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同志,一個人站在孤單的戰場,你還好嗎?

—我無心激化矛盾,只為能改變這個世界—

我們為什麼要為同性戀發聲:

把同性戀換成女人,就是100 年前的故事,

換成黑人 就是200 年前的故事,

換成蘇格拉底就是2000年前的故事。

而如果沉默,那就是未來每一個人的故事!

同志,你還好嗎?

眼下對於國內的同志群體來說,真是風聲鶴唳的多事之秋:

◆5月20日,一群同志家長來到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宣傳戀愛自由、性別多元的觀念,半小時後被公園保安驅逐。其後,記錄活動現場的網路視頻被刪除,

活動組織方“熱拉”APP被封。

◆5月28日,因為受到有關部門的阻撓,同志公益活動“Speak out西安大會”被取消,組織團隊被帶到當地刑警隊,限制其與外界聯繫達8個小時。某幹部對團隊明確表示:“西安不歡迎同性戀活動。”

◆6月24日,臺灣金曲獎上,香港藝人盧凱彤現場出櫃,但在國內網站的直播中,這段被掐掉沒能播出。

◆6月30日,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通過了《網路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審核標準中禁止播放的內容包括:“表現和展示非正常的性關係、性行為,

如亂☆禁☆倫、同性戀、性變態、性侵犯、性虐待及性暴力等。”

其後,社會各界掀起一波對歧視性規定的抗議浪潮,但是結果呢?

喜馬拉雅FM和優酷視頻刪除了同志音訊節目《今晚大來賓》,喜馬拉雅FM的客服回應稱“只要是宣傳同性戀的內容都是色☆禁☆情的”。

……

各大平臺下狠手極力自保這點可以理解,但種種跡象表明——同性戀在這個社會的可見度越來越低了。比起某些存在嚴重恐同暴力的國家,我們面對的情況是另一種:無視、掩蓋、刪除,任其在地下自生自滅。

可是以前明明不是這樣的~

2005年,柴靜在《新聞調查》做了一期關於同性戀的節目,叫《以生命的名義》。

2009年,央視新聞播報了大理同性戀酒吧的消息。

2011年,呂麗萍發表反同言論後,邱志明在央視《24小時》欄目中明確表示了對呂麗萍的批評,呼籲大家拋棄歧視,尊重同性戀者。

同性戀在社會上的起起伏伏,無非是商業社會對它的過度解讀和炒作。

媒體總是大肆宣揚地將“粉紅經濟”和“LGBT”綁在一起,動不動就是7000萬消費力群體、3000億經濟,毫無節制的消費著這個群體。

前年年中,國內大品牌美團和天貓就相繼推出了彩虹行銷。

在國外,也異曲同工,

▲星巴克支援LGBT

而影視作品中,自然說什麼做什麼的都有,“基佬”、“拉拉”毫不避諱,找來俊男靚女來演繹流於表面的浮誇,還要加上一些彎的喜歡直的,彎的把直的掰彎了,直的想把彎的掰直

……

……

……

將LGBT貼上‘粉紅’的標籤,但是沒人喜歡被貼標籤——因為標籤就可能意味著偏見和歧視。

有人說,那換個角度看,當“粉紅經濟”和LGBT已被主流媒體和社會大眾關注和討論,意味著社會終於開始承認多元性別群體的存在,社會接納的過程也就開始了嗎?

不全然,與歷史上很多時候開放的社會風氣不同,現在我們的社會和文化十分保守。一般秉持“不支持不反對”,視而不見,避而不談,內歧視之外而不形於聲色的態度,就像現在這個形勢。

在理性邏輯和文化保守傾向內心交戰之後,大多數人還是無法自信地、公開地、正面地討論與性有關的話題。

相比國內,或許我們也應該看看國外的狀況:

6月7日德國與丹麥的國家隊進行了一場友誼賽,比賽中德國隊長德拉克斯勒以及丹麥隊長埃裡克森佩戴上了象徵同志平權色彩的彩虹色袖標▼

這是丹麥足協呼籲球迷們正確對待同性戀的舉動,因為之前球場中時常響起反對同性戀的歌曲,丹麥足協希望以此努力讓球迷們不要再 " 談同色變 "。

中外直男們的腦回路多少有些相似,為了表現自己像鋼筋一樣直,就用“恐同”來證明,在他們眼裡,男同性戀都是gay裡gay氣的異裝癖、娘娘腔,喜歡和女人混在一起,不是“真正的”男人。

所以一到直男紮堆的場所,他們就分外亢奮,用激烈地反同的行為來彰顯這是一場純爺們兒的大會:看啊,我們這裡聚集了愛喝酒、愛抽煙、愛看球、愛媳婦的真漢子,絕對沒有同性戀!

