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光線三年三裁員 “存糧過冬”還是轉型佈局?

又是裁員,10%的光線傳媒員工將被“末位淘汰”。

在中國的幾大傳統電影公司中,光線傳媒在近兩年裡的發展可圈可點,不管是票房還是公司總營收都穩中有升,在2015年、2016年年報中,營業收入分別達到15.23億元和17.31億元,

利潤也分別高達4.02億元和7.41億元。

也正是這家業績優異的公司,卻在近幾年接連進行裁員。近日,就傳出光線傳媒副總裁李曉萍在6月26日的全體光線員工例會上宣佈裁員近10%的資訊,理由則是“末位淘汰”。在此之前兩年,也發生過大規模裁員事件,分別是2015年7月的“重組電視事業部”和2016年9月的“調整先看網路業務”。三次大規模裁員,讓光線傳媒員工數量從2015年裁員前的541人將減少到約240人。

相比前兩次明確的戰略調整而進行的裁員,這次裁員前後,光線傳媒並沒有明確提出轉型的計畫,不過電影娛樂行業的風向每天都在發生著巨大變化,在2015年、2016年取得良好業績的光線傳媒,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報告中首次出現“負增長”,即便總營收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4.96%達到6.09億元,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只有1.8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跌12.99%。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

電影票房市場便沒有取得預期中的高速提升,全年票房455億隻比前一年提升10%,而這一調整期延續到了2017年上半年,除去服務費只收穫254億票房,比去年同期上升3.3%。當票房市場進入調整期,也就意味著在內地高度依賴票房收入的電影公司,收入也將大大受限。

當收入受限,衍生品、實景娛樂等新業務還有待進一步開發時,控制成本就成為有效、直接的辦法。而成本控制,

甚至被業內不少人戲稱“刻在光線的基因裡”。就連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自己也在公開信中表示,“我會一如既往的做這個行業裡最勤奮最摳門的老闆”。

通過光線傳媒近兩年的年報可以發現,在2016年,公司的人均年薪高達58.96萬元,比2015年的30.80萬元上漲了91.45%,位列傳媒行業上市公司人均年薪榜第二位,可見光線傳媒在員工薪酬方面的成本,放在行業裡橫向比較,十分高昂。這樣的增幅,

遠遠高於王長田在2016年12月的公開信中所說的“年初平均提薪15%的基礎上,年內再平均提薪20%”。

高薪之下,裁員,成為最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而控制成本,都是為了光線傳媒整體戰略佈局在有限的資金空間裡進行變換。換個角度去看這三次裁員,與其說是“存錢過冬”,不如說更像是光線傳媒的三次升級轉型。

第一次裁員,2015年7月“重組電視事業部”

那時的中國電影市場,還在享受著票房高速增長帶來的高額利益。

光線傳媒在2015年3月,就收到阿裡創投的投資,阿裡創投以24.22元/股的價格認購9900多萬股,共計投資24億元,占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約8.8%,成為光線傳媒的第二大股東。

2015年7月,光線2015年電影收入較高的幾部影片《港囧》、《尋龍訣》、《惡棍天使》都還沒有上映,但在當時,電視類節目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等戶外遊戲類大製作綜藝節目佔據了螢屏主流,而光線所擅長的小成本棚內綜藝愈發邊緣,且嘗試製作的高成本節目《激情唱響》、《夢想星搭檔》等並沒有取得良好的收視成效,並且不採取收視率對賭協議只收取製作費用,在2014年年報中,電視劇收入僅為公司貢獻了4.88%的利潤,同比下滑約6.5%。

再加上電視平臺在當時市場化程度不高、回款慢、週期長等特點,電視事業部自然成為光線傳媒“調整”的對象。而光線傳媒原電視事業部總裁張航,也調任光線傳媒子公司青春光線總裁職位。

不過在當時,只表示該部門工作人員將被分配到其他部門,並沒有明確公佈分配和離職的員工比例。

在此之後,原本幾乎沒有存在感並負責文學、電影及IP開發的青春光線,製作發行了包括《我是證人》、《火鍋英雄》、《嫌疑犯X的獻身》、《重返·狼群》等具有口碑或較高票房的影片。

也正是在2015年10月,光線成立專門從事動漫電影業務的“彩條屋影業”,宣佈投資包括十月文化、彼岸天、藍弧文化在內的13家動漫公司,公佈包括《大魚海棠》、《大聖鬧天宮》等22部動漫電影片單。即將於今年7月13日上映的《大護法》,彩條屋影業也是在2015年底開始介入專案的。

背靠光線傳媒強大發行平臺,彩條屋影業以一年一部原創動畫的節奏,刷新著觀眾對國產動畫電影的認識,《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分別獲得9.5億、5.6億的票房,而協助引進的《你的名字。》,也獲得5.7億元票房創下進口日本動漫電影的票房紀錄。

第二次裁員,2016年9月“調整先看網路業務”

