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值無不言35期:背著寶寶去旅行?戶外兒童背架選購 線上答疑

值無不言,知無不言。嘉賓分享乾貨多,值友疑問都解決。

當寶寶慢慢學會坐立走路時,他對外面的世界也越來越好奇,週末假期難免要帶寶寶出遊。除了人山人海的城市公園與商場,

親近大自然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時使用何種載具便成為一個難題。童車並不方便,肩背懷抱就成為不得已的選擇,相信很多人至今都對坐在爸爸肩頭看到的風景記憶猶新。本期值無不言我們邀請首席生活家@kriver為大家帶來一種新的解決方式,聊聊兒童背架怎麼買?不僅解放雙手,也使家庭出遊更加方便喲。

本期話題:戶外兒童背架怎麼買更值?

什麼是兒童背架?

背帶不會更方便嗎?兒童背加的優勢是?

多大的寶寶適合用這種背架?背起來會很重嗎?

買背架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

以上為示例問題,本篇乾貨多多,各位值友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提問嘉賓(使用手機的值友可以在評論區@kriver直接提問,PC端的值友點擊“我要提問”即可直達提問區咯。)

我要請教

本期嘉賓:@kriver

本期嘉賓@kriver,什麼值得買首席生活家,全能奶爸一隻,在母嬰用品選購方面頗有研究,

而更擅長的是玩轉樂高,2016年為大家分享了49篇關於樂高的資訊以及多篇樂高產品曬單&購買攻略。對樂高感興趣的值友可以關注@kriver多多交流喲。除此之外,從火車、母嬰/紙尿褲、相機數碼、家電到旅遊、汽車、口腔護理、張大媽周邊等多個方面他都有涉獵,本期《值無不言》他將和大家聊聊母嬰向話題:兒童戶外背架如何選?大家有疑問儘管問,能問倒樓主算你萌膩害。

—————————我叫分割線—————————

早在十幾年前南京第一次辦亞洲戶外用品展時,還在上學的筆者第一次知道了兒童背架,成為那時展會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展品之一。一晃十年過去,當我踏上瑞士、義大利的徒步線路時,兒童背架又頻繁的出現在自己眼前。看著國外的父母背著娃走在雪山叢林之中,曾經種下的草又迅速成長起來。

嬰兒車、嬰兒背帶和兒童背架作為歐美最為常見的三種寶寶“載具”,

前兩種都在國內迅速成長起來,為什麼背架卻一直不溫不火?背架有著怎樣的優勢又是否值得購買?就著自家的deuter兒童背架順便來談下背架的選購吧。

一、兒童背架究竟好在哪裡?

雖然在國外稀疏平常,但在國內背架絕對是十分罕見——以至於每次我背著寶寶出去總是有人會在一旁偷偷拍照。然而這種“拉風”著實算不上是什麼優點,誰知道你在別人眼裡是像哪個更多一些呢……

究其原因,中國人並不如歐美那般熱愛戶外,而且也並沒有那麼熱衷於在戶外裝備上投入,中國人在身體素質上也確實不如歐美人能那麼輕鬆的背娃翻山越嶺——有人認為這個因素是背架不普及的關鍵原因,但其實在國內的各種景點,經常會看到有父母使用背帶甚至直接背著寶寶去爬山,既然二十多斤的娃都能背動,多幾斤的背架又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因為普及度不高,在路上經常會有人問,這架子很重吧?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誤解,其實是因為背架有著金屬的骨架,這也是背架與背帶一字之差在外觀上的最大差異。此外背架在背負系統設計上更接近於戶外背包,多少有種背著登山包出門的感覺。

雖然背帶可以選擇向內或向外背負,但由於是軟的,其一大硬傷就是沒有支撐系統,寶寶坐在裡面並不能保證舒適,胳膊和腿都懸在外面,四肢根部都可能會被背帶勒到,而且由於緊貼背負者的身體,長時間背負真的會很熱。

寶寶放置在前面雖然可以即時觀察其動向,但帶來的問題就是除了背寶寶基本幹不了什麼,既不可能把相機掛脖子上,也不可能雙手拿什麼東西進行複雜操作,雖然可以背上背包,但四條背帶掛在肩上舒適度並不理想。而且就關鍵的背負系統而言,傳統背帶把重量都壓在兩肩之上,而且有一個向前的拉力,長時間很容易疲勞;而背架將重量在腰部和肩部進行了合理分配,明顯背負感要好出許多。綜合這些因素,背帶在進行長時間戶外活動時可謂是很不方便。

相對於背帶,背架其實更接近於另一種常用的寶寶載具——嬰兒車。兩者都採用了金屬骨架、五點式安全帶,可以對背部、座墊和腳提供有效支撐,而且寶寶是真正坐在裡面,即便長時間使用也沒有問題。但嬰兒車的問題在於,儘管超輕量推車可以通過鋁制骨架精簡配件達到3公斤左右的極限重量,但相應而來的是寬度、堅固程度上的縮水(大部分國內品牌的輕量童車還會精簡靠背座墊支撐,對寶寶發育很不好),最致命的還是由於車輪大幅度簡化,縮小直徑取消避震,無論通過能力還是避震性能連石子路都搞不定,就更別提戶外運動了。而類似STOKKE之類的運動型推車在避震和通過能力上大幅提升,但其重量絕對不會讓你想帶它翻山越嶺。而且當嬰兒車遇到臺階和沒有路的陡坡時,就徹底無解了。

把我的deuter46041背架與一線品牌中最輕量童車之一的阿普麗佳魔捷輕風進行對比,可以明顯看出收納後的背架比嬰兒車要小了不少。46041背架的全重實測只有2.69公斤,去掉頂蓬後則只有2.42公斤,而魔捷輕風全重是2.8公斤,之後的新版魔捷輕風為了提高車身高度更是把重量提高到了3公斤左右。

由於超輕量童車基本都不能180°平躺,所以無論背架還是這類童車都必須在6個月以上使用,但在最高承重上,背架寶寶18公斤+物品4公斤比起魔捷輕風的15公斤更勝一籌。

除了上面這些技術性的優勢,背架還有一個最大優點在於,寶寶的視野相對最為開闊。套用一張阿普麗佳的宣傳圖,越靠近地面溫度越高、懸浮顆粒越多,對寶寶健康越不利。

在背負狀態下寶寶頭部可以達到大人肩部到頭部的高度,這是無論推車還是背帶都無法達到的,尤其在野外,視野開闊很重要。

而且由於背架上寶寶可以和父母親密接觸,寶寶在安全感上明顯要高於推車。每天中午寶寶都有午睡的習慣,背架是唯一一個在外她能保證半小時甚至一小時以上睡眠的載具,雖然在背架上坐著睡覺其實並不是太舒服。即便寶寶睡著了,只要動作夠輕,依然可以上山下山拍照也不會影響寶寶睡眠——傳說中的人肉減震就是這樣了……

綜合來看,背架的優點確實很多,尤其在戶外徒步等情況下,基本是保證安全性的唯一選擇。但是,凡事總有但是,還是回到一個根本的問題,你得背的動。不過對於家長而言,讓你背個30斤的背包你可能嫌累,但背自家30斤的娃,你的能量絕對是超乎你想像的 不過對於身高過矮超高(無法調節合適的腰部支撐)、不適合背負重物(例如有膝傷等)的人群來說,還是慎重考慮購買背架了。

二、兒童背架選購要點1、適用年齡與體重

雖然生產兒童背架的廠商有很多,高端低端產品差異也不小,但各家主流廠商無一不在遵守一個使用重量上限:兒童18公斤(40磅)+物品4公斤,也就是最高承重22公斤。之所以設定這樣的上限,並不是說再重包的強度會有什麼問題,而是再重的話人的身體就會出問題。戶外圈一直流行一個“自虐”的準則,那就是負重重量不超過身體重量的1/3,這也導致戶外圈競相以大重量相互炫耀,到最後帶來的最直接問題就是膝傷。其實體重1/3的負重標準是一個人體承受的上限,並不適合長時間持續,一般來說負重在體重的1/4會顯得相對遊刃有餘的多。再加上背架自身自重與攜帶物品的重量(按5公斤估算),一個80公斤體重的男性,適合背負寶寶的重量大概為80/4-5=15公斤。所以根據自家情況計算好使用重量,假如寶寶體重已經超標或是接近,就沒必要再買背架了。

因為背架的造型是個“小椅子”,不可以調節後背角度,所以必須在寶寶已經學會坐立後使用,在使用時間上是晚于可平躺的嬰兒車和部分背帶的。而且出於安全的考慮,不少廠商還為背架設置了最低使用重量,比較主流的設置是16磅也就是7.3公斤,和寶寶會坐時的平均體重相差不多。

不過在一歲後由於體重增長相對沒有那麼快,背架的適用年齡還是可以持續相當一段時間的,對於正常體重的寶寶來說,使用到三歲半甚至更久都是完全可以的,有的品牌為了方便起見,會直接標示適用年齡6個月-3歲。

2、背負系統

整包重量22公斤已經算得上是重裝徒步的級別,那為什麼背上背架會比背帶更省力呢?關鍵就在於背負系統,這也是為何在背架領域,戶外背包出身的品牌會比母嬰用品出身的品牌更受歡迎的緣故。各大戶外背包廠商在背負系統方面都有著自家的獨門絕技,在舒適性和透氣性上能夠取得更好的平衡。但由於背架產品線有著不同的分級,即便是同一家廠商也會在自家不同的背架產品中使用不同的背負系統。

