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都說2016年是國產爛片之年 但他們還是評出了爛中之爛

如今的媒體界,遍地讚頌已無太多意思。若能在一邊倒的阿諛奉承之中,以標新立異而獨樹一幟,那才叫爽快。是以任何領域,皆不乏諷刺揶揄之者。例如電影領域,金酸莓獎當屬先行。

金酸莓獎創辦於1981年,理所當然地不會受到任何電影公司、機構的待見,以至於創辦人約翰·J·B·威爾遜只能在自家的客廳裡頒發那些讓導演、演員都唯恐避之不及的獎項。

金酸莓獎獎盃

然而可能連這位電影製作人都沒有想到,自己創辦的這個“臭名昭著”獎能夠如此長壽且延續至今,

已過了37個年頭。這足以證明在這個話語權由那些專業評獎機構把持的文化界,普多大眾是多麼渴望與權威相左的聲音,並以此作為大眾娛樂的一部分,供人茶餘,供人飯後。

值得慶倖的是,這一娛樂精神並非由老外所獨享。由香港媒體主辦的金榴梿獎與金話梅電影選舉,是經過華人包裝的舶來品,卻也符合華人自身娛樂的需要。

那麼我們內地人呢?儘管稍晚於香港,但我們也有自己的“金掃帚獎”。它是華語電影史上,繼金榴梿獎與金話梅電影選舉後的第三個、專為年度最差影片而設立的獎項。每年由《青年電影手冊》主辦,普通觀眾及專業評委共同投票,迄今已辦了八屆。

2016年度的金掃帚獎已于上周日公佈,去年我們在網路上嘲笑、調侃的那些爛片、演員幾無懸念地出現在這份榜單中,再次博你一笑。

第八屆2016年度金掃帚獎獲獎名單

最令人失望影片:《封神傳奇》《澳門風雲3》《擺渡人》

最令人失望中小成本影片:《我的新野蠻女友》《極限挑戰之皇家寶藏》《致我們終將到來的愛情》

最令人失望導演:王晶(澳門風雲3、王牌逗王牌)、劉振偉(大話西遊3)

最令人失望編劇:張嘉佳與王家衛(擺渡人)

最令人失望男演員:吳亦凡(爵跡、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夏有喬木雅望天堂)

最令人失望女演員:景甜(長城)

年度最令人失望新導演:張嘉佳(擺渡人)

年度最令人失望集體表演:《澳門風雲3》(周潤發、劉德華、張家輝、張學友、余文樂、李宇春、劉嘉玲等)

若是今年的榜單還不夠讓你過癮,我們不妨再回顧下往年的那些主要獲獎者。

2009年度

最令人失望影片:《三槍拍案驚奇》《南京!南京!》《刺陵》

最令人失望導演:張藝謀、陸川

最令人失望男演員:小瀋陽

最令人失望女演員:林志玲

2010年度

最令人失望影片:《孔子》《大笑江湖》《非誠勿擾2》

最令人失望導演:馮小剛、胡玟

最令人失望男演員:周立波

最令人失望女演員:大S

2011年度

最令人失望影片:《戰國》《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關雲長》

最令人失望導演:高曉松、陳勳奇

最令人失望男演員:孫紅雷

最令人失望女演員:張柏芝

2012年度

最令人失望影片:《血滴子》《河東獅吼2》《王的盛宴》

最令人失望導演:馬偉豪、陸川

最令人失望男演員:小瀋陽

最令人失望女演員:楊冪

2013年度

最令人失望影片:《小時代1、2》《富春山居圖》《私人定制》

最令人失望導演:郭敬明

最令人失望男演員:杜海濤

最令人失望女演員:景甜

2014年度

最令人失望影片:《白髮魔女傳之明月天國》《小時代3:刺金時代》《分手大師》

最令人失望導演:張之亮、郭敬明

最令人失望男演員:甄子丹

最令人失望女演員:楊冪

2015年度

最令人失望影片:《梔子花開》《從天“兒”降》《惡棍天使》

最令人失望導演:何炅、魏楠與魏民

最令人失望男演員:鄧超

最令人失望女演員:楊冪

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鼓掌,感謝他們為華語電影的娛樂精神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其中不乏一些多次獲獎的熟面孔,我們祝願他們的事業能更上一層樓,當然也很歡迎他們能常回來看看。

同時我們也希望這樣的娛(liang)樂(xin)獎項能一直辦下去,儘管其一定會受到來自各方的不同壓力。比如開創華語電影吐槽評獎的金榴梿獎,已於2009年最後一屆後徹底沉沒,享壽7年。

爛片固然有其存在的價值及其背後驅動的商業利益,但確實不值得同情,對任何事物的褒貶評價亦是自由,有褒有貶才能形成一個行業的助推力。天下無爛片也許是一個遙遠的夢,然若缺失反對的聲音,那真只能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幻影而已。

2013年度

最令人失望影片:《小時代1、2》《富春山居圖》《私人定制》

最令人失望導演:郭敬明

最令人失望男演員:杜海濤

最令人失望女演員:景甜

2014年度

最令人失望影片:《白髮魔女傳之明月天國》《小時代3:刺金時代》《分手大師》

最令人失望導演:張之亮、郭敬明

最令人失望男演員:甄子丹

最令人失望女演員:楊冪

2015年度

最令人失望影片:《梔子花開》《從天“兒”降》《惡棍天使》

最令人失望導演:何炅、魏楠與魏民

最令人失望男演員:鄧超

最令人失望女演員:楊冪

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鼓掌,感謝他們為華語電影的娛樂精神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其中不乏一些多次獲獎的熟面孔,我們祝願他們的事業能更上一層樓,當然也很歡迎他們能常回來看看。

同時我們也希望這樣的娛(liang)樂(xin)獎項能一直辦下去,儘管其一定會受到來自各方的不同壓力。比如開創華語電影吐槽評獎的金榴梿獎,已於2009年最後一屆後徹底沉沒,享壽7年。

爛片固然有其存在的價值及其背後驅動的商業利益,但確實不值得同情,對任何事物的褒貶評價亦是自由,有褒有貶才能形成一個行業的助推力。天下無爛片也許是一個遙遠的夢,然若缺失反對的聲音,那真只能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幻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