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濕氣重,心熱心煩,失眠,每天拍拍這個部位就好,管用,不花錢

感覺身體濕氣重?晚上睡不好,每天不妨花時間按按這個地方,

輕鬆除濕。

腋下——極泉穴

是手少陰心經第一要穴,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經常彈撥極泉穴具有使氣血流通的作用,可寬胸理氣,養護心肺。

最好的按摩方式是彈撥,力度應柔和,動作應連貫,忌用暴力。每次彈撥的量應因人而異,適度彈撥即可,

一般彈撥10次左右。左上臂稍外展,暴露腋下極泉穴,用右手食指、中指併攏摸到左極泉穴,並在穴位附近找到條索狀物,此時,固定食指、中指並使指尖輕輕上扣,一前一後地來回彈撥條索狀物,彈撥時會有全手電筒麻感,每次彈撥10次左右即可。對極泉穴進行彈撥,可以把刺激傳導到心臟,具有保健和急救兩大功用,對於心臟供血不足,經常出現心悸、心痛症狀的人來說,
經常彈撥極泉,不失為一個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

肘窩

肘窩是肘關節前方的一個三角形的凹陷,它是經絡非常密集的地方,經常按揉可起到行氣活血、散淤祛毒的作用。咽喉腫痛,心煩心熱,口腔潰瘍,失眠多夢等症時,可在肘窩的位置拍打5至10分鐘,每隔1周1次。

膝窩——委中穴

委中穴走的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拍打此處5至10分鐘,每隔1周1次。委中穴是治療腰背疼痛的要穴,位於膝關節後側,力點揉委中穴,或者在此穴刺血拔罐,具有舒筋通絡、散瘀活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起到通則不痛、強腰健膝的作用。按摩委中穴還可以緩解女性腰酸背痛。

足部——公孫穴

屬足太陰脾經。足太陰之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沖脈。在足內側緣,當第1蹠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主治:胃痛、嘔吐、腸鳴、腹痛、泄瀉、痢疾、腹脹、食不化、腳氣等。

可以通過按揉或艾灸的方式,每天2次,每次5-10分鐘。

腹部——水分穴

為任脈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1寸。腹瀉、浮腫水腫、腹水(腹積水)、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翻胃、水腫、小兒陷囟、腰脊強急等疾病。

用大拇指指腹按揉,每天2次,每次5-10分鐘。

▲內容僅供參考和科普,具體病症的治療還需看醫生綜合自身情況。

原來這麼些年,我們吃蘿蔔都吃錯了,這樣吃才能將養生效果最大化

女人經期,補血養血,活血化瘀,按一個地方,管用還不花錢

養氣血勝過吃補藥,最好的補血的良藥就在家裡,趕緊收藏

活血化瘀,按一個地方,管用還不花錢

養氣血勝過吃補藥,最好的補血的良藥就在家裡,趕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