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萬敏傑「漢水悠悠」一部熱愛漢中、讚美家鄉的詩集《漢上行吟》

一部熱愛漢中、讚美家鄉的詩集《漢上行吟》

萬敏傑

女詩人劉芳最近出版了新作《漢上行吟》,字裡行間滲透著摯愛家鄉的拳拳情愫,浸透著濃郁的故園鄉土情結,是一部熱愛漢中、讚美家鄉的好作品。

劉芳,筆名藍雁,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省作協會員,市作協理事,多篇作品在《詩刊》《中國詩歌》《詩選刊》《星星》《散文選刊》《延河》《袞雪》等刊物上發表,

出版了詩集《零度陽光》等。

《漢上行吟》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全書分為“漢上風華”和“漢上行吟”兩輯。“漢上風華”,從題材和主題上又分為“漢江綠”“山之歌”“風物賦”“漢上景觀”“漢上人物”等章節;“漢上行吟”,分為“鄉愁吟”“日月長”“些微愛”等專題。如果說第一輯取材宏達,著眼于現實世界中的山川河流,與悠遠歷史中厚重的人文積澱;那麼第二輯則更關注於身邊的生活與內心的感受,

兩者相得益彰構成了詩集的整體構架和內容主體。

而每首詩,作者都力圖通過新穎的意象表現對故鄉的歌詠和讚美,她寫漢江的源頭:“潔白如雪的嬰孩/自母體跌落/她細嫩的雙手揮舞著/長長的秀髮飛揚/她的每一綹肌膚都閃爍著/雪蓮的光芒”,把漢江之源的細小純淨,抒寫得形象靈動。《漢水清》表達了漢中人民“一江清水送北京”的深情,“漢江/是一封/寄往北京的信/沒有華麗的辭藻/自有鳥語花香的涓涓/漢江女子/低頭弄蓮子的倩影”。

再如《山裡老嫗》“院裡,紫黑的皂莢樹下/她坐著,納鞋底/佈滿皺紋的臉,被山風擦洗/紅得像五月的梅子”“白狗,眯著眼守在她身後/南山和老屋守在她身後/她,像一隻安靜的灰雀/停歇在空曠的鳥巢裡”“她手裡的針線/稔熟地走過鬢角的雪地/‘滋-’的一聲,一簇溫暖的火苗/在我心頭騰起”這種恬靜溫情的詩句,
富於畫面感和生活情趣,宛若一幅農家小院風情畫。

再如《風物賦》,作者深情謳歌了漢中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獨特的動物、植物和物產,如被譽為“東方寶石”的朱鳥鳥,有布穀鳥、有櫻桃園,有橘子、梨、玉蘭花、油菜花、當陽花、葫蘆、薺菜,還有陝南名小吃城固面皮、城固土席、城固酒、馬暢擀面等等,

豐富多樣,異彩紛呈。而在《漢上景觀》和《漢上人物》篇章裡,作者集中抒寫了漢中代表性的歷史古跡和人物,漢中元素鮮明突出。如《武侯祠》《蔡倫墓》《張良廟》《李固墓》《馬超墓》《古漢台》《石門棧道》《飲馬池》《褒姒》《漢江游女》《劉邦》《張騫》《曹操》《劉備》《諸葛孔明》《魏延》《張魯》等。

在詩人筆下,寄情故鄉的《鄉愁吟》,抒寫季節更替、人事變化的《日月長》,觸動內心微妙感悟與情愫的《些微愛》都寫得深情細膩、靈動清新、生動感人。如《故鄉》中寫到“一條小河,像我母親年輕時的模樣/終日勞作,從不多言多語/一大片田野,收割過麥子、油菜,又插上稻禾/一年四季,排著隊開花、結籽”把母親與土地的關係,把大地母親的意象抒寫得感性深刻。

整本詩集,作者能從平淡瑣碎的生活中發現詩意和表現詩意,這除了她善於捕捉和發掘生活中的美和善,還源於她對生活、對故鄉無比熱愛的深情。這個過程是以生活中的詩意涵養豐富自己,也是用自己的詩心去理解關照生活,既需要居塵不染塵的定力,也需要透過現象,發現生活本質的認知。《漢上行吟》是一本禮贊故鄉的吟唱集,會贏得廣大讀者的關注喜愛,引發共鳴之情。

作者簡介:萬敏傑,作家,漢中知名文化學者。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漢中教育》執行主編,漢中市作協副秘書長。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傳播三線文化 增強國際交流

【期刊 534 】

本期責編:田也

如《故鄉》中寫到“一條小河,像我母親年輕時的模樣/終日勞作,從不多言多語/一大片田野,收割過麥子、油菜,又插上稻禾/一年四季,排著隊開花、結籽”把母親與土地的關係,把大地母親的意象抒寫得感性深刻。

整本詩集,作者能從平淡瑣碎的生活中發現詩意和表現詩意,這除了她善於捕捉和發掘生活中的美和善,還源於她對生活、對故鄉無比熱愛的深情。這個過程是以生活中的詩意涵養豐富自己,也是用自己的詩心去理解關照生活,既需要居塵不染塵的定力,也需要透過現象,發現生活本質的認知。《漢上行吟》是一本禮贊故鄉的吟唱集,會贏得廣大讀者的關注喜愛,引發共鳴之情。

作者簡介:萬敏傑,作家,漢中知名文化學者。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漢中教育》執行主編,漢中市作協副秘書長。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傳播三線文化 增強國際交流

【期刊 534 】

本期責編: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