例如我所購買的46041Kid comfort PLUS是deuter旗下的最低端產品,所以其使用的也是deuter徒步背包中的最入門級背負系統——AIRCOMFORT SYSTEM網架背負。而同品牌的中高端產品kid comfort II & III:則使用其中端背負系統AIRCONTACT SYSTEM負重背負。

AIRCOMFORT SYSTEM因為是最入門級背負,所以最大特色也就是網面透氣設計,這種設計最早是Osprey的獨門絕技,後來被各大廠商效仿設計。可以看到網面周圍的人體工程學受力區域並不多,相對比較扁平,假如購買的是高端系列的背架產品,其背負系統的人體工程學設計會好出許多,更加易於分散重量。

前拉式腰帶和可調節肩帶扣也算是戶外背包比較常見的配置,但作為低端系統,諸如可調節可擺動腰翼這種高端配置就不用奢望了。

大名鼎鼎的WOO JIN,相信不用過多介紹。46041除了一個扣件是YKK的外,其他都使用了WJ家的。

由於在背負過程中你不可能總是把背架放下來從後面口袋拿東西,所以肩帶、腰帶上的口袋設計就顯得比較重要。入門級產品的46041就只有腰帶一側有一個拉鍊口袋,只能容納一個手機。

把上面的配置再與其中高端產品採用的AIRCONTACT SYSTEM負重背負相比,就能看到明顯的差別。

不過對於背負系統的差異需要兩方面看待,更好的背負確實背著更舒服,但也意味著更高的價格、更大的自重和更差的透氣性,所以對於短途或是夏天炎熱季節,輕量的背負系統反而可能成為優勢。於是你是打算背著孩子去周邊徒步逛景區還是真正深入大山長時間使用,決定了你應該購買怎樣檔次的產品。

由於不同品牌不同產品的背負系統有很大區別,所以對於適用身高有著不同的要求,一般來說,身高在157-187cm之間可以適應絕大部分背架的要求(部分背包型背架可能有所區別),假如你的身高在這之外,就需要根據說明小心進行選擇,尤其是身高在155以下、195以上,很可能是找不到合適的背架的。

對於戶外裝備小白來說,相對這些背負系統的參數,更加重要的是調整好你背包的背負。在網上經常能看到許多背架的差評,並不是背架不好,而是很多人不懂得調節到合適的尺寸貼合身體,使得腰臀部沒辦法分擔足夠的重量,導致背負不適。

Kid comfort PLUS的VARI QUICK快速調節背負系統,拿到背架後根據身高首先該調節的就是這個。雖然調節起來並不複雜,但比起高端產品來說還是有點差異。

3、兒童安全系統

因為寶寶是背在大人身後,並不能即時照看到,且戶外環境下不確定因素相對更多,所以保證寶寶在背架內的乘坐安全很重要。一般來說大品牌背架都採用五點式安全帶系統,並對肩帶部分進行加厚。但不同品牌對於安全帶的設計略有不同,由於deuter等歐洲品牌可以從側邊進入背架,卡扣會採用類似于童車的設計,集成在一起,置於寶寶位置的前方;而Kelty、Osprey等品牌的一些款式是直接從上面把寶寶放進去,卡扣設計在肩帶的上方或者後側,寶寶不會意外觸碰到但對舒適度稍有影響。

為了適應不同身高體重,安全帶高度和長度都可以調節。但有些品牌的低端產品可能沒有標配五點式安全帶,購買時需注意。

還不會走路的寶寶平衡性比較差,為了保證低齡幼兒在背架裡的安全,背架設置有頭枕並在兩側都有海綿進行保護,假如寶寶比較大了就需要根據情況調節座椅高度,保證視野或是方便睡眠。出於定位和透氣的需要46041並沒有360度完全包裹,所以不太適合前往太過複雜的環境,中高端背架在防護性上要優出更多。

4、兒童舒適度配件

為了保證乘坐舒適度,大部分背架都可以提供座墊調整功能,在寶寶清醒時升高以獲得更好的視野,在寶寶熟睡時降低以獲得更好的睡姿與保護。大品牌的背架大可以在寶寶乘坐的同時進行調整,這在寶寶熟睡時顯得尤為重要,是對舒適度的首要保障。作為整個背架中受力最大的一條帶子,deuter厚道的使用了金屬部件保證強度。

作為寶寶乘坐時最主要的支撐點,座墊的舒適度直接影響了寶寶的乘坐體驗。雖然是最低端的產品,也沒有花哨的設計,但46041的座墊舒適度還是可以的。有些品牌產品還會採用更具人體工程學的設計,包裹性更好,進一步提升舒適度。

除了上面這個最基本的舒適度保證外,其他的配件根據不同品牌有著比較大的差異,但恰恰也正是這些細節化的配件決定了寶寶乘坐的舒適度,分別是:

口水墊

口水墊設置在寶寶座椅前方,是每款背架都會配備的。寶寶無聊時會啃著玩,困了會趴在上面睡覺,所以保證它的衛生很重要,每次使用後都要記得進行清洗。

不過就是這樣一款配件,不同背架的配備是不一樣的,但最基本的要求是,口水墊必須可以方便拆下清洗,否則會很不衛生。

諸如Osprey、Phil&teds之類的品牌會在口水墊上繪製圖案吸引寶寶注意,不過這種吃到嘴裡的東西該不該有圖案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配置最豪華的還是deuter的兩款中高端產品kid comfort II & III,搭載了人體工程學頭枕,方便寶寶倚靠休息,假如買的是低端款也可以自行購買安裝。

此外還有些品牌會在後部增加U型的可拆卸頭枕,也不失為提升舒適度的好辦法,尤其是在寶寶熟睡時。

腳蹬

背架相較于背帶在舒適度上的提升,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腳蹬,寶寶的腳不僅不再懸空,而且更加方便自由活動,即便坐久了也不至於腿腳發涼血液不迴圈。大部分背架提供的腳蹬是類似於上圖這種馬鐙形的,也有諸如Phil&teds之類的牌子提供的是類似於拖鞋的如下圖所示。這兩種造型各有優缺點,先不說保暖散熱的區別,由於在戶外玩耍寶寶很可能會踩一腳泥沙在鞋上,當寶寶玩累了再次上背架時,馬鐙形的勢必會把鞋上的泥沙蹭在大人腿上,但腳蹬相對好清潔;而拖鞋形的正好反過來,於是這是一個洗腳蹬還是洗褲子的問題。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背架都提供腳蹬的(有些品牌全系列都沒有),比如我所購買的Kid comfort PLUS。Kid comfort PLUS與另一款deuter的入門級產品36504 Kid Comfort Air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有遮陽棚後者有腳蹬,但由於腳架十分好DIY所以選擇了前者。

Kid comfort PLUS雖然沒有提供腳蹬但已經預留好了位置,可以買現成的腳踏裝上去,也可以買根三米左右的1cm寬編織扁帶對半分打個結即可,幾塊錢搞定。

除了腳蹬外,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品牌為背架增加了安全腿環。由於寶寶坐在背架裡是岔開腿的,很有可能腿是伸出背負者身體兩側的,在通過狹窄洞穴或是對面有人經過時,可能會刮到寶寶的腿,安全腿環可以保證寶寶的腿出於背架範圍內,有些還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撐,保證安全。

遮陽罩

雖然多曬點太陽對身體好,但在夏季或是高海拔地區,遮陽罩對於寶寶還是很有很有必要的。按理來說作為最入門級產品Kid comfort PLUS不應該搭配這款只有頂級款kid comfort III才有的配件,但這樣的搭配也說明Kid comfort PLUS的定位並不只是入門級,還可以作為kid comfort III高端玩家夏季出遊的輕便透氣款。

遮陽罩設計了可收納的防雨罩,下小雨時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於寶寶腿還露在外面,所以還是得打傘或是購買專用雨衣。

不用時可以向後收起,由於遮陽罩使用了金屬骨架且自帶固定繩,即便是遇到大風也不會被吹掉

對於其他競爭對手品牌來說,遮陽罩也是只有中高端產品才予配備,只是不同點在於,中高端背架採用的遮陽罩都是集成在背架裡可以快速開合的(包括deuter自家kid comfort III也是如此),Osprey等品牌會採用三面遮擋的設計遮陽面積更大。

類似Kid comfort PLUS這種可拆卸設計的遮陽罩比較少見。

遮陽罩除了遮陽擋雨這些常規用途外,還可以在某些情況下為寶寶提供保護——在通過低矮洞穴或者樹枝密佈的地方,遮陽罩能夠提供一個比較好的預警,當遮陽罩碰觸到物體時就需要十分小心,防止碰到寶寶。

支架

無論是為了方便寶寶上下還是在她熟睡時放在地上,支架都是必不可少的,打開支架就可以穩穩的把背架放在地上。為了節省收納空間支架都是可開合設計

不過Kid comfort PLUS的支架在寶寶乘坐狀態時是不能收到底的,只能收成下圖的狀態。雖然支架關節處的阻尼足夠保證支架不會自動打開,但寶寶有時候喜歡自己踢架子玩——於是走著走著一摸後面支架被打開了……

大部分品牌的支架都會採用U型設計,但在細節上還是有很大不同,稍微高端一些的產品在支架底部都會採用曲線造型以方便在不平整路面放置

也有比較獨特的品牌諸如Thule會採用兩腳設計。

這裡需要特別提到的一點是,當寶寶坐在背架裡放在地上時,需要十分注意看管,因為寶寶很可能為了好玩自己推著背架走,造成底部金屬部分的磨損影響強度,更為危險的一點在於寶寶雖然不太可能向後栽倒,但向前用力卻會很容易傾倒,一旦壓到手或者腳就很麻煩。

