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鎮雄縱深推進“盜搶騙”職業犯罪整治

雲南省鎮雄縣位於雲貴川三省交界處,戶籍人口163萬,外出務工人員近50萬,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扶持縣。多年來,由於外出務工群體龐大且整體文化素質不高,外流“盜搶騙”犯罪突出,被公安部掛牌整治。

對此,鎮雄縣委、縣政府以“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立足本地,著眼全國”為思路,突出重點群體,縱深推進地域性“盜搶騙”職業犯罪整治,

取得明顯成效。今年以來,共破獲“盜搶騙”案件486起,抓獲網上在逃人員178名,“盜搶騙”案件同比下降32%,移送起訴犯罪嫌疑人數同比上升34%,偵辦跨省案件數同比上升100%。

建立配套工作機制,逐層簽訂責任狀

成立由鎮雄縣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建立經費保障、督導考核、責任追究、一票否決等機制,將整治工作納入年度縣政府工作報告,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出臺一個工作方案、一套考核辦法、一次掛牌整治等“十個一”舉措,

層層簽訂責任狀,戶戶簽訂承諾書;對外流犯罪突出的5個鄉鎮進行掛牌整治,並增配1名專職政法副書記負責此項工作。

各鄉鎮也掛牌整治一批重點村組,將相關人員享受惠農政策和外出務工人員“五知一報備”納入村規民約,即知外出和返鄉時間、知專長技能、知服務處所、知現實表現、知通訊聯絡方式、外出前向村組報備,

推進落實家庭、職工、行業場所簽訂防範“盜搶騙”承諾書比率達到100%。投入1.35億元用於看守所、戒毒分所等設施裝備建設,啟動“天眼進村”等項目。

創新模式內外聯動,有效提升打擊效能

鎮雄縣公安機關推行“競爭性劃撥經費、懲罰性調整崗位、激勵性評優授獎、導向性選拔幹部”工作機制,擬定任務清單和作戰圖,實行日研判、周通報、月調度、季考核。強化合成作戰,與檢法機關協同成立偵查起訴審判專業隊伍,

加強研判,突出指紋、DNA、足跡和人像比對破案會戰,加強審訊深挖。同時,組建37人的技術隊伍,推進DNA資料庫建設,提升偵破效率。推廣應用“行車衛士”機動車防盜系統,大幅減少機動車被盜案件。加大力度,採取入戶規勸、集中抓捕、外出緝捕、線索推送等手段開展追逃。

強化對外協作,與福建、浙江、北京等省市達成警務協作協定,建立“雙向摸排、及時通報,

雙向追逃、及時聯動,雙向管控、情報互送,雙向派警、定期交流”的“四個雙向”協作機制,派駐18名民警分赴外省破案追逃。此外,發動駐外黨工委、同鄉會、商會等社團組織和志願人士,物建114名資訊員,法制培訓24期。

今年以來,共破獲“盜搶騙”案件486起,抓獲網上在逃人員178名,“盜搶騙”案件同比下降32%,移送起訴犯罪嫌疑人數同比上升34%,偵辦跨省案件數同比上升100%。

強化特殊群體管控,全面推進綜合治理

結合轄區實際,推進“一區、一校、一家、一基地、兩中心”建設,加強對特殊群體的收治。

改建一家民營醫院作為“公安監管醫療區”,設置辦案場所和臨時法庭,用於收治因病不能關押的特殊犯罪群體,目前已收治133名;改擴建一所“特殊學校”,用於收教不能依法收押監管或追究刑事責任的未成年違法犯罪群體;建立“陽光兒童少年之家”,對留守兒童和問題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和行為矯正;將原看守所改建為“陽光就業安置基地”,用於解決強戒過渡強化期吸毒等人員的就業問題;依託一家民營醫院建成“關愛康復中心”,設置流浪人員康復區、精神病人治療區、醉酒人員醒酒治療室,用於收治醉酒滋事人員、流浪乞討人員和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等;依託“懷孕哺乳婦女生育保健服務中心”,加強相關人員的管理。

加強資訊採集,多管道宣傳全覆蓋

推行長途汽車客運站實名購票、乘車制,建成外出務工人員資訊登記系統和社會離散資訊系統,採集4.3萬名外出務工人員資訊、300余萬條社會資訊。推進民政醫療救助、就業就學援助等幫扶政策,建檔立卡幫扶困難人員499名。

結合轄區實際,推進“一區、一校、一家、一基地、兩中心”建設,加強對特殊群體的收治。

改建一家民營醫院作為“公安監管醫療區”,設置辦案場所和臨時法庭,用於收治因病不能關押的特殊犯罪群體,目前已收治133名;改擴建一所“特殊學校”,用於收教不能依法收押監管或追究刑事責任的未成年違法犯罪群體;建立“陽光兒童少年之家”,對留守兒童和問題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和行為矯正;將原看守所改建為“陽光就業安置基地”,用於解決強戒過渡強化期吸毒等人員的就業問題;依託一家民營醫院建成“關愛康復中心”,設置流浪人員康復區、精神病人治療區、醉酒人員醒酒治療室,用於收治醉酒滋事人員、流浪乞討人員和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等;依託“懷孕哺乳婦女生育保健服務中心”,加強相關人員的管理。

加強資訊採集,多管道宣傳全覆蓋

推行長途汽車客運站實名購票、乘車制,建成外出務工人員資訊登記系統和社會離散資訊系統,採集4.3萬名外出務工人員資訊、300余萬條社會資訊。推進民政醫療救助、就業就學援助等幫扶政策,建檔立卡幫扶困難人員49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