這絕對是直男們對同性戀最美好的誤會之一。

事實是,除了性取向不同之外,同性戀和異性戀之間並沒有什麼更多的差異存在。娘娘腔未必就是同性戀,同性戀也並不比普通男人更喜歡穿粉色襯衫和噴香水,無論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都有不喜歡運動和不喜歡看足球的男人存在,反之亦然。

他們和我們,其實沒什麼不一樣~

身為多數派的異性戀,為什麼總是恐懼、排斥、迫害同性戀呢?從生理角度上來說,就算給予了LGBT人群的平等地位,他們也不至於“傳染”異性戀群體,把更多的人變成同性戀。如果擔心疾病的傳播大可以提高LGBT群體對於安全性行為的認知。

可惜,“求同存異”還是一個美好的幻想,人們總是對和自己不一樣的異類充滿了戒備和恐懼,所以人們因為不同的膚色、宗教、民族和性取向而互相傷害,互不理。

這是上半年唯一一次“撐同志反歧視”的例子,四月初,荷蘭的一對同性夫夫在Facebook上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35歲的賈斯珀倡議“這個星期,所有的男人(直男同志)都要牽起手來”,並開始在推特上使用#allemannenhandinhand#(所有男人都該手把手)話題。

很快,這個行動開始在全荷蘭乃至全世界得到回應,各行各業的男士們,無論直男還是同志,都開始在光天化日之下,傲嬌地手把手上街。

是什麼人在聲援他們呢?

他們中有政客,荷蘭看守內閣副首相Lodewijk Asscher和財政大臣Jeroen Dijsselbloem手把手。

荷蘭政府公務員,荷蘭駐倫敦大使館、坎培拉大使館以及紐約聯合國的工作人員等都加入了這一運動。

有醫護人員,兩名醫務人員在烏德勒支醫院手把手,他們說:“因為愛(和關懷)是為每一個人而存在。”

還有球員,來自阿奈姆南部的奈梅亨市的球隊(NEC)背對著鏡頭表達自己對恐同行為的態度“NEC對恐同行為說不!”

還有員警,兩位鹿特丹的員警手牽手上街執勤。

甚至有神職人員!兩位來自阿姆斯特丹南部的主教,David van Veen和Erick Versloot,手把手站在教堂門外,教袍上披著彩虹肩帶。

這件事讓我覺得最溫暖的地方在於,在賈斯帕和羅尼夫夫被暴力襲擊之後,大家聲援他們的方式並不是以暴制暴,也不是號召所有的LGBT人士去“打死異性戀者”;而是用手把手的方式,來告訴所有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在陽光下和自己愛人手把手的權利。

就算我們的膚色不同、信仰不同、性向不同,對愛與自由的渴求,都是一樣的。

今年初,美國公共電視網ABC播放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講述同志權益鬥爭的八小時迷你劇《當我們崛起時》(When We Rise),故事發生在70年代初的美國,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有色人種、女權主義者和LGBT群體都在爭取自己脫離歧視平等生活的權利。

從來沒有什麼權利是多數派的好心施捨,全是靠少數派一點一滴的努力抗爭得來的,這部電視劇講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劇中有三條主線,分別是男同克裡夫·鐘斯、女同羅瑪·蓋伊和黑人同性戀肯·鐘斯的故事,他們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普通人,但是他們為了自己特殊的性取向,付出了一生去爭取平等的權利。

《當我們崛起時》興許能讓更多的人嘗試去理解去包容這種特殊、但本質上與我們的愛情並無不同的感情。

這部劇重點並不是講述同性戀人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是在講述他們為什麼要勇敢地站出來,讓更多異性戀注意到他們、認識到他們,聽到他們的呼聲。