拉鍊倉/附包/水袋倉

雖然背架塊頭絕對不算小,但是在標注容積的時候,卻頗有種“不對稱美”——大部分背架的拉鍊倉容積都在十幾升上下,能夠達到三四十升就已經基本到達極限,這不只是因為背架的大部分空間都設計用來給寶寶乘坐,還因為收納太多物品再背上寶寶很容易超過22公斤的人體限度,沒有太大必要。

所以大部分背架的主拉鍊倉都設置在底部。Kid comfort PLUS的底倉內沒有分隔,放一天使用的紙尿褲、水果小零食、水杯之類就塞滿了。

中高端背架產品除了底倉外,還會在背部設計其他收納空間,並增加一些實用隔斷。一些容積在三十升甚至更多的產品會採用可拆分式背包的設計,後部上方凸起的收納空間可以與背架分離,作為一個單獨的背包,使用起來更加靈活。

對於背架收納空間的考量,其實你只需要明確一個問題:是不是只有你一個人背著寶寶出門。假如是獨自背娃出門,更大的收納空間尤其是分離式背包設計會方便很多,基礎款的背架收納空間很可能連寶寶一天的日用品都裝不下;但假如是一家三口出門,這就完全不是個問題,爸爸背著寶寶媽媽再背個雙肩包就好了,一來減輕爸爸負擔,二來取東西也比把背架放下在拿東西要方便太多。

對於水袋倉的設計其實與附包的顧慮也是類似的,如果是獨自背娃出行或是野外複雜環境下,水袋自然是個很好的補水工具,但假如有人同行且是市郊、景點環境下,在幾十斤的重量上再增加三五斤的水袋重量並不是個太好的選擇。

5、其他細節

除了上面這些直接影響到大人和寶寶使用感受的細節外,背架還有一些細節方面的處理值得注意,例如反光條、登山杖快掛、後視鏡(其實就是放在口袋裡的小鏡子,拿出來觀察寶寶不用回頭)等比較實用的配置。當然,這些在入門款的Kid comfort PLUS上是沒有的,PLUS唯一讓人稍顯欣慰的地方就在於它把支架關節進行了包裹,防止寶寶夾到手。

此外背架通常都採用雙提手設計,提起放下背架時需要用一手提住,所以提手的手感、防滾設計與牢固程度也很重要。

三、市面主要產品對比1、兒童背架的品牌

由於在歐美背架背架已經相對普及,所以生產背架的品牌有很多。這些品牌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從戶外用品尤其是戶外背包起家,在背負系統、戶外設計上更有優勢,是目前背架品牌的主流,例如Osprey、deuter、Kelty、Vaude等等;另一類是做母嬰用品起家,例如Phil&teds、Chicco之類,它們的背架設計多少有些嬰兒車、安全座椅的影子,整體設計要弱一些。當然也有一些比較另類的,例如來自瑞典的拓樂Thule,以自行車托架聞名的它同時也生產背包和嬰兒推車,也推出了頗具北歐風格的背架產品,在外觀上獨樹一幟。而來自英國LittleLife是專門製作兒童戶外用品的,它家的防走失背包之類在張大媽上也時有推薦,在兒童背架領域其同樣有豐富的產品線。

2、背架的購買管道

因為在國內還不夠流行的緣故,國內可以買到背架的地方並不多。Osprey、deuter、Vaude、Thule之類在國內相對知名的品牌可以在品牌授權戶外店見到有背架銷售。如果想線上上購買除了選擇淘寶,Osprey還可以選擇中國亞馬遜或是官網商城,相對來說亞馬遜是比較容易出現特價的地方,但由於Osprey售價本來就很高,特價後依然是個不小的支出。Phil&teds在中亞也可以買到,wiggle威騎上則可以買到LittleLife。

但如果真的想尋找特價,海淘依然是個不錯的選擇。諸如Osprey、Kelty、Thule之類的品牌在美亞、德亞等經常可以出現相當不錯的價格(尤其是黑五),即便算上轉運費依然划算,購買前可對比國內外價格後決定。

下面還是就各個品牌分別來說一下吧:

3、deuter多特

作為在國內耕耘多年的德國背包品牌,不錯的品質加上合理的售價讓deuter積攢了不少人氣。在背架領域,deuter也延續了自己一貫的親民風格,成為在國內最容易接觸到的一線品牌背架,不僅把動輒四位數的價位拉低到幾百元,在淘寶上的售價甚至比歐美特價還划算。

deuter 背架_淘寶搜索淘寶搜索是最智慧的商品搜尋引擎,通過大資料的運營,準確的理解商品與用戶,提供精准的個性化搜索體驗。s.taobao.com直達連結

多特的背架產品線共有五款產品,頗為龐大,但是最近幾年並沒有進行大的更新。其中36504 Kid Comfort Air是系列的基礎款,不少細節方面都與該系列的高端產品一脈相承,個人覺得假如對遮陽罩沒有太大需求的話可以優先考慮這款。

36514 Kid Comfort II在36504的基礎上升級了背負系統、人體工程學口水墊,增加口袋數量和容積並可放置水袋。

36524 KID COMFORT III是多特背架的旗艦款,在36514的基礎上增加了內置遮陽罩和口袋數量。

而我所購買的46041 Kid Comfort PLUS,更像是單獨推出的入門級+夏季輕量產品,取消了腳蹬增加了遮陽罩,細節上也進行了一些簡化。隨著價格的日益走高,在性價比上比起Kid Comfort Air的優勢也越來越小。

四款產品的參數對比,有些不好統計的諸如座墊/背負設計、口袋數量等方面在這裡就沒有列出。

4、Osprey

雖然算不上是超頂級戶外背包品牌,但由於比它更高級的諸如花崗岩、始祖鳥、格裡高利都不生產兒童背架,一向以多元化經營為特色的Osprey便成為背架領域的頭號品牌——無論是名氣還是價格。

Osprey的背架產品雖然在官網上查詢有六款,但實際在售的只有三款——另外三款實際上是已經停售的上一代產品。背架產品統一叫做POCO珀蔻系列,最基礎款定名為Poco(國內叫鑽石版),中端款為Poco Plus白金版(也不知道為啥白金比鑽石高級),頂級款為Poco Premium珀玉版。新版由於增加了AG反重力背負系統,所以在Poco後有AG字樣,S16表明這是2016年款。此外除了遮陽罩和防雨罩這些大部分廠商都會售賣的可選配件外,Osprey還貼心的推出了便攜包,可以把背架放入當單肩包背,同時也方便乘坐飛機時托運。

由於老款的Poco現在已經不再銷售了,所以就不詳細說明。新款的Poco AG在老款的基礎上重量體積都有顯著增加,不僅背負系統升級、容量更大還增加了安全腿環等配件,國內定價更是有超過千元的增幅。其中最基礎款的Poco AG的國內定價高達3299元,相比之下老版Poco定價只有1880元,中亞更是有過千元左右的特價,可謂是差距巨大。所以如果想購買Osprey的背架,期待中亞特價或者美亞特價後轉運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Poco AG雖然是系列的最基礎版本,但其配置已經是相當高了,Osprey引以為傲的AG反重力背負、遮陽罩、腳蹬等都一樣俱全,這樣的配置在其他家已經是中高端產品,相比deuter的旗艦款KID COMFORT III都不落下風。

Poco Plus白金版除了增大口袋容積外,還增加了可調節腰翼

而最頂級的Poco Premium珀玉版在白金版的基礎上增加了可拆分的背包。

由於三款產品在國內定價上只是各相差200元,假如優惠幅度相同,還是珀玉版更值得入手,畢竟已經決定購買這個價位的背架,就索性買最好的。但假如並非狂熱的戶外發燒友,其實老版的Poco就已經夠用,無奈現在已經很難找到,而新款的Poco AG在去年黑五時到過大約1300人民幣的價位,轉運回來大概和國內能買到的幾個牌子的頂級款價格類似,假如鍾情于O包和AG反重力,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5、VAUDE沃德

幾年前,VAUDE還是戶外店裡最常見到的外國品牌之一,國內最早能接觸到的背架產品很多就出自於它的旗下。不過隨著更多一線品牌的進入,這家做背包起家的德國品牌顯得落寞了不少,背架也漸漸變得難覓蹤影。VAUDE的背架是少有的國內銷售產品與國外不同的品牌,國內目前銷售的Jolly Comfort I、Wallaby都已經是上一代產品,目前在歐洲銷售的產品是Shuttle Base/Comfort/Premium,從名稱上就能看出它們對應的是低中高三個檔次。

除了增加口袋數量、體積外,Shuttle Comfort相對Base的主要提升在於舒適度,而旗艦款則增加了可拆卸口水墊、遮陽罩等配件,比較有特色的是還配備了U型的頭枕。

在德國亞馬遜可以買到Shuttle Base,不過整體而言VAUDE並沒有太大的價格優勢。

目前在國內銷售的兩款產品Jolly Comfort I、Wallaby在主要技術參數上算是比較落後了,基本只能在少數線下戶外店看到,像Wallaby這種曾經可以號稱同級別最輕量的產品,現在已經被太多後輩超越。

6、Kelty

雖然看商標很像是“愛迪達的爺爺”,在國內也沒有什麼名氣,但Kelty在背包業界絕對是響噹噹的品牌,它的創始人Kelty是鋁制框架背包和背包腰帶的發明者,影響了整個背包的發展史。時至今日雖然Kelty走的是相對親民一些的價格路線,但並不妨礙其在背包業界的地位。

