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兒童青少年幫扶熱線資料表明:80%左右的孩子最厭煩最恐懼家長這種行為,值得所有家長警醒

某省會城市有個專門服務兒童青少年的關愛熱線,大家都知道,身心健康快樂的小孩子和孩子家長,是不會打這熱線諮詢的,會打這個熱線諮詢,已經是一種危險信號,表明這小孩或者小孩家長說:我內心很困擾,

我遇到了問題,我自己已經找不到解決辦法,我需要幫助。

這個兒童青少年關愛熱線做了一項資料統計,資料表明,來電內容中,80%左右的孩子最厭煩父母某種行為,這行為讓孩子對父母對家庭很抗拒,很想逃離家庭,是什麼行為,敢肯定,家長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幾乎都有意無意使用過,我們一起來看看:

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總是這麼好?

最傷害孩子的行為:拿孩子和他人去比較

我們都是做家長的,回憶下,是不是和孩子說過這些話:

那誰誰吃飯多快阿,你怎麼那麼慢,你要向他學習;

你班上的小明又考了第一名,你向他學習阿;

阿姨的女兒小珠參加跳舞比賽得了一等獎,真棒,你也努力點;

小優已經會乘法表了,你這加減怎麼都還沒弄懂?

吃飯都要被比較,孩子吃的安心嗎?

可以說,比較真是無處不在,“別人家的孩子”,那真是高掛在空中的模範,讓我們的孩子永遠可望而不可及。

我們之所以經常用比較,是因為認同“比較”的方式來引導孩子言行比較簡單有效。

可是,這對孩子來說,“比較”就像是家長揮舞著快趕的鞭子,一鞭鞭抽下來,心裡發疼。

感同身受下,如果孩子也整天拿別人家父母做比較,嘮叨說:

爸爸,人家誰爸爸開的是賓士車,你怎麼只買得起小奔奔?

媽媽,人家誰媽媽是五百強女強人,又漂亮又能幹,你怎麼不是?

爸爸媽媽,人家誰爸爸媽媽自己很優秀,所以他/她的基因才很優秀!

孩子也可以把別人家的父母拿來比較

孩子如果也這樣來比較我們做父母的,我們是更加動力滿滿懷著美好目標去奮鬥去學習,還是覺得很挫敗很無力很痛苦?

孩子也一樣,如果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處處設置比較,我們的孩子會變成總以他人為座標,忘記自己的本來面目。

“比較”是為了督促孩子,這種督促下孩子產生的動力是一種偽動力,即使暫時領先,也不能持久,反而會讓孩子覺得心裡煩,長期處於壓抑的負面情緒中。有些孩子甚至因此產生“我反正不如別人”的“破罐子破摔”心理,離家出走走上犯罪道路。

不要等到嚴重後果發生後再來後悔,家長們,請放下比較,積極關注孩子的優點,用正面鼓勵的方式,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正面管教》養育理念宣導:要盡最大努力去發現並慶祝哪些使每個孩子特別、獨一無二和優秀的品質,這些品質始終都在——家長只需要去發現。

《正面管教》養育理念宣導:要盡最大努力去發現並慶祝哪些使每個孩子特別、獨一無二和優秀的品質,這些品質始終都在——家長只需要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