因為所有的歧視、恐懼和不公都來自於誤解,只有讓人們瞭解真實的他們,認識到他們除了性取向之外和常人無異,才能真正地消除隔閡。才能讓更多掩蓋自己真實性向的人不再迫於社會壓力偽裝自己,勇敢地愛自己所愛,拉著愛人的手在陽光下自在的生活。

所以他們不能躲藏在陰影之下,不能等到異性戀們自己想通開始寬容LGBT人士,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得靠自己去爭取。

LGBT不需要大家的支援或反對,只需要大家的正確認識。

愛很簡單,複雜的是這個社會的眼光。

很多同志說,‘說出自己出櫃’的壓力太大了,可能原本平靜的生活瞬間就會因此垮塌,比如,父母會不會比別人更加欺負你?生意夥伴因此不跟你合作了怎麼辦?上司因此辭退你怎麼辦?被恐同者直接攻擊怎麼辦?

奇葩說第二季裡有一集討論“該不該向父母出櫃”。

這集裡,馬薇薇提及一個詞,“異己”。什麼是“異己”?不同、少數還不是,不為社會主流認可、理解的不同少數才是。僅多了短短10個字,卻給異己者帶來了莫大阻礙:歧視,孤單,和父母關係緊張,不被社會大眾認可…

蔡康永在節目上第一次哽咽,就是在提及“站在一個孤單的立場”時,他說“我很希望很多人陪我”。孤單可能是每一位異己者的痛點,可選擇了不一樣,就是選擇了孤單——被巨大的不安全感裹挾;自我否定的情緒侵來時,無人訴說,只能咬咬牙自己肯定自己;一個人頂住來自社會的壓力,忍受世人一次次將你從人群中隔開,當做某個東西在打量、議論、問詢……

遇到困難然後正面迎擊,這些硬碰硬反而沒什麼。容易崩潰的卻正是這些體會到“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刻。為什麼會這樣,我也沒有錯啊,能不能多點兒人陪我啊。

樊野說,我也是經歷了很多事情,才瞭解自己。然後,又要多少經歷事情,深夜輾轉,懷疑否定,壓抑擰巴,最後才能肯定自己,“原來,我沒有錯啊”。

那是一個溫柔的時刻。

孤軍奮戰的時候——不甘,委屈,難受。硬碰硬,是《一代宗師》裡宮二對馬三,頂著老猿掛印也要狠牙還上一招葉底藏花,馬三吐血,完了就完了。而孤單,是宮二對葉問,這裡面根本沒有輸贏的事兒,千回百轉,一遍遍午夜夢回的自虐,“夢裡踏雪幾回”,虐至精神最深處。

這些困難到底有多虐?事非經過不知難。

蔡康永說,他本來也可像馬薇薇一樣雄辯去影響一些人,勇敢地做異己者,但正是因為他自己經歷過這些痛苦,知道有些人真的受不了異樣的眼光而挺不下去,所以他無法這麼做。這是蔡康永的慈悲。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若做一名異己者,生活會提供大量的素材給你慢慢審視,這些過程,也許痛苦,但肯定珍貴,是你之所以為你、不為他人的原因所在。

尾聲:一個人的性取向,和他的能力、人格、道德水準都沒有關係,這只是個人隱私,也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文丨李喵娘 圖丨源自網路

【版權歸作者所有,李喵娘整理發佈】

喵娘說

從平權運動開始,

我們的恐懼就是

我們所為之奮鬥的一切…

動不動就是7000萬消費力群體、3000億經濟,毫無節制的消費著這個群體。

前年年中,國內大品牌美團和天貓就相繼推出了彩虹行銷。

在國外,也異曲同工,

▲星巴克支援LGBT

而影視作品中,自然說什麼做什麼的都有,“基佬”、“拉拉”毫不避諱,找來俊男靚女來演繹流於表面的浮誇,還要加上一些彎的喜歡直的,彎的把直的掰彎了,直的想把彎的掰直

……

……

……

將LGBT貼上‘粉紅’的標籤,但是沒人喜歡被貼標籤——因為標籤就可能意味著偏見和歧視。

有人說,那換個角度看,當“粉紅經濟”和LGBT已被主流媒體和社會大眾關注和討論,意味著社會終於開始承認多元性別群體的存在,社會接納的過程也就開始了嗎?