Kelty的背架產品線有多達6款產品,在歐美戶外也經常可以見到它的蹤影。Kelty背架的最大特色在於聯動閉合的支架(支架與背帶連在一起)和全系列無腳蹬的設計,也讓其產品可識別性比較高。由於沒有腳蹬,Kelty全系列都配備有安全腿環,以防止寶寶的腿伸出背架範圍。

雖然並不走高端路線、做工也談不上精緻,但Kelty在大包領域的背負舒適度還是有口皆碑的。不過在背架方面,無論是輕便款還是高端款,Kelty都沒有使用網面設計,假如在南方使用會有些炎熱。

Kelty的產品在亞馬遜和其官網都有銷售,在美亞上也算是比較受歡迎的背架品牌,但對於身在國內的值友來說,雖然可以直郵,但運費+稅頗高(普通背架產品要200美元左右,即便背包型的也要80多美元),如果沒有運費優惠的話還是推薦走轉運。Kelty的產品線看起來略複雜,不過還是很容易區別的,名稱後面的數字1.0、2.0、3.0依次代表低中高端產品。

上圖中綠色的兩款產品JUNCTION 2.0與TRANSIT 3.0是背包型的背架,在收起狀態下更像是普通背包。這類背架尺寸相對普通背架要小,更加側重於背包的功能,相對來說背架的功能較弱,最大背負重量比起普通背架要低,看起來似乎除了休閒旅遊偶爾背一下寶寶外並沒有什麼用處。但其實大多數背包型背架都將總尺寸控制在115釐米之內,這樣的規格是可以作為隨身行李帶上飛機的,而普通背架大都只能托運,這也是這類背架的最大優勢。JUNCTION 2.0與TRANSIT 3.0的區別在於後者多了遮陽罩和更多口袋,在外觀上十分相似。由於做類似產品的廠商並不多,Ketly的這兩款相對比較有優勢。

而另外兩款產品JOURNEY 2.0與PATHFINDER 3.0更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兩者唯一的區別是後者(下圖右)為可分離背包設計。

而最基本款的TOUR 1.0,比高端款少了口水墊和遮陽罩,也不相容水袋,不過勝在價格便宜,是美亞銷量最高的背架產品之一。

雖然與Osprey同為美國老牌戶外背包廠商,Kelty最高端的背架還沒有Poco AG的基本款貴,這也決定了兩者不同的客戶群體。不過Kelty的背架普遍都不太注重透氣設計,腿放在背架內雖然安全但更加不利於散熱,對於炎熱地區的使用者來說還是需要慎重。

7、Thule拓樂

如果要說有誰家的背架能在價格上與Osprey相“抗衡”,那非Thule莫屬。這個生產車用自行車架聞名的瑞典品牌,也因為其動輒上萬元的兒童拖車、上千元的自行車兒童座椅而躋身於母嬰“奢侈品”行列。它家的母嬰用品就和它家童車一樣,有著特立獨行的北歐風格。

拓樂的背架產品有兩款,Sapling與Sapling Elite,兩者在外觀上頗為相似,區別在於後者多了可分離背包和後視鏡。拓樂背架最為顯著的特徵就是倒U型的支架,頗為獨樹一幟。

作為國內定價超三千的奢侈背架,拓樂的配置也算是頗為完善,除了需要另外購買的防雨罩外,其他配置基本是一應俱全。相對來說拓樂在歐美的定價要比國內便宜的多,在美亞德亞等都有銷售,但其打折幅度不大,折後價格反而比Osprey更高,算不上是性價比之選——不過這個價位背架的買家,性價比也不是首要的考慮因素了。

8、LittleLife

與上面這些“副業”做背架的品牌不同,來自英國的LittleLife主業就是兒童戶外用品,其超多品類的動物、迪士尼兒童背包讓人挑的眼花繚亂。在背架領域,它家的產品線同樣讓人眼花繚亂——在其官網上有多達12款產品,但其實只有6個系列,只不過部分系列老版新版同時在售:

Child Carriers | Baby Carriers | LittleLifeChoose a Child Carrier and Accessories from our great selection. Perfect for taking your baby out on long walks and day trips.www.littlelife.com直達連結

作為一個兒童用品起家的廠商,LittleLife的背架在背負系統、戶外功能上顯然沒有戶外品牌專業,最大承重也只有20公斤,但其產品顯然更加懂得如何討好寶寶——顏色鮮豔卡通圖案的口水墊、玩具掛環、後視鏡等一應俱全,這也是幾個做背架的母嬰品牌的共性。

Ranger系列是LittleLife最入門級的背架,在售的三個版本沒有太關鍵性的改進,其除了腰帶上的拉鍊倉外,只有一個6L的可拆卸小包作為存儲空間

Adventurer同樣定位低端,相當於Ranger系列增加底倉的版本

Traveller是類似於Kelty JUNCTION 2.0的背包型背架,可以隨身登機,只是承重更小,僅有15公斤。

從Cross Country起,所有更高級的系列都配備了腳蹬、遮陽罩、後視鏡

Freedom系列相當於升級了網面背負和U型頭枕、改進拉鍊倉的Cross Country

相對於其他系列,旗艦款的Voyager系列舊版新版間的升級比較明顯,舊款S3相當於Cross Country增加可分離背包的版本

而新版S4則相當於增加可分離背包的Freedom系列

雖然在國內沒什麼名氣也比較難買到,但在wiggle威騎上是可以買到LittleLife的背架產品的,價格還算相對友好。整體來說LittleLife比較適合闔家歡出遊,比戶外品牌少了些狂野,更為居家。

9、Phil&teds

來自紐西蘭的Phil&teds也是一個生產背架的母嬰用品廠商,雖然談不上知名,但卻是國內主流電商中比較容易買到的產品,在包括中亞在內的各主要亞馬遜都有銷售。

背架 - Phil&teds - 所有類別 - 亞馬遜亞馬遜提供豐富的背架 - Phil&teds及其相關商品,天天低價,正品行貨,支援貨到付款www.amazon.cn直達連結

Phil&teds的背架產品總共有三款,相信從外觀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不是一個戶外廠商做出來的產品:

入門款parade,配置及其簡單,安全帶不可調節,該有的都沒有,有一個可以拆卸的小掛包

中端型號metro,造型終於沒那麼醜了

旗艦款escape,相比metro增加了腳蹬、遮陽罩、U型頭枕和可分離背包。可以看到它家特別有特色的拖鞋式腳蹬,一看就不是戶外廠商設計的……

雖然亮點不多,但Phil&teds的優勢在於便宜,其價格比起LittleLife還要更低,不過是不是選擇就是個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10、其他品牌

除了上面這幾個品牌,背架的生產廠商還有許多,只是在國內不太容易購買,也就不再詳細介紹,簡單一筆帶過吧。比如怎麼看都像把安全座椅背在肩上的義大利著名母嬰品牌Chicco,是少有的內置全身防雨罩的產品,瞬間又有種童車的感覺。

同樣內置防雨罩的,還有在國內幾次慘遭滑鐵盧的德國戶外品牌Salewa沙樂華推出的Koala II,只是整個產品線只有一款產品多少有些獨木難支的意思。

德國Profi Outdoor推出的MONTIS背架,有多達五款產品,不過亮點並不多,想購買也很困難。

國內淘寶上也確實有些不知什麼品牌的背架在銷售,價格低廉銷量也似乎不錯的樣子,只是其設計著實不敢讓人恭維,無論用料、安全性和背負系統都不知從何談起,在戶外本來就充滿變數的地方,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保護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最後放一張全部產品的參數總圖,只可惜太長了只能分開發:

四、背架選購使用總結

寫了那麼多,還是總結一下背架選購使用過程中的一些要點吧:

1、寶寶適用體重7-18公斤,年齡大約6個月-3歲,背負者身高在157-187之間會比較容易選擇,身高在155-195之外幾乎沒有合適的背架;

2、戶外品牌背架的高端產品相對更適合野外環境單人使用,如果主要是城市郊外、家庭出遊則可以降低要求選擇合適的中低端產品,如果地處炎熱地區儘量選擇網面透氣的產品,雖然各家背架尺寸略有差異,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放入汽車後備箱都無壓力(背包型以外的背架尺寸超限無法隨身登機只能托運,如果想登機攜帶可以選擇Kelty、deuter、LittleLife等的背包型產品);

3、購買到背架後首先閱讀說明書,將背負系統和寶寶座艙調整到合適的位置,學會背架不同部件的使用方法,這點十分重要,因為其不僅關係到背負感、安全性,還因為假如寶寶第一次乘坐受到驚嚇或感到不舒適,很可能就會徹底拒絕乘坐背架,這樣的前車之鑒很多;

4、每次使用前或使用後用肥皂清潔口水墊並晾乾,假如背架沒有可拆卸口水墊最好綁一個上去;

5、合理引導寶寶乘坐背架,乘坐時檢查安全帶、腿部環帶不要勒住寶寶,在乘坐時多鼓勵寶寶腿部活動促進血液迴圈,腳蹬或腳踏等可以支撐腿部的配件會大幅提升寶寶乘坐舒適度,當寶寶睡著時根據情況放低座椅以獲得舒適睡姿;

6、如果背架沒有配置腿部環帶,在經過狹窄路段、與別人交會時,用雙手護住寶寶雙腿,防止被刮傷;

7、可以在腰帶包裡放一個小鏡子,方便觀察寶寶動態,通常感覺到寶寶不怎麼動的時候,大概就是睡著了;

8、經過低矮路段時務必注意寶寶頭部安全,這時候遮光罩會成為一個不錯的預警方式;

9、把寶寶放下之前務必提前打開支架並確定以打開到正確位置,不要讓寶寶獨自一人坐在背架放在地上,很容易會向前傾倒造成危險,而且寶寶在地上拖行會造成背架磨損;

10、背負寶寶不同于背負背包,寶寶在背架會動,所以務必掌握好平衡性,出門時選擇防滑適應性好的鞋子,而且由於膝蓋壓力大,最好使用護膝;

11、假如你出門在考慮帶背架還帶不帶童車,那只帶背架就可以了,一般來說寶寶有了背架就不願坐車了,絕大部分時間童車都是推著徒增重量,尤其在去景區這種本來路就不太平坦的地方;

12、寶寶乘坐背架期間需要多注意紙尿褲的情況,儘量保持乾爽。

綜合來看,Osprey代表了極致性能、Thule帶來了別樣的北歐風情,但這兩個品牌的產品更適合於高端戶外發燒友和不差錢的家庭,相對來說deuter、Kelty、LittleLife這些相對親民的品牌帶來的可選餘地會更大,在可承受的價位內選擇更好的背負系統與更多的舒適配件才是王道。

不要總覺得寶寶太小,長大後不會記得兒時去過的地方,很多時候,存在父母腦海中一起經歷的那些美好時刻,遠比寶寶記住了什麼更為重要。當你背著她站在山野之巔,你所得到的不只是征服大山的滿足感,因為在那時,你不只是個攀登者,還是一個父親。

—————————我叫分割線—————————

本期話題:戶外兒童背架怎麼買更值?

