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行百里者半九十,改變需要做到「兩態」

現在有很多人自我意識覺醒,想要改變自我,小到思維認知革新、知識框架升級,

大到職業選擇改變、實現財富自由。但是其中大多數人淹死在這條改變的長河中,只有寥寥人成功上岸。行百里者半九十,究其原因,是後發動力不足。想要成功改變,離不開自身動力的有效利用,而這需要做到「兩態」。

1.常態

什麼是常態呢?可以理解為習慣化,當你想要改變,就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時時刻刻去踐行改變。

你見過幾個人上班時抓不到關鍵、談不來同事,

下班後卻能夠揮斥方遒、指點江山?

很多人做年度計畫,最終擱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他們將個人計畫和工作計畫割裂開來,沒有形成一個整體。所有的改變都只是局部,沒法做到常態,也就無法堅持下去。

改變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如果把我們比作一個水缸,這個水缸是有漏縫的,水過了漏縫的高度,就會開始漏水。當我們往裡面加入水,也就是改變,一開始能看到變化,而後因為開始漏水,變化不再那麼明顯,這時候就需要持續不斷地加入水,勝過漏水的速度,直到改變完成,漏洞被補好。

大多數人因為只是在少數時間進行灌水,所以總是處於一種膠著的狀態,努力了但是不見水面的升高。

只有堅持常態,

才能讓自己付出的動力有所回報,而非白白流失。

2.長態

長態,顧名思義,就是長時間的堅持。但是怎麼樣才能長時間地堅持下去?那就是用跑馬拉松的心態跑五公里,而非用跑百米的速度跑五公里。

想要堅持好長態,一定要轉變心態。改變這條路,不看誰先到達,而是看誰最終到達,所以快慢實際上並沒有關係。我們生活中應該都有這樣的體驗,長跑時一開始用盡全力,

後面就無以為繼。如果有人告訴你,一場比賽只要到達終點就算勝利,你還會在一開始就搞得自己精疲力盡嗎?我想沒有人這麼傻,可是在改變這場自己的比賽中,總是有很多人一直在犯傻。

人們豔羨花兒開的絢爛,卻不會說這朵花只用了三天就長成,很厲害,那朵花用了三年,遜爆了。速成的,人們豔羨,晚成的,人們欽佩,僅此而已。

當然,改變肯定是有個期限的,它不是具體的某一天,

這是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它也不是遙遙無期,只能漫長等待。我們是可以通過自我的規劃,一步步實現改變的。從學習的角度來看,高效學習分為四步,拆解-選擇-排序-試對,這四步,對於規劃自己的改變同樣適用,因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改變可以通過學習來實現。

還是之前的例子,你想改變自己的溝通能力,首先是拆解,從物件來說,包括對上、對等、對下三類,從方式來說,包括郵件、留言、面談等,從目的來說,包括說服別人觀點、請求別人做事,拆解之後,可以針對性地問問相關方面的牛人大咖,有什麼好的方案可以提供,從中選擇一部分,決定嘗試順序,然後開始試對,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可能有十個方式適合你,以前沒有拆解、選擇的過程,你是在一百個方法中找十個,現在你是在二十個方法中找十個,肯定後者更輕鬆,也更省你的動力。

成功做事,需要正確的理念和合適的方法。對於改變,正確的理念是堅持好「兩態」——常態和長態,拆解-選擇-排序-試對

四步法是合適的方法。

如果你還想改變,不妨嘗試。

從方式來說,包括郵件、留言、面談等,從目的來說,包括說服別人觀點、請求別人做事,拆解之後,可以針對性地問問相關方面的牛人大咖,有什麼好的方案可以提供,從中選擇一部分,決定嘗試順序,然後開始試對,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可能有十個方式適合你,以前沒有拆解、選擇的過程,你是在一百個方法中找十個,現在你是在二十個方法中找十個,肯定後者更輕鬆,也更省你的動力。

成功做事,需要正確的理念和合適的方法。對於改變,正確的理念是堅持好「兩態」——常態和長態,拆解-選擇-排序-試對

四步法是合適的方法。

如果你還想改變,不妨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