流行音樂、舞臺劇、大眾電視節目、社交網路、展覽,這些現代形式看似想要試圖將傳統藝術通俗化,有趣化,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但是作用甚微。

“有政策下來,說要少做綜藝娛樂節目,多做文化節目——通過這種方法宣傳推廣,似乎是’名公巨卿,責無旁貸’。可是作為行業裡的實踐者,我覺得,如果傳統文化沒有全面融入到生活裡,那麼重生的機會就不大。”他說,“周圍大部分不能將其融入生活的人反而卻能夠裝模作樣,在浮光掠影的姿態裡淺嘗輒止。”

2001年,張大春開始用電腦寫作,練習毛筆字變成純粹的興趣愛好。參加各種活動,他也被送了好幾台電子閱讀器Kindle,拿到手上很開心,帶回家並不太用。但是他覺得這些都只是形式的變化,對內容和人產生真正巨大影響的是智慧手機。

智能手機把一切都碎片化了。

“我們長期誤以為資訊就是知識,可是如果不讓人保有一種’我正在獲取知識’的錯覺,那麼他就會連資訊都不要了。”他說,“前兩年我還覺得知識好像要比資訊偉大一點,現在卻不敢這麼說。因為絕大部分人只是活著,不再追求更深刻的價值。碎片化的生活可以在很小的範圍裡被充分滿足。”

比如看一本大部頭小說,500多頁需要一個禮拜的時間,看完之後獲得某種啟發、和朋友討論。這個過程在18世紀、19世紀在咖啡桌上完成,而到了20世紀是在媒體或者英特網論壇上完成,其本質是差不多的。可是到了21世紀,精神生活可以隨時隨地,玩個遊戲、看個小視頻,在社交網路的聊天群裡吐槽,三分鐘就完成了。

“生活上的滿足可以迅速達到,然後不斷產生新的欲望、新的刺激,再有新的滿足。你根本來不及坐下來好好地讀一本大部頭、每天堅持練字。”他說,“最重要的是,恐怕我們對於那種緩慢得到的美感都失去了鑒賞能力。”

書法就是其中之一,需要勤學苦練可能才勉強入個門。從前路邊很多招牌大字都是書法作品,現在基本上都是電腦標準字體。張大春說身邊招牌裡出現兩種字,“很漂亮可是真討厭”,一種是電腦行書字體,一種就是電腦魏碑字體,“每個字都漂亮,就是不對。”但是生活在這種字體世界裡面的人並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人們不再覺得通過緩慢苦功夫得出的成就是好的,張大春認為,這將會是下一波工業革命的核心。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繼續寫累積上百萬字的小說?“我們也知道地球肯定會在未來毀滅。”他眨眨眼,“可能自己選擇不要辜負了某些東西。雖然該辜負的還是會辜負掉,一種期待、一票讀者、一些評論,自己的人生還是會有些選擇。”

在網路時代、智慧手機時代,軟筆書法、甚至硬筆書法都已經逐漸消亡,即便有如張大春這樣的文人墨客持續推動和研究著這門藝術,它的生命力也很有限。

“因為文化需要有一個長期而緩慢的浸潤過程,普遍在多數人的生活裡紮根,才有可能發展起來。”他舉例說,日後一定有人活到70歲根本沒有摸過毛筆,回想過往並不會覺得有什麼遺憾,因為他摸過安卓系統的手機、蘋果手機。書法不再有價值,那麼哪怕藝術家、書法家拼命叫賣,也都會在很短的時間裡被歷史遺忘。

“重點是每個人要從生活裡找到書法操作的動機,也許是用來寫情書、追女朋友的,也許是用來每年只寫春聯的。”他說。

2014年,張大春與周華健聯手製作出一張名為《江湖》的概念專輯,以中西曲風結合的方式演唱《水滸傳》裡面的著名段落,他負責裡面13首歌的歌詞。主打歌“潑墨”有一段華麗的結尾,歌詞羅列國畫裡26種的“皴法”:披麻皴、亂麻皴、芝麻皴、斧劈皴、卷雲皴、雨點皴、彈渦皴、荷葉皴、骷髏皴、鬼皮皴、礬頭皴、解索皴、泥裡拔釘皴等等。

“皴法用西洋話來說就是筆觸,反復的筆觸,老這樣,不能這樣,人的日子就是反復,人的作為也是反復,第一天犯的錯,到了第八十年後還是犯,人生是不斷的反復之中,一方面在往前進,一方面在重複腳下的,一方面好像每一點都還不太一樣。”張大春解釋整首歌所表達的意義,“不論是今天的知識份子,古代的士大夫,對於這個世界是無所下手的寂寞,只能袖手旁觀,萬事不得參與。這個社會不應該這樣。”

專輯因為太晦澀,賣得不好,這也是時下努力將傳統文化變形推廣的窘境。他在歌詞裡表達的無助感,似乎倒貼合了自己實際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