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貴州“桃源”生活: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

多彩貴州網綜合 小青瓦、坡面屋、穿鬥枋、轉角樓、雕花窗。如此景致,你大可恣意想像:這就是我嚮往的生活。這是位於貴州省湄潭縣永興鎮茅壩村的黔北民居。自2013年貴州省決定在全省實施小康寨行動計畫以來,

這樣美麗的村寨在貴州不勝枚舉。

美麗鄉村處處是景

小康寨:農村群眾的“桃源”生活

小康寨行動計畫圍繞貴州省農村“道路硬化、衛生淨化、村莊亮化、環境美化、生活樂化”目標,以自然村寨為建設物件,按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方式,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一批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生活宜居的美麗鄉村、幸福家園。

推進貴州美麗鄉村小康寨建設,貴州始終堅持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注重以人為本、注重綠色發展、注重城鄉統籌、注重山地民族文化特色的理念,精心組織,精准發力,加速推進,走出了一條依山傍水、顯山露水、城鄉一體、天人合一的美麗鄉村發展之路,貴州鄉村人居環境明顯改觀,

農民收入明顯增加,農村社會明顯和諧,城鄉聯動效果明顯。

小康寨行動計畫實施近四年來,補齊了貧困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赤水鳳凰村

截至2016年底,貴州省小康寨行動計畫累計完成投資229.38億元,

總體實施建設通組(寨)道路3.78萬公里、人行步道2.98萬公里,累計完成“三改三治”及庭院硬化工程203.6萬戶、垃圾收集處理項目1403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項目458個、便民設施項目10576個、文體活動設施項目10342個、汙水處理設施項目18140個、照明設施45.62萬套,專案累計覆蓋1400多個鄉(鎮、街道辦事處)、3.45萬個自然村寨,803萬人直接受益。

廣大農村基礎設施得到了實質性改善,50戶以上自然村寨通組(寨)道路和照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

有效實現了“道路硬化”和“村寨亮化”。縣城周邊、旅遊村寨、傳統村落以及連片中心村寨基本實現了生態濕地治理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等方式,有效控制了農村面源污染,保護飲用水源,留住青山綠水,努力達到“衛生淨化”和“環境美化”目標。

一個個小康寨的興起,為貴州農村群眾繪製了一幅幅安居樂業的“桃源”生活畫卷。

浪塘村的美麗轉身

浪塘村

浪塘村,曾經是個“灰姑娘”。三年前,浪塘村還是省級二類貧困村,整個村莊房屋破舊,道路狹窄,滿街糞草亂堆,髒水亂倒,傳統農業廣種薄收,村民苦不堪言,迫于生計的青壯年只好外出打工。

2013年6月,貴州省啟動小康寨行動計畫,浪塘村成為小康寨創建點之一,僅用一年多的時間,變革性的建設在浪塘村逐步展開,浪塘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

2014年8月,浪塘村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工,但還沒來得及推廣就已經遊人如織了,來旅遊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浪塘人不曾想到剛改建完成的浪塘會變得這麼火熱。

周瓊是地道的浪塘人,她所經營的浪塘人家農家樂是村寨裡第一家農家樂。周瓊和丈夫在外打工已有十餘年時間,得知浪塘成為美麗鄉村的創建點後,在2013年底回到了家鄉,用多年的積蓄裝修建設了浪塘人家。

“當時心裡也沒底,不過浪塘的變化一天一個樣,就先開起來試試,同時也方便照顧我家孩子。剛開始創業時,政府也很支持鼓勵,沒想到建成後生意特別好。”周瓊說,“做夢也沒想到浪塘能發生這麼大的變化,我現在一個月賺的錢就相當於之前打工一年掙來的錢,半年時間就賺了30多萬。”

如今,浪塘村已經有23家農家樂正式營業,近7成的外出務工年輕人選擇了回家創業。

浪塘人明白,獨特的田園風光是吸引遊人的關鍵。200畝的蓮藕養魚試驗專案已取得成功,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生態效益的觀光農業被確定為浪塘村產業發展的方向。建立蔬菜種植合作社,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產業,白菜、辣椒、折耳根等在全村已種植近1000多畝。紅米、土酒、山藥等土特產品的規模生產也已啟動。

2014年9月18日,浪塘村成為貴州省第十屆小城鎮發展大會觀摩點,時任省委書記的趙克志讚揚浪塘村是守住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的典範,也評價西秀區“鎮村聯動”模式是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先進模式,值得貴州其他地區借鑒。

苗寨村的農旅一體致富路

風景如畫的開陽縣長官司

“以前,村裡的路不通、房子不好、衛生差,沒有什麼做的,我一直在外地跑貨車。現在,村裡修好了路,房屋立面都進行了統一規劃,綠化也好了很多,回家搞個紫涵農莊農家樂,閒時還到村裡的鹽泉小鎮和雲上人家茶園拉點貨,掙錢顧家兩不誤。”說起如今的生活,陶青一臉笑容。他的農家樂今年開張以來,純收入已經達14萬餘元。