不全然,與歷史上很多時候開放的社會風氣不同,現在我們的社會和文化十分保守。一般秉持“不支持不反對”,視而不見,避而不談,內歧視之外而不形於聲色的態度,就像現在這個形勢。

在理性邏輯和文化保守傾向內心交戰之後,大多數人還是無法自信地、公開地、正面地討論與性有關的話題。

相比國內,或許我們也應該看看國外的狀況:

6月7日德國與丹麥的國家隊進行了一場友誼賽,比賽中德國隊長德拉克斯勒以及丹麥隊長埃裡克森佩戴上了象徵同志平權色彩的彩虹色袖標▼

這是丹麥足協呼籲球迷們正確對待同性戀的舉動,因為之前球場中時常響起反對同性戀的歌曲,丹麥足協希望以此努力讓球迷們不要再 " 談同色變 "。

中外直男們的腦回路多少有些相似,為了表現自己像鋼筋一樣直,就用“恐同”來證明,在他們眼裡,男同性戀都是gay裡gay氣的異裝癖、娘娘腔,喜歡和女人混在一起,不是“真正的”男人。

所以一到直男紮堆的場所,他們就分外亢奮,用激烈地反同的行為來彰顯這是一場純爺們兒的大會:看啊,我們這裡聚集了愛喝酒、愛抽煙、愛看球、愛媳婦的真漢子,絕對沒有同性戀!

這絕對是直男們對同性戀最美好的誤會之一。

事實是,除了性取向不同之外,同性戀和異性戀之間並沒有什麼更多的差異存在。娘娘腔未必就是同性戀,同性戀也並不比普通男人更喜歡穿粉色襯衫和噴香水,無論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都有不喜歡運動和不喜歡看足球的男人存在,反之亦然。

他們和我們,其實沒什麼不一樣~

身為多數派的異性戀,為什麼總是恐懼、排斥、迫害同性戀呢?從生理角度上來說,就算給予了LGBT人群的平等地位,他們也不至於“傳染”異性戀群體,把更多的人變成同性戀。如果擔心疾病的傳播大可以提高LGBT群體對於安全性行為的認知。

可惜,“求同存異”還是一個美好的幻想,人們總是對和自己不一樣的異類充滿了戒備和恐懼,所以人們因為不同的膚色、宗教、民族和性取向而互相傷害,互不理。

這是上半年唯一一次“撐同志反歧視”的例子,四月初,荷蘭的一對同性夫夫在Facebook上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35歲的賈斯珀倡議“這個星期,所有的男人(直男同志)都要牽起手來”,並開始在推特上使用#allemannenhandinhand#(所有男人都該手把手)話題。

很快,這個行動開始在全荷蘭乃至全世界得到回應,各行各業的男士們,無論直男還是同志,都開始在光天化日之下,傲嬌地手把手上街。

是什麼人在聲援他們呢?

他們中有政客,荷蘭看守內閣副首相Lodewijk Asscher和財政大臣Jeroen Dijsselbloem手把手。

荷蘭政府公務員,荷蘭駐倫敦大使館、坎培拉大使館以及紐約聯合國的工作人員等都加入了這一運動。

有醫護人員,兩名醫務人員在烏德勒支醫院手把手,他們說:“因為愛(和關懷)是為每一個人而存在。”

還有球員,來自阿奈姆南部的奈梅亨市的球隊(NEC)背對著鏡頭表達自己對恐同行為的態度“NEC對恐同行為說不!”

還有員警,兩位鹿特丹的員警手牽手上街執勤。

甚至有神職人員!兩位來自阿姆斯特丹南部的主教,David van Veen和Erick Versloot,手把手站在教堂門外,教袍上披著彩虹肩帶。

這件事讓我覺得最溫暖的地方在於,在賈斯帕和羅尼夫夫被暴力襲擊之後,大家聲援他們的方式並不是以暴制暴,也不是號召所有的LGBT人士去“打死異性戀者”;而是用手把手的方式,來告訴所有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在陽光下和自己愛人手把手的權利。

就算我們的膚色不同、信仰不同、性向不同,對愛與自由的渴求,都是一樣的。

今年初,美國公共電視網ABC播放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講述同志權益鬥爭的八小時迷你劇《當我們崛起時》(When We Rise),故事發生在70年代初的美國,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有色人種、女權主義者和LGBT群體都在爭取自己脫離歧視平等生活的權利。

