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好人365 劉顯保:服務社區十餘年如一日 方便群眾是最大幸福

誠實守信是生存之道,優質服務是發展之路,加上捨得付出的經營理念,劉顯保在創業之初,便開啟了一條公益志願服務的全新旅程,並贏得了社區群眾的廣泛讚譽。

劉顯保在開設第一家門店後,最先找到龍柏街道的一家居委會,向他們提出要在社區設攤,為居民修理小家電,只收材料費,免收服務費。攤位設立後,社區居民將信將疑,試著拿家裡壞掉的電器來維修,結果劉顯保不但不收服務費,連小配件也不收錢。消息傳開,

小攤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許多老人翻出年久失修的半導體,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拿去修理,沒想到真的修好了。那一天,劉顯保像陀螺一樣從早上8點半一直忙到晚上,不僅分毫未賺,還倒貼了1000多元材料費。但看到居民們拿著修好的電器滿臉笑容地離開時,劉顯保覺得值了。

此後,劉顯保和他的維修店在周邊群眾中傳開來,甚至有群眾從大老遠趕來。一位耄耋老漢來到維修鋪,

說自己已經88歲,家離航華有1個多小時的路程,聽說這裡有個質優價廉的家電維修鋪,就趕來了。由於天氣炎熱,加上體力不支,一路走來,歇了10多次。面對迎上前去的劉顯保,他從拎包中拿出一個半舊的收錄機,說這是晨練時用的,現在開機後總是發出吱吱咯咯的聲音,可能已經壞了。劉顯保一面讓妻子端上茶水,一面拿過收錄機進行檢查。劉顯保很快找到機子的故障原因,
一會兒就修好了。因維修比較簡單,劉顯保沒有收取老人一分錢。老人感激不已,握著劉顯保的手久久不放。

十幾年間,憑著良好的口碑,顯保家維從一家網點發展到14個連鎖網點和一個技術服務中心。

只要不下雨,每天上午9:00-11:00,劉顯保和他的團隊就在航華地區的各個居民社區輪流設攤,提供便民服務。每月4號是“航華四村日”;每月18號是“龍柏二村日”。這樣的事情,劉顯保一做就是十幾年。

為了堅持做公益,劉顯保還主動與周邊的社區居委會聯繫,建立固定便民服務點,並嚴格按照巡迴服務日程表,定期為百姓送服務上門。並針對社區獨居老人、殘疾人家庭開展空調免費清洗、保養業務。只要一個電話,劉顯保就立馬調派專人上門維修,小家電一律免費,大家電只收取材料費。多年來,他累計便民維修了近19萬件家電,讓利於民150多萬元。僅2016年,劉顯保開展或參與的便民服務就達2311餘次。

劉顯保是個有心人。他在做好家電維修工作的同時,不斷開拓和發展公益事業。顯保家維志願服務專案已從家電維修拓展成便民服務“大篷車”,主要服務80歲以上高齡老人,定期免費為他們維修和清洗家電、檢查家電和煤氣管道有無安全隱患,做到防患於未然。劉顯保還經常舉辦電器使用知識講座,向老人們講解家電的使用技巧和方法,增強他們的節能意識和安全意識。“顯保家維便民服務進社區專案”被評為2016年上海市群眾最喜愛的社區志願服務專案。顯保家維志願服務團隊從1支發展到8支,服務站點發展到了268個居委、679個社區,覆蓋了閔行區12個鎮和街道。

有一次,一對老夫妻在劉顯保這裡修了2個答錄機,他們想付維修費,劉顯寶堅持不要。見後面還有排隊維修的,劉顯保也沒有招呼他們,誰知道就在劉顯保肚子餓的咕咕直叫的時候,兩夫妻從家裡端了幾個小菜,默默地擺上碗碟,招呼他們吃飯。當時,劉顯保哽咽了,鼻頭酸酸的,他感到,居民帶給自己的已不只是信任,更是如同家人一般的關愛。

公益就像是一粒種子,被播撒,就總有收穫的希望。熱心公益的劉顯保把這份善心傳遞給了自己的維修團隊,也隨著維修團隊的一次次上門服務傳到了千家萬戶。

因為劉顯保在閔行區志願服務中的出色表現,2015年,他被推舉為七寶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聯合黨支部的首任書記。

做到防患於未然。劉顯保還經常舉辦電器使用知識講座,向老人們講解家電的使用技巧和方法,增強他們的節能意識和安全意識。“顯保家維便民服務進社區專案”被評為2016年上海市群眾最喜愛的社區志願服務專案。顯保家維志願服務團隊從1支發展到8支,服務站點發展到了268個居委、679個社區,覆蓋了閔行區12個鎮和街道。

有一次,一對老夫妻在劉顯保這裡修了2個答錄機,他們想付維修費,劉顯寶堅持不要。見後面還有排隊維修的,劉顯保也沒有招呼他們,誰知道就在劉顯保肚子餓的咕咕直叫的時候,兩夫妻從家裡端了幾個小菜,默默地擺上碗碟,招呼他們吃飯。當時,劉顯保哽咽了,鼻頭酸酸的,他感到,居民帶給自己的已不只是信任,更是如同家人一般的關愛。

公益就像是一粒種子,被播撒,就總有收穫的希望。熱心公益的劉顯保把這份善心傳遞給了自己的維修團隊,也隨著維修團隊的一次次上門服務傳到了千家萬戶。

因為劉顯保在閔行區志願服務中的出色表現,2015年,他被推舉為七寶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聯合黨支部的首任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