點擊“我要請教”按鈕進行提問,問題會以這種形式出現:#值無不言#@kriverXXXXXXXX

使用手機的值友請直接提問,記得@kriver 讓他看見哦~

我要請教

既然二十多斤的娃都能背動,多幾斤的背架又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因為普及度不高,在路上經常會有人問,這架子很重吧?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誤解,其實是因為背架有著金屬的骨架,這也是背架與背帶一字之差在外觀上的最大差異。此外背架在背負系統設計上更接近於戶外背包,多少有種背著登山包出門的感覺。

雖然背帶可以選擇向內或向外背負,但由於是軟的,其一大硬傷就是沒有支撐系統,寶寶坐在裡面並不能保證舒適,胳膊和腿都懸在外面,四肢根部都可能會被背帶勒到,而且由於緊貼背負者的身體,長時間背負真的會很熱。

寶寶放置在前面雖然可以即時觀察其動向,但帶來的問題就是除了背寶寶基本幹不了什麼,既不可能把相機掛脖子上,也不可能雙手拿什麼東西進行複雜操作,雖然可以背上背包,但四條背帶掛在肩上舒適度並不理想。而且就關鍵的背負系統而言,傳統背帶把重量都壓在兩肩之上,而且有一個向前的拉力,長時間很容易疲勞;而背架將重量在腰部和肩部進行了合理分配,明顯背負感要好出許多。綜合這些因素,背帶在進行長時間戶外活動時可謂是很不方便。

相對於背帶,背架其實更接近於另一種常用的寶寶載具——嬰兒車。兩者都採用了金屬骨架、五點式安全帶,可以對背部、座墊和腳提供有效支撐,而且寶寶是真正坐在裡面,即便長時間使用也沒有問題。但嬰兒車的問題在於,儘管超輕量推車可以通過鋁制骨架精簡配件達到3公斤左右的極限重量,但相應而來的是寬度、堅固程度上的縮水(大部分國內品牌的輕量童車還會精簡靠背座墊支撐,對寶寶發育很不好),最致命的還是由於車輪大幅度簡化,縮小直徑取消避震,無論通過能力還是避震性能連石子路都搞不定,就更別提戶外運動了。而類似STOKKE之類的運動型推車在避震和通過能力上大幅提升,但其重量絕對不會讓你想帶它翻山越嶺。而且當嬰兒車遇到臺階和沒有路的陡坡時,就徹底無解了。

把我的deuter46041背架與一線品牌中最輕量童車之一的阿普麗佳魔捷輕風進行對比,可以明顯看出收納後的背架比嬰兒車要小了不少。46041背架的全重實測只有2.69公斤,去掉頂蓬後則只有2.42公斤,而魔捷輕風全重是2.8公斤,之後的新版魔捷輕風為了提高車身高度更是把重量提高到了3公斤左右。

由於超輕量童車基本都不能180°平躺,所以無論背架還是這類童車都必須在6個月以上使用,但在最高承重上,背架寶寶18公斤+物品4公斤比起魔捷輕風的15公斤更勝一籌。

除了上面這些技術性的優勢,背架還有一個最大優點在於,寶寶的視野相對最為開闊。套用一張阿普麗佳的宣傳圖,越靠近地面溫度越高、懸浮顆粒越多,對寶寶健康越不利。

在背負狀態下寶寶頭部可以達到大人肩部到頭部的高度,這是無論推車還是背帶都無法達到的,尤其在野外,視野開闊很重要。

而且由於背架上寶寶可以和父母親密接觸,寶寶在安全感上明顯要高於推車。每天中午寶寶都有午睡的習慣,背架是唯一一個在外她能保證半小時甚至一小時以上睡眠的載具,雖然在背架上坐著睡覺其實並不是太舒服。即便寶寶睡著了,只要動作夠輕,依然可以上山下山拍照也不會影響寶寶睡眠——傳說中的人肉減震就是這樣了……

綜合來看,背架的優點確實很多,尤其在戶外徒步等情況下,基本是保證安全性的唯一選擇。但是,凡事總有但是,還是回到一個根本的問題,你得背的動。不過對於家長而言,讓你背個30斤的背包你可能嫌累,但背自家30斤的娃,你的能量絕對是超乎你想像的 不過對於身高過矮超高(無法調節合適的腰部支撐)、不適合背負重物(例如有膝傷等)的人群來說,還是慎重考慮購買背架了。

二、兒童背架選購要點1、適用年齡與體重

雖然生產兒童背架的廠商有很多,高端低端產品差異也不小,但各家主流廠商無一不在遵守一個使用重量上限:兒童18公斤(40磅)+物品4公斤,也就是最高承重22公斤。之所以設定這樣的上限,並不是說再重包的強度會有什麼問題,而是再重的話人的身體就會出問題。戶外圈一直流行一個“自虐”的準則,那就是負重重量不超過身體重量的1/3,這也導致戶外圈競相以大重量相互炫耀,到最後帶來的最直接問題就是膝傷。其實體重1/3的負重標準是一個人體承受的上限,並不適合長時間持續,一般來說負重在體重的1/4會顯得相對遊刃有餘的多。再加上背架自身自重與攜帶物品的重量(按5公斤估算),一個80公斤體重的男性,適合背負寶寶的重量大概為80/4-5=15公斤。所以根據自家情況計算好使用重量,假如寶寶體重已經超標或是接近,就沒必要再買背架了。

因為背架的造型是個“小椅子”,不可以調節後背角度,所以必須在寶寶已經學會坐立後使用,在使用時間上是晚于可平躺的嬰兒車和部分背帶的。而且出於安全的考慮,不少廠商還為背架設置了最低使用重量,比較主流的設置是16磅也就是7.3公斤,和寶寶會坐時的平均體重相差不多。

不過在一歲後由於體重增長相對沒有那麼快,背架的適用年齡還是可以持續相當一段時間的,對於正常體重的寶寶來說,使用到三歲半甚至更久都是完全可以的,有的品牌為了方便起見,會直接標示適用年齡6個月-3歲。

2、背負系統

整包重量22公斤已經算得上是重裝徒步的級別,那為什麼背上背架會比背帶更省力呢?關鍵就在於背負系統,這也是為何在背架領域,戶外背包出身的品牌會比母嬰用品出身的品牌更受歡迎的緣故。各大戶外背包廠商在背負系統方面都有著自家的獨門絕技,在舒適性和透氣性上能夠取得更好的平衡。但由於背架產品線有著不同的分級,即便是同一家廠商也會在自家不同的背架產品中使用不同的背負系統。

例如我所購買的46041Kid comfort PLUS是deuter旗下的最低端產品,所以其使用的也是deuter徒步背包中的最入門級背負系統——AIRCOMFORT SYSTEM網架背負。而同品牌的中高端產品kid comfort II & III:則使用其中端背負系統AIRCONTACT SYSTEM負重背負。

AIRCOMFORT SYSTEM因為是最入門級背負,所以最大特色也就是網面透氣設計,這種設計最早是Osprey的獨門絕技,後來被各大廠商效仿設計。可以看到網面周圍的人體工程學受力區域並不多,相對比較扁平,假如購買的是高端系列的背架產品,其背負系統的人體工程學設計會好出許多,更加易於分散重量。

前拉式腰帶和可調節肩帶扣也算是戶外背包比較常見的配置,但作為低端系統,諸如可調節可擺動腰翼這種高端配置就不用奢望了。

大名鼎鼎的WOO JIN,相信不用過多介紹。46041除了一個扣件是YKK的外,其他都使用了WJ家的。

由於在背負過程中你不可能總是把背架放下來從後面口袋拿東西,所以肩帶、腰帶上的口袋設計就顯得比較重要。入門級產品的46041就只有腰帶一側有一個拉鍊口袋,只能容納一個手機。

把上面的配置再與其中高端產品採用的AIRCONTACT SYSTEM負重背負相比,就能看到明顯的差別。

不過對於背負系統的差異需要兩方面看待,更好的背負確實背著更舒服,但也意味著更高的價格、更大的自重和更差的透氣性,所以對於短途或是夏天炎熱季節,輕量的背負系統反而可能成為優勢。於是你是打算背著孩子去周邊徒步逛景區還是真正深入大山長時間使用,決定了你應該購買怎樣檔次的產品。

