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喜雅館記|從“100件文物中的世界歷史”到大英博物館

近期,大英博物館的“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火爆申城,炎炎夏日中的最久排隊時長已達5小時,但群眾們的觀展熱情絲毫未見消退。喜雅藝術上周已在開展第一時間為大家獨家發佈了達人的觀展手記,

今天,我們將目光放到此次展覽的輸出者——大英博物館上,為大家一探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英國國家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該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

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世界多數其它博物館所罕見。大英博物館擁有藏品數共計800多萬件,但由於空間的限制,公開展出的文物只占藏品總數的很小一部分。這些藏品除一部分來自私人、貴族捐贈外,其它大多為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英帝國向世界擴張時,對各國進行文化掠奪的戰利品,大量珍貴文物在那時運抵倫敦,受害的主要國家包括希臘、埃及及中國等等。

博物館的主體建築在倫敦的Bloomsbury區,核心建築占地約56000平方米。正門的兩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羅馬式圓柱,館內中心有一大中庭,於2000年12月建成開放,是歐洲最大的有頂廣場,廣場頂部以3312塊形狀奇特的玻璃片組成,廣場中央為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

對公眾開放。

現今,大英博物館的收藏與研究機構共分為十個部門,其中,硬幣和獎章部門擁有100多萬件藏品,是世界上最好的錢幣收藏;文物保護和科學研究旨在為現代和未來一代保護和研究藏品;版畫和素描作品擁有國家收藏的100多萬件西方版畫和素描作品;可移動文物和寶藏部門專為執行移動文物計畫;此外的其它部門,

皆以地理區域劃分:

非洲、大洋洲和美洲

鎮館之寶 綠松石鑲嵌雙頭蛇 墨西哥 西元15-16世紀

桃花心木和西班牙杉木雕刻製成形,正面以樹脂作粘合劑覆滿綠松石鑲嵌圖案,

背面掏空無裝飾,為儀式中佩戴於胸前的裝飾品,是墨西加(阿茲特克)藝術的代表。

古埃及和蘇丹

鎮館之寶 Katebet木乃伊 埃及底比斯城

第18王朝末期或第19王朝初期 約西元前1300-1280年

這是一具老嫗的木乃伊。古埃及地位高的人死後要先洗淨身體,取出內臟,待屍體用泡堿鹽乾燥之後,在原來器官的位置填上木屑,接著在皮膚上塗上松脂,再從頭到腳用亞麻布條包裹起來製成木乃伊放在棺木之中迎接通往來世的漫長旅程。

中東

鎮館之寶 石質獵獅浮雕 伊拉克北部

新亞述時期 約西元前645年

在古代的亞述國,獵獅被認為是帝王的運動,是君主保護其子民的責任象徵。這一系列的浮雕表現了亞述最後一位偉大的國王阿樹爾巴尼帕爾(Ashurbanipal,西元前668-631年)專為他的尼尼微宮(現在伊拉克北部)而創作的反映其狩獵生活的傑出藝術作品。

希臘和羅馬

鎮館之寶 派特儂神廟殘件 希臘

雅典衛城 西元前447至438年

派特儂神廟建於西元前447年至438年間,坐落于希臘的衛城當中。它是雅典政治家Perikles(于西元前429年逝世)設計的宏偉建築群的中心。該神廟規模宏偉,使用了大量的大理石,意在展現這座城市在其帝國鼎盛時期的實力和財富。

史前和歐洲

鎮館之寶 路易士西洋棋

蘇格蘭路易士島發現 製作於挪威 西元1150-1200年

棋子由海象牙和鯨魚齒精心製作而成,包括坐立的國王和王后、戴教冠的主教、騎在坐騎上的騎士、站立的獄卒和士兵,都被製成方尖碑的樣式。 現今為世人所知的93顆棋子,11顆在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剩下的82顆在大英博物館中。(此次大英“百物展”中,亦有此套棋子中的部分展出)

亞洲

此部門囊括了來自整個亞洲,尤其是東亞、中南亞和東南亞的史料。

砂岩站姿佛雕像 薩爾那特(鹿野苑)