從來沒有什麼權利是多數派的好心施捨,全是靠少數派一點一滴的努力抗爭得來的,這部電視劇講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劇中有三條主線,分別是男同克裡夫·鐘斯、女同羅瑪·蓋伊和黑人同性戀肯·鐘斯的故事,他們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普通人,但是他們為了自己特殊的性取向,付出了一生去爭取平等的權利。

《當我們崛起時》興許能讓更多的人嘗試去理解去包容這種特殊、但本質上與我們的愛情並無不同的感情。

這部劇重點並不是講述同性戀人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是在講述他們為什麼要勇敢地站出來,讓更多異性戀注意到他們、認識到他們,聽到他們的呼聲。

因為所有的歧視、恐懼和不公都來自於誤解,只有讓人們瞭解真實的他們,認識到他們除了性取向之外和常人無異,才能真正地消除隔閡。才能讓更多掩蓋自己真實性向的人不再迫於社會壓力偽裝自己,勇敢地愛自己所愛,拉著愛人的手在陽光下自在的生活。

所以他們不能躲藏在陰影之下,不能等到異性戀們自己想通開始寬容LGBT人士,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得靠自己去爭取。

LGBT不需要大家的支援或反對,只需要大家的正確認識。

愛很簡單,複雜的是這個社會的眼光。

很多同志說,‘說出自己出櫃’的壓力太大了,可能原本平靜的生活瞬間就會因此垮塌,比如,父母會不會比別人更加欺負你?生意夥伴因此不跟你合作了怎麼辦?上司因此辭退你怎麼辦?被恐同者直接攻擊怎麼辦?

奇葩說第二季裡有一集討論“該不該向父母出櫃”。

這集裡,馬薇薇提及一個詞,“異己”。什麼是“異己”?不同、少數還不是,不為社會主流認可、理解的不同少數才是。僅多了短短10個字,卻給異己者帶來了莫大阻礙:歧視,孤單,和父母關係緊張,不被社會大眾認可…

蔡康永在節目上第一次哽咽,就是在提及“站在一個孤單的立場”時,他說“我很希望很多人陪我”。孤單可能是每一位異己者的痛點,可選擇了不一樣,就是選擇了孤單——被巨大的不安全感裹挾;自我否定的情緒侵來時,無人訴說,只能咬咬牙自己肯定自己;一個人頂住來自社會的壓力,忍受世人一次次將你從人群中隔開,當做某個東西在打量、議論、問詢……

遇到困難然後正面迎擊,這些硬碰硬反而沒什麼。容易崩潰的卻正是這些體會到“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刻。為什麼會這樣,我也沒有錯啊,能不能多點兒人陪我啊。

樊野說,我也是經歷了很多事情,才瞭解自己。然後,又要多少經歷事情,深夜輾轉,懷疑否定,壓抑擰巴,最後才能肯定自己,“原來,我沒有錯啊”。

那是一個溫柔的時刻。

孤軍奮戰的時候——不甘,委屈,難受。硬碰硬,是《一代宗師》裡宮二對馬三,頂著老猿掛印也要狠牙還上一招葉底藏花,馬三吐血,完了就完了。而孤單,是宮二對葉問,這裡面根本沒有輸贏的事兒,千回百轉,一遍遍午夜夢回的自虐,“夢裡踏雪幾回”,虐至精神最深處。

這些困難到底有多虐?事非經過不知難。

蔡康永說,他本來也可像馬薇薇一樣雄辯去影響一些人,勇敢地做異己者,但正是因為他自己經歷過這些痛苦,知道有些人真的受不了異樣的眼光而挺不下去,所以他無法這麼做。這是蔡康永的慈悲。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若做一名異己者,生活會提供大量的素材給你慢慢審視,這些過程,也許痛苦,但肯定珍貴,是你之所以為你、不為他人的原因所在。

尾聲:一個人的性取向,和他的能力、人格、道德水準都沒有關係,這只是個人隱私,也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文丨李喵娘 圖丨源自網路

【版權歸作者所有,李喵娘整理發佈】

喵娘說

從平權運動開始,

我們的恐懼就是

我們所為之奮鬥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