由於不同品牌不同產品的背負系統有很大區別,所以對於適用身高有著不同的要求,一般來說,身高在157-187cm之間可以適應絕大部分背架的要求(部分背包型背架可能有所區別),假如你的身高在這之外,就需要根據說明小心進行選擇,尤其是身高在155以下、195以上,很可能是找不到合適的背架的。

對於戶外裝備小白來說,相對這些背負系統的參數,更加重要的是調整好你背包的背負。在網上經常能看到許多背架的差評,並不是背架不好,而是很多人不懂得調節到合適的尺寸貼合身體,使得腰臀部沒辦法分擔足夠的重量,導致背負不適。

Kid comfort PLUS的VARI QUICK快速調節背負系統,拿到背架後根據身高首先該調節的就是這個。雖然調節起來並不複雜,但比起高端產品來說還是有點差異。

3、兒童安全系統

因為寶寶是背在大人身後,並不能即時照看到,且戶外環境下不確定因素相對更多,所以保證寶寶在背架內的乘坐安全很重要。一般來說大品牌背架都採用五點式安全帶系統,並對肩帶部分進行加厚。但不同品牌對於安全帶的設計略有不同,由於deuter等歐洲品牌可以從側邊進入背架,卡扣會採用類似于童車的設計,集成在一起,置於寶寶位置的前方;而Kelty、Osprey等品牌的一些款式是直接從上面把寶寶放進去,卡扣設計在肩帶的上方或者後側,寶寶不會意外觸碰到但對舒適度稍有影響。

為了適應不同身高體重,安全帶高度和長度都可以調節。但有些品牌的低端產品可能沒有標配五點式安全帶,購買時需注意。

還不會走路的寶寶平衡性比較差,為了保證低齡幼兒在背架裡的安全,背架設置有頭枕並在兩側都有海綿進行保護,假如寶寶比較大了就需要根據情況調節座椅高度,保證視野或是方便睡眠。出於定位和透氣的需要46041並沒有360度完全包裹,所以不太適合前往太過複雜的環境,中高端背架在防護性上要優出更多。

4、兒童舒適度配件

為了保證乘坐舒適度,大部分背架都可以提供座墊調整功能,在寶寶清醒時升高以獲得更好的視野,在寶寶熟睡時降低以獲得更好的睡姿與保護。大品牌的背架大可以在寶寶乘坐的同時進行調整,這在寶寶熟睡時顯得尤為重要,是對舒適度的首要保障。作為整個背架中受力最大的一條帶子,deuter厚道的使用了金屬部件保證強度。

作為寶寶乘坐時最主要的支撐點,座墊的舒適度直接影響了寶寶的乘坐體驗。雖然是最低端的產品,也沒有花哨的設計,但46041的座墊舒適度還是可以的。有些品牌產品還會採用更具人體工程學的設計,包裹性更好,進一步提升舒適度。

除了上面這個最基本的舒適度保證外,其他的配件根據不同品牌有著比較大的差異,但恰恰也正是這些細節化的配件決定了寶寶乘坐的舒適度,分別是:

口水墊

口水墊設置在寶寶座椅前方,是每款背架都會配備的。寶寶無聊時會啃著玩,困了會趴在上面睡覺,所以保證它的衛生很重要,每次使用後都要記得進行清洗。

不過就是這樣一款配件,不同背架的配備是不一樣的,但最基本的要求是,口水墊必須可以方便拆下清洗,否則會很不衛生。

諸如Osprey、Phil&teds之類的品牌會在口水墊上繪製圖案吸引寶寶注意,不過這種吃到嘴裡的東西該不該有圖案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配置最豪華的還是deuter的兩款中高端產品kid comfort II & III,搭載了人體工程學頭枕,方便寶寶倚靠休息,假如買的是低端款也可以自行購買安裝。

此外還有些品牌會在後部增加U型的可拆卸頭枕,也不失為提升舒適度的好辦法,尤其是在寶寶熟睡時。

腳蹬

背架相較于背帶在舒適度上的提升,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腳蹬,寶寶的腳不僅不再懸空,而且更加方便自由活動,即便坐久了也不至於腿腳發涼血液不迴圈。大部分背架提供的腳蹬是類似於上圖這種馬鐙形的,也有諸如Phil&teds之類的牌子提供的是類似於拖鞋的如下圖所示。這兩種造型各有優缺點,先不說保暖散熱的區別,由於在戶外玩耍寶寶很可能會踩一腳泥沙在鞋上,當寶寶玩累了再次上背架時,馬鐙形的勢必會把鞋上的泥沙蹭在大人腿上,但腳蹬相對好清潔;而拖鞋形的正好反過來,於是這是一個洗腳蹬還是洗褲子的問題。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背架都提供腳蹬的(有些品牌全系列都沒有),比如我所購買的Kid comfort PLUS。Kid comfort PLUS與另一款deuter的入門級產品36504 Kid Comfort Air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有遮陽棚後者有腳蹬,但由於腳架十分好DIY所以選擇了前者。

Kid comfort PLUS雖然沒有提供腳蹬但已經預留好了位置,可以買現成的腳踏裝上去,也可以買根三米左右的1cm寬編織扁帶對半分打個結即可,幾塊錢搞定。

除了腳蹬外,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品牌為背架增加了安全腿環。由於寶寶坐在背架裡是岔開腿的,很有可能腿是伸出背負者身體兩側的,在通過狹窄洞穴或是對面有人經過時,可能會刮到寶寶的腿,安全腿環可以保證寶寶的腿出於背架範圍內,有些還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撐,保證安全。

遮陽罩

雖然多曬點太陽對身體好,但在夏季或是高海拔地區,遮陽罩對於寶寶還是很有很有必要的。按理來說作為最入門級產品Kid comfort PLUS不應該搭配這款只有頂級款kid comfort III才有的配件,但這樣的搭配也說明Kid comfort PLUS的定位並不只是入門級,還可以作為kid comfort III高端玩家夏季出遊的輕便透氣款。

遮陽罩設計了可收納的防雨罩,下小雨時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於寶寶腿還露在外面,所以還是得打傘或是購買專用雨衣。

不用時可以向後收起,由於遮陽罩使用了金屬骨架且自帶固定繩,即便是遇到大風也不會被吹掉

對於其他競爭對手品牌來說,遮陽罩也是只有中高端產品才予配備,只是不同點在於,中高端背架採用的遮陽罩都是集成在背架裡可以快速開合的(包括deuter自家kid comfort III也是如此),Osprey等品牌會採用三面遮擋的設計遮陽面積更大。

類似Kid comfort PLUS這種可拆卸設計的遮陽罩比較少見。

遮陽罩除了遮陽擋雨這些常規用途外,還可以在某些情況下為寶寶提供保護——在通過低矮洞穴或者樹枝密佈的地方,遮陽罩能夠提供一個比較好的預警,當遮陽罩碰觸到物體時就需要十分小心,防止碰到寶寶。

支架

無論是為了方便寶寶上下還是在她熟睡時放在地上,支架都是必不可少的,打開支架就可以穩穩的把背架放在地上。為了節省收納空間支架都是可開合設計

不過Kid comfort PLUS的支架在寶寶乘坐狀態時是不能收到底的,只能收成下圖的狀態。雖然支架關節處的阻尼足夠保證支架不會自動打開,但寶寶有時候喜歡自己踢架子玩——於是走著走著一摸後面支架被打開了……

大部分品牌的支架都會採用U型設計,但在細節上還是有很大不同,稍微高端一些的產品在支架底部都會採用曲線造型以方便在不平整路面放置

也有比較獨特的品牌諸如Thule會採用兩腳設計。

這裡需要特別提到的一點是,當寶寶坐在背架裡放在地上時,需要十分注意看管,因為寶寶很可能為了好玩自己推著背架走,造成底部金屬部分的磨損影響強度,更為危險的一點在於寶寶雖然不太可能向後栽倒,但向前用力卻會很容易傾倒,一旦壓到手或者腳就很麻煩。

拉鍊倉/附包/水袋倉

雖然背架塊頭絕對不算小,但是在標注容積的時候,卻頗有種“不對稱美”——大部分背架的拉鍊倉容積都在十幾升上下,能夠達到三四十升就已經基本到達極限,這不只是因為背架的大部分空間都設計用來給寶寶乘坐,還因為收納太多物品再背上寶寶很容易超過22公斤的人體限度,沒有太大必要。

所以大部分背架的主拉鍊倉都設置在底部。Kid comfort PLUS的底倉內沒有分隔,放一天使用的紙尿褲、水果小零食、水杯之類就塞滿了。

中高端背架產品除了底倉外,還會在背部設計其他收納空間,並增加一些實用隔斷。一些容積在三十升甚至更多的產品會採用可拆分式背包的設計,後部上方凸起的收納空間可以與背架分離,作為一個單獨的背包,使用起來更加靈活。

對於背架收納空間的考量,其實你只需要明確一個問題:是不是只有你一個人背著寶寶出門。假如是獨自背娃出門,更大的收納空間尤其是分離式背包設計會方便很多,基礎款的背架收納空間很可能連寶寶一天的日用品都裝不下;但假如是一家三口出門,這就完全不是個問題,爸爸背著寶寶媽媽再背個雙肩包就好了,一來減輕爸爸負擔,二來取東西也比把背架放下在拿東西要方便太多。

對於水袋倉的設計其實與附包的顧慮也是類似的,如果是獨自背娃出行或是野外複雜環境下,水袋自然是個很好的補水工具,但假如有人同行且是市郊、景點環境下,在幾十斤的重量上再增加三五斤的水袋重量並不是個太好的選擇。