先看網路是由光線傳媒與奇虎360在2014年12月底出資成立的一家付費會員視頻網站,光線傳媒以人民幣4800萬元認購先看網路註冊資本的40%,奇虎360認購先看網路註冊資本的45%。

但在當時,視頻網站市場已經趨於紅海,先看網路直接進入付費領域也算有些激進。這一合作在一年後的2015年11月宣佈告吹,奇虎360將45%的股權以5300萬轉讓給光線控股,同時轉讓的還有持有40%股權的光線傳媒。此時先看網路還未上線。

此後,雖然王長田多次在內部會議表態,將把先看打造成為中國的Netflix,但在毫無互聯網經驗的光線傳媒內部,有不少類似“搞運營的人沒法適應中國互聯網的市場規則”的流言接連傳出。在王長田的構想中,先看能夠憑藉光線的版權積累,與其他版權方進行置換,形成“內容+管道”的互聯網佈局方向。

王長田曾經這樣比喻光線投資策略,“光線只能是先試試,好吃再吃第二第三口,不好吃的就吐出去”。果然,失去合作夥伴的先看網路並沒有取得成功。在2016年9月,光線傳媒副總裁李曉萍在員工大會上表示計畫裁員20%,其中先看網路的裁員規模最大,被裁掉的100多人中,有近100人來自先看網路,網路市場部門和運營部門均被集體裁撤。如今,先看網路的首頁只能顯示“網站改版中,敬請期待”。

在先看網路表現不佳的同時,憑藉《美人魚》33.9億的高票房獲得了極高的收入,光線傳媒在2016年上半年7.2億元的收入中,來自電影的收入高達6.1億元,獨立製作的《大魚海棠》在暑期檔也取得了5.6億的票房。優質內容帶來的收入十分直觀,也讓王長田對“內容為王”的堅守更加堅定。

除先看網路之外,依然有為數不少的員工遭到裁員。背後更大的原因,或許是因為2016年5月光線傳媒用6%的股份和23.83億元現金,從新美大手中獲得了貓眼電影的57.4%的股權。

在此番交易中,貓眼電影的估值達到83.33億元,相比另外兩大市場佔有率相差無幾線上票務網站淘票票和微影時代在當時的估值137億和120億,當時擁有市場份額33%排名第一的貓眼估值明顯偏低。

據微影時代CEO林寧估計,共有40億投入在2015年的票補大戰中,這樣燒錢的競爭到了2016年才得到了緩解。不過通過光線傳媒2016年年報,可以得知天津貓眼2016年的財務資料收入10.53億,虧損5.11億。根據王長田在今年6月舉辦的中國影視領袖峰會上的透露,貓眼在沒有改變營業模式的情況下,在今年第一季度平均月利潤超過5000萬元,可以推斷在2016年光線及貓眼投入票補依然巨大。調整非盈利項目、進行人力成本控制,也是光線傳媒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甚至為了獲得更多資金,光線傳媒在2016年7月、11月兩次累計減持天神娛樂股票348萬股,獲利2.15億元。天神娛樂是光線傳媒在全產業鏈佈局中衍生遊戲的重要部分,於2012年便已投資1.25億持1294萬股,不過此後雙方並沒有在影遊聯動等方面進行過有影響力的合作。

在裁員的同時,光線傳媒也在進行招新,分別集中于光線的傳統優勢和即將開展的全新業務,比如發行領域、VR全景工作室和衍生品銷售的電商等。對於穩紮穩打的光線傳媒來說,裁員與招新代表著公司人才擅長領域的變化,也代表著光線尋求全新業務的方向。

第三次裁員,2017年6月“末位淘汰”

目前,中國的電影公司對有限人才的渴求與這個行業整體收入有限是一個難以解決的悖論。“入行沒幾年就拿百萬年薪,我們這個行業太浮誇了”,王長田批判這一風氣,或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光線傳媒在2016年的公司人均薪酬,已經達到傳媒行業上市公司第二的58.96萬元,比上一年激增91.45%。較高的用人成本,也間接導致了光線傳媒今年第一季度在營收比去年高出34.96%的情況下,利潤較反而下跌12.99%。

光線傳媒副總裁李曉萍在6月26日的全體員工例會上宣佈將裁員10%,正是光線傳媒應對員工薪酬成本過高的策略。雖然目前光線傳媒只有272名員工,只是華誼兄弟集團的十分之一。

促使光線裁員的問題也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外部的電影票房增幅放緩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國電影公司的電影專案收入中,超過7成來自於票房分成,但在2017年上半年全國票房扣除線上購票服務費只比去年同期上升3.3%達254億,其中國產影片只占39%達99.06億元,與高速攀升的項目製作成本及1000萬起步的行銷成本形成明顯的反差。