苗寨二組村民徐志彬一邊忙著安排家裡給枇杷基地施冬肥,一邊還忙著村裡茶園的管理。“我家種了300多棵枇杷,今年賣了3萬多塊錢,在村裡的茶山上給公司搞管理,每月也有2000塊錢收入,只要人勤快,村裡的鹽泉小鎮和茶山為流轉土地的村民提供了就業,不用出遠門,家門口就有很多事情做。”徐志彬如是說。

陶青和徐志彬口中的變化,源自于小康寨行動計畫。

開陽縣南江鄉苗寨村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聚集村寨,針對該村有著南江大峽谷和清龍河十裡畫廊位於村境內、貴開高等級公路穿村而過的交通和區位優勢,苗寨村納入2015年小康寨行動計畫示範點。

苗寨村將旅遊產業和現代農業融合,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環境,開發農業產業,打造有本地特色的美麗鄉村,把特色農產品和鄉村旅遊相結合,以產業帶動發展,發展種植枇杷、櫻桃、酥李,同時引進鹽泉小鎮、南江春天、草莓基地和雲上人家茶園等公司落地,帶動村民就業致富,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致富增收。

“通過土地流轉形式實現茶葉種植1000餘畝,草莓20餘畝,同時,按照村民和公司簽訂的合同,村民要在流轉出去的土地上務工30天,加上土地流轉,村民至少有2600元的收入,實現一塊土地兩份收入,目前全村共有11個村民組得到這樣的實惠。”說起發展和村民收入,苗寨村村支書汪瞻華滿懷信心地說:“我們流轉土地300畝,栽種桃樹、李樹,發展經果林種植壯大集體經濟,做到一年四季有水果,有收入。”

松樹林成為全省明星寨

烏當區新堡鄉馬頭村松樹林組

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馬頭村松樹林組是貴州省著名的鄉村旅遊點。

松樹林組坐落在阿渡河谷底,由於坡陡,直到2000年都未通公路,是全村最貧困落後的寨子。2009年,村支部爭取到60萬元“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硬化通組路,全組56戶無償捐地、投勞,3公里的硬化路很快就通了。

開好頭萬事不再難。近幾年來,農村清潔能源工程、房屋改造、鄉村旅遊扶貧、河道整治、串戶路硬化等17個總投入超千萬元的財政專案相繼在松樹林組實施。如今的松樹林,舊木房變成了小洋樓,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垃圾全部彙集後運到填埋場,昔日髒臭的阿渡河夏日泳者成群……

美麗鄉村引客來。靚起來的松樹林組,結合當地豐富多彩的布依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建起5家農家樂、5家鄉村旅社,每年吸引3萬餘人前來休閒觀光,每年旅遊純收入達150萬元。

在松樹林組,隨處可見大片大片的葡萄架。村支書謝必菜說:“小康寨的魅力不僅僅是吸引遊客,還吸引著眾多客商。”目前已有4家企業流轉該組90%的土地規模發展葡萄園、盆景園藝、中藥材、養殖等,建起10個種植基地、5個養殖社區。全組100多勞動力絕大多數在家門口成了產業工人,人均收入超過1.3萬元。

2013年小康寨行動計畫整村推進在馬頭村新寨組啟動,目前松樹林組已投入200多萬元新建了標準停車場、串戶石板路、涼亭等,家家戶戶建起了花壇。小康寨建設讓昔日貧窮落後的松樹林變成了全省的明星寨。

貴州美麗鄉村小康寨建設立足省情,重點推進,優先改善,提升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讓老百姓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

此外,貴州還啟動實施“十縣百鄉千村”示範試點工程,鼓勵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等方式拓展融資管道共同投入美麗鄉村建設,建立投融資建設機制。同步推進產業發展,加快村集體經濟發展,持續促進村民增收,建設鮮活美麗的小康寨。

一個個小康寨的興起,使多彩貴州更加魅力無限。

浪塘村成為小康寨創建點之一,僅用一年多的時間,變革性的建設在浪塘村逐步展開,浪塘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

2014年8月,浪塘村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工,但還沒來得及推廣就已經遊人如織了,來旅遊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浪塘人不曾想到剛改建完成的浪塘會變得這麼火熱。

周瓊是地道的浪塘人,她所經營的浪塘人家農家樂是村寨裡第一家農家樂。周瓊和丈夫在外打工已有十餘年時間,得知浪塘成為美麗鄉村的創建點後,在2013年底回到了家鄉,用多年的積蓄裝修建設了浪塘人家。

“當時心裡也沒底,不過浪塘的變化一天一個樣,就先開起來試試,同時也方便照顧我家孩子。剛開始創業時,政府也很支持鼓勵,沒想到建成後生意特別好。”周瓊說,“做夢也沒想到浪塘能發生這麼大的變化,我現在一個月賺的錢就相當於之前打工一年掙來的錢,半年時間就賺了30多萬。”