笈多時期 西元5世紀

薩爾那特位於恒河中游巴拿勒斯附近,釋迦得道後首次說法之地的鹿野苑即在此地,薩爾那特佛像,是佛造像藝術從希臘化的犍陀羅時期到印度本土化風格形成時期的代表。

與中國有關的展館

“中國、印度和東南亞”館

“中國玉石”館

“中國陶瓷”館(大維德基金會藏瓷器)

91a臨時展覽館:通常有中國書畫的展覽(著名的女史箴圖便定期展於此)

鎮館之寶 雙羊尊 商 西元前13-11世紀

立鴞蓋方斝 商代晚期 西元前1550-1050年

鳳紋提梁卣 西周 西元前10世紀

康侯簋 西周成王時期 西元前11世紀

鑲玉銅帶鉤 東周 西元前4-3世紀

玉劍首 春秋晚期 西元前770-476年

鏤雕玉飾 明 1368-1644

站姿菩薩像(青州博物館借) 北齊 550年—577年

石膏彩繪木雕菩薩像 元 900-1100年

彩繪菩薩頭像 唐 618-907年

銅鎏金釋伽牟尼佛像 明永樂 15世紀

大維德陶瓷館藏高古陶瓷

大維德陶瓷館藏汝窯

大維德陶瓷館藏明成化青花宮碗

大維德陶瓷館藏明成化鬥彩瓷器

大維德陶瓷館藏明清單色釉

大英博物館的藏品之豐、涵蓋門類之廣絕不止我們這裡提到的這些,新時代背景下,藏品的數量品質絕已不是衡量一個博物館是否稱得上“世界級大館”的唯一因素,摒棄諸多如帝國主義掠奪、以西方視角局限地看世界文化、文保修復能力局限等值得詬病的缺點,大英博物館作為一個合格的世界級大館,其卓越的展覽的組織規劃能力、社會服務能力、文化教育推廣能力甚至博物衍生盈利能力,都值得我們自己的博物館學習。

參觀貼士

*想要拜訪中國文物的朋友請留意,除95號中國陶瓷館中的大維德基金會藏瓷器仍可正常參觀外,其他與中國有關展廳均閉館整修中,預計重開時間為2017年11月。

*入館免費,語音講解器租賃費5英鎊,部分特展需另付門票,近期重點特展推薦:

-“北齋:巨浪之上”:日本最著名最具有影響力畫家葛飾北齋傑出作品展,展期2017年5月25日-8月13日

-“斯基泰人:古西伯利亞的勇士”:探索繁盛於西元前900至200年的遊牧部落和馬背戰爭民族斯基泰人的故事,展期2017年9月14日-2018年1月14日

-“欲望、愛情、身份:探索LGBTQ的歷史”:通過來自世界各地的物品,讓人一窺從古文明時期至今LGBTQ的歷史經歷和生活,展期2017年5月11日-10月15日

*開放時間:每日10:00-17:30

週五延長開放至20:30

*臨近地鐵站:

500m:Tottenham Court Road;Holborn ;

800m:Russell Square ;Goodge Street;

臨近公交站:New Oxford Street; Tottenham Court Road; Gower Street; Southampton Row

喜雅交通Tip: CityMapper在手,倫敦出行無憂

取出內臟,待屍體用泡堿鹽乾燥之後,在原來器官的位置填上木屑,接著在皮膚上塗上松脂,再從頭到腳用亞麻布條包裹起來製成木乃伊放在棺木之中迎接通往來世的漫長旅程。

中東

鎮館之寶 石質獵獅浮雕 伊拉克北部

新亞述時期 約西元前645年

在古代的亞述國,獵獅被認為是帝王的運動,是君主保護其子民的責任象徵。這一系列的浮雕表現了亞述最後一位偉大的國王阿樹爾巴尼帕爾(Ashurbanipal,西元前668-631年)專為他的尼尼微宮(現在伊拉克北部)而創作的反映其狩獵生活的傑出藝術作品。