5、其他細節

除了上面這些直接影響到大人和寶寶使用感受的細節外,背架還有一些細節方面的處理值得注意,例如反光條、登山杖快掛、後視鏡(其實就是放在口袋裡的小鏡子,拿出來觀察寶寶不用回頭)等比較實用的配置。當然,這些在入門款的Kid comfort PLUS上是沒有的,PLUS唯一讓人稍顯欣慰的地方就在於它把支架關節進行了包裹,防止寶寶夾到手。

此外背架通常都採用雙提手設計,提起放下背架時需要用一手提住,所以提手的手感、防滾設計與牢固程度也很重要。

三、市面主要產品對比1、兒童背架的品牌

由於在歐美背架背架已經相對普及,所以生產背架的品牌有很多。這些品牌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從戶外用品尤其是戶外背包起家,在背負系統、戶外設計上更有優勢,是目前背架品牌的主流,例如Osprey、deuter、Kelty、Vaude等等;另一類是做母嬰用品起家,例如Phil&teds、Chicco之類,它們的背架設計多少有些嬰兒車、安全座椅的影子,整體設計要弱一些。當然也有一些比較另類的,例如來自瑞典的拓樂Thule,以自行車托架聞名的它同時也生產背包和嬰兒推車,也推出了頗具北歐風格的背架產品,在外觀上獨樹一幟。而來自英國LittleLife是專門製作兒童戶外用品的,它家的防走失背包之類在張大媽上也時有推薦,在兒童背架領域其同樣有豐富的產品線。

2、背架的購買管道

因為在國內還不夠流行的緣故,國內可以買到背架的地方並不多。Osprey、deuter、Vaude、Thule之類在國內相對知名的品牌可以在品牌授權戶外店見到有背架銷售。如果想線上上購買除了選擇淘寶,Osprey還可以選擇中國亞馬遜或是官網商城,相對來說亞馬遜是比較容易出現特價的地方,但由於Osprey售價本來就很高,特價後依然是個不小的支出。Phil&teds在中亞也可以買到,wiggle威騎上則可以買到LittleLife。

但如果真的想尋找特價,海淘依然是個不錯的選擇。諸如Osprey、Kelty、Thule之類的品牌在美亞、德亞等經常可以出現相當不錯的價格(尤其是黑五),即便算上轉運費依然划算,購買前可對比國內外價格後決定。

下面還是就各個品牌分別來說一下吧:

3、deuter多特

作為在國內耕耘多年的德國背包品牌,不錯的品質加上合理的售價讓deuter積攢了不少人氣。在背架領域,deuter也延續了自己一貫的親民風格,成為在國內最容易接觸到的一線品牌背架,不僅把動輒四位數的價位拉低到幾百元,在淘寶上的售價甚至比歐美特價還划算。

deuter 背架_淘寶搜索淘寶搜索是最智慧的商品搜尋引擎,通過大資料的運營,準確的理解商品與用戶,提供精准的個性化搜索體驗。s.taobao.com直達連結

多特的背架產品線共有五款產品,頗為龐大,但是最近幾年並沒有進行大的更新。其中36504 Kid Comfort Air是系列的基礎款,不少細節方面都與該系列的高端產品一脈相承,個人覺得假如對遮陽罩沒有太大需求的話可以優先考慮這款。

36514 Kid Comfort II在36504的基礎上升級了背負系統、人體工程學口水墊,增加口袋數量和容積並可放置水袋。

36524 KID COMFORT III是多特背架的旗艦款,在36514的基礎上增加了內置遮陽罩和口袋數量。

而我所購買的46041 Kid Comfort PLUS,更像是單獨推出的入門級+夏季輕量產品,取消了腳蹬增加了遮陽罩,細節上也進行了一些簡化。隨著價格的日益走高,在性價比上比起Kid Comfort Air的優勢也越來越小。

四款產品的參數對比,有些不好統計的諸如座墊/背負設計、口袋數量等方面在這裡就沒有列出。

4、Osprey

雖然算不上是超頂級戶外背包品牌,但由於比它更高級的諸如花崗岩、始祖鳥、格裡高利都不生產兒童背架,一向以多元化經營為特色的Osprey便成為背架領域的頭號品牌——無論是名氣還是價格。

Osprey的背架產品雖然在官網上查詢有六款,但實際在售的只有三款——另外三款實際上是已經停售的上一代產品。背架產品統一叫做POCO珀蔻系列,最基礎款定名為Poco(國內叫鑽石版),中端款為Poco Plus白金版(也不知道為啥白金比鑽石高級),頂級款為Poco Premium珀玉版。新版由於增加了AG反重力背負系統,所以在Poco後有AG字樣,S16表明這是2016年款。此外除了遮陽罩和防雨罩這些大部分廠商都會售賣的可選配件外,Osprey還貼心的推出了便攜包,可以把背架放入當單肩包背,同時也方便乘坐飛機時托運。

由於老款的Poco現在已經不再銷售了,所以就不詳細說明。新款的Poco AG在老款的基礎上重量體積都有顯著增加,不僅背負系統升級、容量更大還增加了安全腿環等配件,國內定價更是有超過千元的增幅。其中最基礎款的Poco AG的國內定價高達3299元,相比之下老版Poco定價只有1880元,中亞更是有過千元左右的特價,可謂是差距巨大。所以如果想購買Osprey的背架,期待中亞特價或者美亞特價後轉運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Poco AG雖然是系列的最基礎版本,但其配置已經是相當高了,Osprey引以為傲的AG反重力背負、遮陽罩、腳蹬等都一樣俱全,這樣的配置在其他家已經是中高端產品,相比deuter的旗艦款KID COMFORT III都不落下風。

Poco Plus白金版除了增大口袋容積外,還增加了可調節腰翼

而最頂級的Poco Premium珀玉版在白金版的基礎上增加了可拆分的背包。

由於三款產品在國內定價上只是各相差200元,假如優惠幅度相同,還是珀玉版更值得入手,畢竟已經決定購買這個價位的背架,就索性買最好的。但假如並非狂熱的戶外發燒友,其實老版的Poco就已經夠用,無奈現在已經很難找到,而新款的Poco AG在去年黑五時到過大約1300人民幣的價位,轉運回來大概和國內能買到的幾個牌子的頂級款價格類似,假如鍾情于O包和AG反重力,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5、VAUDE沃德

幾年前,VAUDE還是戶外店裡最常見到的外國品牌之一,國內最早能接觸到的背架產品很多就出自於它的旗下。不過隨著更多一線品牌的進入,這家做背包起家的德國品牌顯得落寞了不少,背架也漸漸變得難覓蹤影。VAUDE的背架是少有的國內銷售產品與國外不同的品牌,國內目前銷售的Jolly Comfort I、Wallaby都已經是上一代產品,目前在歐洲銷售的產品是Shuttle Base/Comfort/Premium,從名稱上就能看出它們對應的是低中高三個檔次。

除了增加口袋數量、體積外,Shuttle Comfort相對Base的主要提升在於舒適度,而旗艦款則增加了可拆卸口水墊、遮陽罩等配件,比較有特色的是還配備了U型的頭枕。

在德國亞馬遜可以買到Shuttle Base,不過整體而言VAUDE並沒有太大的價格優勢。

目前在國內銷售的兩款產品Jolly Comfort I、Wallaby在主要技術參數上算是比較落後了,基本只能在少數線下戶外店看到,像Wallaby這種曾經可以號稱同級別最輕量的產品,現在已經被太多後輩超越。

6、Kelty

雖然看商標很像是“愛迪達的爺爺”,在國內也沒有什麼名氣,但Kelty在背包業界絕對是響噹噹的品牌,它的創始人Kelty是鋁制框架背包和背包腰帶的發明者,影響了整個背包的發展史。時至今日雖然Kelty走的是相對親民一些的價格路線,但並不妨礙其在背包業界的地位。

Kelty的背架產品線有多達6款產品,在歐美戶外也經常可以見到它的蹤影。Kelty背架的最大特色在於聯動閉合的支架(支架與背帶連在一起)和全系列無腳蹬的設計,也讓其產品可識別性比較高。由於沒有腳蹬,Kelty全系列都配備有安全腿環,以防止寶寶的腿伸出背架範圍。

雖然並不走高端路線、做工也談不上精緻,但Kelty在大包領域的背負舒適度還是有口皆碑的。不過在背架方面,無論是輕便款還是高端款,Kelty都沒有使用網面設計,假如在南方使用會有些炎熱。

Kelty的產品在亞馬遜和其官網都有銷售,在美亞上也算是比較受歡迎的背架品牌,但對於身在國內的值友來說,雖然可以直郵,但運費+稅頗高(普通背架產品要200美元左右,即便背包型的也要80多美元),如果沒有運費優惠的話還是推薦走轉運。Kelty的產品線看起來略複雜,不過還是很容易區別的,名稱後面的數字1.0、2.0、3.0依次代表低中高端產品。

上圖中綠色的兩款產品JUNCTION 2.0與TRANSIT 3.0是背包型的背架,在收起狀態下更像是普通背包。這類背架尺寸相對普通背架要小,更加側重於背包的功能,相對來說背架的功能較弱,最大背負重量比起普通背架要低,看起來似乎除了休閒旅遊偶爾背一下寶寶外並沒有什麼用處。但其實大多數背包型背架都將總尺寸控制在115釐米之內,這樣的規格是可以作為隨身行李帶上飛機的,而普通背架大都只能托運,這也是這類背架的最大優勢。JUNCTION 2.0與TRANSIT 3.0的區別在於後者多了遮陽罩和更多口袋,在外觀上十分相似。由於做類似產品的廠商並不多,Ketly的這兩款相對比較有優勢。

