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帶著84歲母親騎行318國道去拉薩,是至情至性的大孝順

據媒體報導,歷時17天、行程5000公里,四川樂山54歲的宋健揮用摩托車載著84歲的老母親去西藏,一路經過夾江、洪雅,然後沿著318國道,繼續雅安、瀘定、康定、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貢。在抵達抵達目的地拉薩後,

返程沿著317國道走川藏北線,終於在7月1日平安回到家鄉。儘管有很多網友質疑不該帶老人去冒險,但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大孝,是值得弘揚的中華民族美德。

宋健揮與老母親在拉薩布達拉宮前留影

宋的父母以前經常出去旅行,然而,

兩年前父親去世,宋母一個人在家很孤獨。據介紹,去西藏,是宋母一生的夢想。為實現母親的夢想,宋健揮才帶上母親騎行去西藏。“母親年紀越來越大,再不出發就晚了。”

西藏是每個人一生中都值得去一次的地方。西藏大美!綠的讓人心醉的草地,藍的讓人心碎的天空,清澈的仿佛鏡面的湖泊,一些都顯得純淨至極。仿佛來到人間最後一塊淨土,寧靜而闊遠。當你置身於西藏的山水中時,

往往有一種一腳此生、另一腳彼世之感,竟然忘了歸途。

大美西藏

正如宋母所說,“太漂亮了!景色很美,空氣也很好!”甚至對很多人最擔心的高原反應,老人家竟然有一點點自豪,“我一點反應都沒有。”

大美西藏

“看到她這麼開心,作為兒子,還有什麼比這讓我更開心呢?”宋如是說。孝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德。清人在《圍爐夜話》中說:“百善孝為先”。為何以孝為百善之先?因沒有孝,沒有根本,就沒有人類傳承。《說文解字》說“孝”是善事父母者。“孝”字,老在上,子在下,因而為人子女當孝,為人父母當慈。

古語說,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年,孔子告訴弟子們這個道理後,就有十三位弟子辭別孔子,回家贍養雙親。當今社會,子女外出打工,父母白髮留守,時時翹目以盼。等到功成名就,早已“子欲養而親不待”了。何況,又有幾人能夠功成名就?

不要把遺憾留到悔恨之時,趁著父母在,多陪陪他們,盡力實現他們並不困難的願望吧。

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