如今,浪塘村已經有23家農家樂正式營業,近7成的外出務工年輕人選擇了回家創業。

浪塘人明白,獨特的田園風光是吸引遊人的關鍵。200畝的蓮藕養魚試驗專案已取得成功,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生態效益的觀光農業被確定為浪塘村產業發展的方向。建立蔬菜種植合作社,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產業,白菜、辣椒、折耳根等在全村已種植近1000多畝。紅米、土酒、山藥等土特產品的規模生產也已啟動。

2014年9月18日,浪塘村成為貴州省第十屆小城鎮發展大會觀摩點,時任省委書記的趙克志讚揚浪塘村是守住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的典範,也評價西秀區“鎮村聯動”模式是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先進模式,值得貴州其他地區借鑒。

苗寨村的農旅一體致富路

風景如畫的開陽縣長官司

“以前,村裡的路不通、房子不好、衛生差,沒有什麼做的,我一直在外地跑貨車。現在,村裡修好了路,房屋立面都進行了統一規劃,綠化也好了很多,回家搞個紫涵農莊農家樂,閒時還到村裡的鹽泉小鎮和雲上人家茶園拉點貨,掙錢顧家兩不誤。”說起如今的生活,陶青一臉笑容。他的農家樂今年開張以來,純收入已經達14萬餘元。

苗寨二組村民徐志彬一邊忙著安排家裡給枇杷基地施冬肥,一邊還忙著村裡茶園的管理。“我家種了300多棵枇杷,今年賣了3萬多塊錢,在村裡的茶山上給公司搞管理,每月也有2000塊錢收入,只要人勤快,村裡的鹽泉小鎮和茶山為流轉土地的村民提供了就業,不用出遠門,家門口就有很多事情做。”徐志彬如是說。

陶青和徐志彬口中的變化,源自于小康寨行動計畫。

開陽縣南江鄉苗寨村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聚集村寨,針對該村有著南江大峽谷和清龍河十裡畫廊位於村境內、貴開高等級公路穿村而過的交通和區位優勢,苗寨村納入2015年小康寨行動計畫示範點。

苗寨村將旅遊產業和現代農業融合,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環境,開發農業產業,打造有本地特色的美麗鄉村,把特色農產品和鄉村旅遊相結合,以產業帶動發展,發展種植枇杷、櫻桃、酥李,同時引進鹽泉小鎮、南江春天、草莓基地和雲上人家茶園等公司落地,帶動村民就業致富,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致富增收。

“通過土地流轉形式實現茶葉種植1000餘畝,草莓20餘畝,同時,按照村民和公司簽訂的合同,村民要在流轉出去的土地上務工30天,加上土地流轉,村民至少有2600元的收入,實現一塊土地兩份收入,目前全村共有11個村民組得到這樣的實惠。”說起發展和村民收入,苗寨村村支書汪瞻華滿懷信心地說:“我們流轉土地300畝,栽種桃樹、李樹,發展經果林種植壯大集體經濟,做到一年四季有水果,有收入。”

松樹林成為全省明星寨

烏當區新堡鄉馬頭村松樹林組

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馬頭村松樹林組是貴州省著名的鄉村旅遊點。

松樹林組坐落在阿渡河谷底,由於坡陡,直到2000年都未通公路,是全村最貧困落後的寨子。2009年,村支部爭取到60萬元“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硬化通組路,全組56戶無償捐地、投勞,3公里的硬化路很快就通了。

開好頭萬事不再難。近幾年來,農村清潔能源工程、房屋改造、鄉村旅遊扶貧、河道整治、串戶路硬化等17個總投入超千萬元的財政專案相繼在松樹林組實施。如今的松樹林,舊木房變成了小洋樓,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垃圾全部彙集後運到填埋場,昔日髒臭的阿渡河夏日泳者成群……

美麗鄉村引客來。靚起來的松樹林組,結合當地豐富多彩的布依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建起5家農家樂、5家鄉村旅社,每年吸引3萬餘人前來休閒觀光,每年旅遊純收入達150萬元。

在松樹林組,隨處可見大片大片的葡萄架。村支書謝必菜說:“小康寨的魅力不僅僅是吸引遊客,還吸引著眾多客商。”目前已有4家企業流轉該組90%的土地規模發展葡萄園、盆景園藝、中藥材、養殖等,建起10個種植基地、5個養殖社區。全組100多勞動力絕大多數在家門口成了產業工人,人均收入超過1.3萬元。

2013年小康寨行動計畫整村推進在馬頭村新寨組啟動,目前松樹林組已投入200多萬元新建了標準停車場、串戶石板路、涼亭等,家家戶戶建起了花壇。小康寨建設讓昔日貧窮落後的松樹林變成了全省的明星寨。

貴州美麗鄉村小康寨建設立足省情,重點推進,優先改善,提升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讓老百姓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

此外,貴州還啟動實施“十縣百鄉千村”示範試點工程,鼓勵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等方式拓展融資管道共同投入美麗鄉村建設,建立投融資建設機制。同步推進產業發展,加快村集體經濟發展,持續促進村民增收,建設鮮活美麗的小康寨。

一個個小康寨的興起,使多彩貴州更加魅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