而另外兩款產品JOURNEY 2.0與PATHFINDER 3.0更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兩者唯一的區別是後者(下圖右)為可分離背包設計。

而最基本款的TOUR 1.0,比高端款少了口水墊和遮陽罩,也不相容水袋,不過勝在價格便宜,是美亞銷量最高的背架產品之一。

雖然與Osprey同為美國老牌戶外背包廠商,Kelty最高端的背架還沒有Poco AG的基本款貴,這也決定了兩者不同的客戶群體。不過Kelty的背架普遍都不太注重透氣設計,腿放在背架內雖然安全但更加不利於散熱,對於炎熱地區的使用者來說還是需要慎重。

7、Thule拓樂

如果要說有誰家的背架能在價格上與Osprey相“抗衡”,那非Thule莫屬。這個生產車用自行車架聞名的瑞典品牌,也因為其動輒上萬元的兒童拖車、上千元的自行車兒童座椅而躋身於母嬰“奢侈品”行列。它家的母嬰用品就和它家童車一樣,有著特立獨行的北歐風格。

拓樂的背架產品有兩款,Sapling與Sapling Elite,兩者在外觀上頗為相似,區別在於後者多了可分離背包和後視鏡。拓樂背架最為顯著的特徵就是倒U型的支架,頗為獨樹一幟。

作為國內定價超三千的奢侈背架,拓樂的配置也算是頗為完善,除了需要另外購買的防雨罩外,其他配置基本是一應俱全。相對來說拓樂在歐美的定價要比國內便宜的多,在美亞德亞等都有銷售,但其打折幅度不大,折後價格反而比Osprey更高,算不上是性價比之選——不過這個價位背架的買家,性價比也不是首要的考慮因素了。

8、LittleLife

與上面這些“副業”做背架的品牌不同,來自英國的LittleLife主業就是兒童戶外用品,其超多品類的動物、迪士尼兒童背包讓人挑的眼花繚亂。在背架領域,它家的產品線同樣讓人眼花繚亂——在其官網上有多達12款產品,但其實只有6個系列,只不過部分系列老版新版同時在售:

Child Carriers | Baby Carriers | LittleLifeChoose a Child Carrier and Accessories from our great selection. Perfect for taking your baby out on long walks and day trips.www.littlelife.com直達連結

作為一個兒童用品起家的廠商,LittleLife的背架在背負系統、戶外功能上顯然沒有戶外品牌專業,最大承重也只有20公斤,但其產品顯然更加懂得如何討好寶寶——顏色鮮豔卡通圖案的口水墊、玩具掛環、後視鏡等一應俱全,這也是幾個做背架的母嬰品牌的共性。

Ranger系列是LittleLife最入門級的背架,在售的三個版本沒有太關鍵性的改進,其除了腰帶上的拉鍊倉外,只有一個6L的可拆卸小包作為存儲空間

Adventurer同樣定位低端,相當於Ranger系列增加底倉的版本

Traveller是類似於Kelty JUNCTION 2.0的背包型背架,可以隨身登機,只是承重更小,僅有15公斤。

從Cross Country起,所有更高級的系列都配備了腳蹬、遮陽罩、後視鏡

Freedom系列相當於升級了網面背負和U型頭枕、改進拉鍊倉的Cross Country

相對於其他系列,旗艦款的Voyager系列舊版新版間的升級比較明顯,舊款S3相當於Cross Country增加可分離背包的版本

而新版S4則相當於增加可分離背包的Freedom系列

雖然在國內沒什麼名氣也比較難買到,但在wiggle威騎上是可以買到LittleLife的背架產品的,價格還算相對友好。整體來說LittleLife比較適合闔家歡出遊,比戶外品牌少了些狂野,更為居家。

9、Phil&teds

來自紐西蘭的Phil&teds也是一個生產背架的母嬰用品廠商,雖然談不上知名,但卻是國內主流電商中比較容易買到的產品,在包括中亞在內的各主要亞馬遜都有銷售。

背架 - Phil&teds - 所有類別 - 亞馬遜亞馬遜提供豐富的背架 - Phil&teds及其相關商品,天天低價,正品行貨,支援貨到付款www.amazon.cn直達連結

Phil&teds的背架產品總共有三款,相信從外觀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不是一個戶外廠商做出來的產品:

入門款parade,配置及其簡單,安全帶不可調節,該有的都沒有,有一個可以拆卸的小掛包

中端型號metro,造型終於沒那麼醜了

旗艦款escape,相比metro增加了腳蹬、遮陽罩、U型頭枕和可分離背包。可以看到它家特別有特色的拖鞋式腳蹬,一看就不是戶外廠商設計的……

雖然亮點不多,但Phil&teds的優勢在於便宜,其價格比起LittleLife還要更低,不過是不是選擇就是個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10、其他品牌

除了上面這幾個品牌,背架的生產廠商還有許多,只是在國內不太容易購買,也就不再詳細介紹,簡單一筆帶過吧。比如怎麼看都像把安全座椅背在肩上的義大利著名母嬰品牌Chicco,是少有的內置全身防雨罩的產品,瞬間又有種童車的感覺。

同樣內置防雨罩的,還有在國內幾次慘遭滑鐵盧的德國戶外品牌Salewa沙樂華推出的Koala II,只是整個產品線只有一款產品多少有些獨木難支的意思。

德國Profi Outdoor推出的MONTIS背架,有多達五款產品,不過亮點並不多,想購買也很困難。

國內淘寶上也確實有些不知什麼品牌的背架在銷售,價格低廉銷量也似乎不錯的樣子,只是其設計著實不敢讓人恭維,無論用料、安全性和背負系統都不知從何談起,在戶外本來就充滿變數的地方,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保護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最後放一張全部產品的參數總圖,只可惜太長了只能分開發:

四、背架選購使用總結

寫了那麼多,還是總結一下背架選購使用過程中的一些要點吧:

1、寶寶適用體重7-18公斤,年齡大約6個月-3歲,背負者身高在157-187之間會比較容易選擇,身高在155-195之外幾乎沒有合適的背架;

2、戶外品牌背架的高端產品相對更適合野外環境單人使用,如果主要是城市郊外、家庭出遊則可以降低要求選擇合適的中低端產品,如果地處炎熱地區儘量選擇網面透氣的產品,雖然各家背架尺寸略有差異,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放入汽車後備箱都無壓力(背包型以外的背架尺寸超限無法隨身登機只能托運,如果想登機攜帶可以選擇Kelty、deuter、LittleLife等的背包型產品);

3、購買到背架後首先閱讀說明書,將背負系統和寶寶座艙調整到合適的位置,學會背架不同部件的使用方法,這點十分重要,因為其不僅關係到背負感、安全性,還因為假如寶寶第一次乘坐受到驚嚇或感到不舒適,很可能就會徹底拒絕乘坐背架,這樣的前車之鑒很多;

4、每次使用前或使用後用肥皂清潔口水墊並晾乾,假如背架沒有可拆卸口水墊最好綁一個上去;

5、合理引導寶寶乘坐背架,乘坐時檢查安全帶、腿部環帶不要勒住寶寶,在乘坐時多鼓勵寶寶腿部活動促進血液迴圈,腳蹬或腳踏等可以支撐腿部的配件會大幅提升寶寶乘坐舒適度,當寶寶睡著時根據情況放低座椅以獲得舒適睡姿;

6、如果背架沒有配置腿部環帶,在經過狹窄路段、與別人交會時,用雙手護住寶寶雙腿,防止被刮傷;

7、可以在腰帶包裡放一個小鏡子,方便觀察寶寶動態,通常感覺到寶寶不怎麼動的時候,大概就是睡著了;

8、經過低矮路段時務必注意寶寶頭部安全,這時候遮光罩會成為一個不錯的預警方式;

9、把寶寶放下之前務必提前打開支架並確定以打開到正確位置,不要讓寶寶獨自一人坐在背架放在地上,很容易會向前傾倒造成危險,而且寶寶在地上拖行會造成背架磨損;

10、背負寶寶不同于背負背包,寶寶在背架會動,所以務必掌握好平衡性,出門時選擇防滑適應性好的鞋子,而且由於膝蓋壓力大,最好使用護膝;

11、假如你出門在考慮帶背架還帶不帶童車,那只帶背架就可以了,一般來說寶寶有了背架就不願坐車了,絕大部分時間童車都是推著徒增重量,尤其在去景區這種本來路就不太平坦的地方;

12、寶寶乘坐背架期間需要多注意紙尿褲的情況,儘量保持乾爽。

綜合來看,Osprey代表了極致性能、Thule帶來了別樣的北歐風情,但這兩個品牌的產品更適合於高端戶外發燒友和不差錢的家庭,相對來說deuter、Kelty、LittleLife這些相對親民的品牌帶來的可選餘地會更大,在可承受的價位內選擇更好的背負系統與更多的舒適配件才是王道。

不要總覺得寶寶太小,長大後不會記得兒時去過的地方,很多時候,存在父母腦海中一起經歷的那些美好時刻,遠比寶寶記住了什麼更為重要。當你背著她站在山野之巔,你所得到的不只是征服大山的滿足感,因為在那時,你不只是個攀登者,還是一個父親。

—————————我叫分割線—————————

本期話題:戶外兒童背架怎麼買更值?

點擊“我要請教”按鈕進行提問,問題會以這種形式出現:#值無不言#@kriverXXXXXXXX

使用手機的值友請直接提問,記得@kriver 讓他看見哦~

我要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