希臘和羅馬

鎮館之寶 派特儂神廟殘件 希臘

雅典衛城 西元前447至438年

派特儂神廟建於西元前447年至438年間,坐落于希臘的衛城當中。它是雅典政治家Perikles(于西元前429年逝世)設計的宏偉建築群的中心。該神廟規模宏偉,使用了大量的大理石,意在展現這座城市在其帝國鼎盛時期的實力和財富。

史前和歐洲

鎮館之寶 路易士西洋棋

蘇格蘭路易士島發現 製作於挪威 西元1150-1200年

棋子由海象牙和鯨魚齒精心製作而成,包括坐立的國王和王后、戴教冠的主教、騎在坐騎上的騎士、站立的獄卒和士兵,都被製成方尖碑的樣式。 現今為世人所知的93顆棋子,11顆在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剩下的82顆在大英博物館中。(此次大英“百物展”中,亦有此套棋子中的部分展出)

亞洲

此部門囊括了來自整個亞洲,尤其是東亞、中南亞和東南亞的史料。

砂岩站姿佛雕像 薩爾那特(鹿野苑)

笈多時期 西元5世紀

薩爾那特位於恒河中游巴拿勒斯附近,釋迦得道後首次說法之地的鹿野苑即在此地,薩爾那特佛像,是佛造像藝術從希臘化的犍陀羅時期到印度本土化風格形成時期的代表。

與中國有關的展館

“中國、印度和東南亞”館

“中國玉石”館

“中國陶瓷”館(大維德基金會藏瓷器)

91a臨時展覽館:通常有中國書畫的展覽(著名的女史箴圖便定期展於此)

鎮館之寶 雙羊尊 商 西元前13-11世紀

立鴞蓋方斝 商代晚期 西元前1550-1050年

鳳紋提梁卣 西周 西元前10世紀

康侯簋 西周成王時期 西元前11世紀

鑲玉銅帶鉤 東周 西元前4-3世紀

玉劍首 春秋晚期 西元前770-476年

鏤雕玉飾 明 1368-1644

站姿菩薩像(青州博物館借) 北齊 550年—577年

石膏彩繪木雕菩薩像 元 900-1100年

彩繪菩薩頭像 唐 618-907年

銅鎏金釋伽牟尼佛像 明永樂 15世紀

大維德陶瓷館藏高古陶瓷

大維德陶瓷館藏汝窯

大維德陶瓷館藏明成化青花宮碗

大維德陶瓷館藏明成化鬥彩瓷器

大維德陶瓷館藏明清單色釉

大英博物館的藏品之豐、涵蓋門類之廣絕不止我們這裡提到的這些,新時代背景下,藏品的數量品質絕已不是衡量一個博物館是否稱得上“世界級大館”的唯一因素,摒棄諸多如帝國主義掠奪、以西方視角局限地看世界文化、文保修復能力局限等值得詬病的缺點,大英博物館作為一個合格的世界級大館,其卓越的展覽的組織規劃能力、社會服務能力、文化教育推廣能力甚至博物衍生盈利能力,都值得我們自己的博物館學習。

參觀貼士

*想要拜訪中國文物的朋友請留意,除95號中國陶瓷館中的大維德基金會藏瓷器仍可正常參觀外,其他與中國有關展廳均閉館整修中,預計重開時間為2017年11月。

*入館免費,語音講解器租賃費5英鎊,部分特展需另付門票,近期重點特展推薦:

-“北齋:巨浪之上”:日本最著名最具有影響力畫家葛飾北齋傑出作品展,展期2017年5月25日-8月13日

-“斯基泰人:古西伯利亞的勇士”:探索繁盛於西元前900至200年的遊牧部落和馬背戰爭民族斯基泰人的故事,展期2017年9月14日-2018年1月14日

-“欲望、愛情、身份:探索LGBTQ的歷史”:通過來自世界各地的物品,讓人一窺從古文明時期至今LGBTQ的歷史經歷和生活,展期2017年5月11日-10月15日

*開放時間:每日10:00-17:30

週五延長開放至20:30

*臨近地鐵站:

500m:Tottenham Court Road;Holborn ;

800m:Russell Square ;Goodge Street;

臨近公交站:New Oxford Street; Tottenham Court Road; Gower Street; Southampton Row

喜雅交通Tip: CityMapper在手,倫敦出行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