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說連載:《希望的田野》3

希望的田野(3)

(苗春生泥塑作品_夏收)

每年的八月是高家莊一帶最炎熱的季節,

生產隊把集在場上的麥子碾打完畢,口糧分到各家各戶,原上的玉米提過了苗,河地裡的稻子也撈過了頭遍,緊張的三夏大忙接近尾聲,這一段時間農村人稱之為忙罷。緊張忙碌龍口奪食兩個月,接下來辛苦勞作的社員們可以稍微緩一口氣,輕輕鬆松地過陰曆七月初一的古會了,走親訪友或招待親朋。

陰曆七月初一,高家莊公社的高家莊大隊過會。

這一天,天剛濛濛亮,公雞打頭遍鳴的時候,十五歲的高小兵就起床了,他拉著羊,提著擔籠,拿著鐮刀上了坡。初中三年,他養成了早起的良好習慣,即使炎熱的暑假,寒冷的寒假也是如此,不論颳風下雨天陰天晴,他總是堅持早起到院門外的田野上鍛煉和背書。清晨,田野上很涼快,太陽還沒有從東面的山凹裡升起來,清爽的風兒從遠方吹過來,廣闊天地,高小兵自由自在地沖拳提腿,
大聲地朗讀課文。羊兒吃著新鮮的青草,高小兵背完書又給它割了一擔籠草,從原上唱著歌回家。高家莊大隊一二生產隊的社員這時候才上原上工鋤玉米。農民就是如此勤勞,即使村子過會,他們也不會歇上一天,早晚天氣涼快,仍然下地勞動!

高小兵的表弟何小勇早早的來高小兵家叫高小兵一塊到他舅家去出門。他們的母親是親姊妹,娘家在距離高家莊十五裡的終南山下的胡劉村。

胡劉村和高家莊同一天過會。兩老表在高小兵家吃了一點昨天晚上的鍋盔,喝了幾口開水,帶上各自家長準備好的禮物,就出了門。與事先在街道公社門口等他倆的同學李建平,還有高小兵的鄰居比他們小一歲的李紅衛兩個夥伴會和後,他們四個人騎了兩輛自行車,一個人帶一個,沿著公路向高家莊南面的胡劉村行進。幾個中學生要在這一天上嘉午台。

上嘉午台是四個中學生多年的心願。早在上小學之前,高小兵就聽村子裡的老人講過一些有關嘉午台的傳說,小學五年級班主任成老師又在課堂上說起了嘉午台。自己的家門口有素有‘小華山’之稱的名勝嘉午台,受成老師的啟發,高小兵李建平有心去看個究竟。他倆原計劃小學畢業後的暑假就去,不料回家一張揚,各自的家長都不放心,不讓去,

才沒有去成。上了初中,高小兵家裡養了一隻奶羊給他大哥高小民的新生女兒吃奶,不論寒假暑假,就是平時的星期天,高小兵都要放羊。加之第二年農村又分了自留地,高小兵平時要幫助大人幹些力所能及的農活,所以一直沒有去成。直到初三畢業,升學會考結束後,李建平對高小兵說:咱們今年暑假一定要上嘉午台。要不然,上了高中,到時候學習緊張,你還要幫助家人做家務,就再也沒有機會去了。

李建平的父親在縣銀行工作,李建平上面幾個姐姐,他是長子,下面有一個弟弟,家境優越,父母望子成龍,只要他好好學習,家裡的活有幾個姐姐和弟弟幫助母親幹,還有他在生產隊當隊長的二爸照顧,幾乎不要他參與。高小兵家裡人多,事多,父親在省城工廠裡上班,大哥高小民結婚了分了家,二哥高小軍去年參軍入伍,家裡的農活他都要幫助母親和大哥一塊幹。

高小兵明白好朋友李建平的意思。他說好,但要等我家把麥子曬乾以後才能去,最好是陰曆七月初一高家莊過會這一天。因為這一天他舅家胡劉村也過會,他和他的表弟何小勇一起去出門,利用出門的時間上嘉午台名正言順,不耽擱時間,不會引起大人的反對。嘉午台就在胡劉村的附近白道峪的山上。李建平從小和高小兵要好,高小兵是他小學一年級到初中畢業多年的班長,他自然一切都是聽高小兵的安排。

高家莊過會的前一天晚上,四個中學生商量好了,第二天早上在街道高家莊公社的大門口會和。這一次要秘密行動,不能讓家裡的大人知道。李建平戴著他父親的蝴蝶牌手錶看時間,他們按照預定時間來到了胡劉村高小兵何小勇的舅家,高小兵何小勇把所帶的禮物分別交給大舅二舅家,然後悄悄地叫上大舅的大孫子,比高小兵還大一歲的劉戰平當嚮導,直奔胡劉村北面的嘉午台而去。

就再也沒有機會去了。

李建平的父親在縣銀行工作,李建平上面幾個姐姐,他是長子,下面有一個弟弟,家境優越,父母望子成龍,只要他好好學習,家裡的活有幾個姐姐和弟弟幫助母親幹,還有他在生產隊當隊長的二爸照顧,幾乎不要他參與。高小兵家裡人多,事多,父親在省城工廠裡上班,大哥高小民結婚了分了家,二哥高小軍去年參軍入伍,家裡的農活他都要幫助母親和大哥一塊幹。

高小兵明白好朋友李建平的意思。他說好,但要等我家把麥子曬乾以後才能去,最好是陰曆七月初一高家莊過會這一天。因為這一天他舅家胡劉村也過會,他和他的表弟何小勇一起去出門,利用出門的時間上嘉午台名正言順,不耽擱時間,不會引起大人的反對。嘉午台就在胡劉村的附近白道峪的山上。李建平從小和高小兵要好,高小兵是他小學一年級到初中畢業多年的班長,他自然一切都是聽高小兵的安排。

高家莊過會的前一天晚上,四個中學生商量好了,第二天早上在街道高家莊公社的大門口會和。這一次要秘密行動,不能讓家裡的大人知道。李建平戴著他父親的蝴蝶牌手錶看時間,他們按照預定時間來到了胡劉村高小兵何小勇的舅家,高小兵何小勇把所帶的禮物分別交給大舅二舅家,然後悄悄地叫上大舅的大孫子,比高小兵還大一歲的劉戰平當嚮導,直奔胡劉村北面的嘉午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