但在王長田看來,“票房在成熟的電影市場裡,只能占到30%-40%,其他的收入來源於版權銷售、點播分成、衍生品等等”,他還預計在3、4年之後,這兩者將基本持平。光線傳媒利用末位淘汰的形式裁員騰出人才空間,是為了在更加具備發展潛力的領域引進新的人才。7月5日下午,據光線方面回應,目前正在進行擴招的規模達20%左右,招聘領域包括三四線城市的發行人員、新媒體、策劃、專案負責人、劇本審讀等。

這一切,或許同另一家公司的成立有關。6月16日光線傳媒公告稱,“公司與關聯自然人王洪田擬共同出資設立光線(霍爾果斯)現場娛樂有限公司。光線現場娛樂的註冊資本為人民幣3,000萬元。公司認繳出資2,100萬元,持股比例70%”,而目的,正是“開拓實景娛樂業務”。

實景娛樂在電影產業中不是新鮮事,迪士尼的樂園模式無數次被中國電影公司拿來作比較,萬達、華誼都已經在2014年開始建立“萬達樂園”和“華誼電影小鎮”,截至目前數目分別達到6個、13個。光線其實在2014年已經宣佈過“中國電影世界”項目,希望打造集影視劇拍攝、旅遊體驗、文化休閒、影視產業聚集區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中心和文化產業發展基地,但進展並不順利,甚至有消息稱在2016年該專案移步大連。

在國內打造實景娛樂,最大的問題來自於沒有足夠優質且具有國民性的IP作為主題。成立光線現場娛樂,或許就是為了專門解決這一問題,而IP的來源,正是在近兩年接連打造“中國動畫電影奇跡”的彩條屋影業。

據光線傳媒透露,主題樂園是光線傳媒打造實景娛樂的重點發展專案之一。在世界範圍內最成功的主題樂園,比如迪士尼樂園、環球影城、樂高主題樂園等,都是根據動畫或重工業特效影片主題打造。彩條屋影業《大魚海棠》、《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兩部影片賺足口碑票房,並將一系列的角色形象、故事橋段推廣至全民皆知,隨著該公司“一年一部優質動畫”的出品節奏,如果都能取得前兩部作品的成效,那只需要3~5年就能獲得足夠的IP主題儲備。相比華誼、萬達,光線在先天條件上具有明顯優勢。

而光線所擅長的小成本棚內綜藝愈發邊緣,且嘗試製作的高成本節目《激情唱響》、《夢想星搭檔》等並沒有取得良好的收視成效,並且不採取收視率對賭協議只收取製作費用,在2014年年報中,電視劇收入僅為公司貢獻了4.88%的利潤,同比下滑約6.5%。

再加上電視平臺在當時市場化程度不高、回款慢、週期長等特點,電視事業部自然成為光線傳媒“調整”的對象。而光線傳媒原電視事業部總裁張航,也調任光線傳媒子公司青春光線總裁職位。

不過在當時,只表示該部門工作人員將被分配到其他部門,並沒有明確公佈分配和離職的員工比例。

在此之後,原本幾乎沒有存在感並負責文學、電影及IP開發的青春光線,製作發行了包括《我是證人》、《火鍋英雄》、《嫌疑犯X的獻身》、《重返·狼群》等具有口碑或較高票房的影片。

也正是在2015年10月,光線成立專門從事動漫電影業務的“彩條屋影業”,宣佈投資包括十月文化、彼岸天、藍弧文化在內的13家動漫公司,公佈包括《大魚海棠》、《大聖鬧天宮》等22部動漫電影片單。即將於今年7月13日上映的《大護法》,彩條屋影業也是在2015年底開始介入專案的。

背靠光線傳媒強大發行平臺,彩條屋影業以一年一部原創動畫的節奏,刷新著觀眾對國產動畫電影的認識,《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分別獲得9.5億、5.6億的票房,而協助引進的《你的名字。》,也獲得5.7億元票房創下進口日本動漫電影的票房紀錄。

第二次裁員,2016年9月“調整先看網路業務”

先看網路是由光線傳媒與奇虎360在2014年12月底出資成立的一家付費會員視頻網站,光線傳媒以人民幣4800萬元認購先看網路註冊資本的40%,奇虎360認購先看網路註冊資本的45%。

但在當時,視頻網站市場已經趨於紅海,先看網路直接進入付費領域也算有些激進。這一合作在一年後的2015年11月宣佈告吹,奇虎360將45%的股權以5300萬轉讓給光線控股,同時轉讓的還有持有40%股權的光線傳媒。此時先看網路還未上線。

此後,雖然王長田多次在內部會議表態,將把先看打造成為中國的Netflix,但在毫無互聯網經驗的光線傳媒內部,有不少類似“搞運營的人沒法適應中國互聯網的市場規則”的流言接連傳出。在王長田的構想中,先看能夠憑藉光線的版權積累,與其他版權方進行置換,形成“內容+管道”的互聯網佈局方向。

王長田曾經這樣比喻光線投資策略,“光線只能是先試試,好吃再吃第二第三口,不好吃的就吐出去”。果然,失去合作夥伴的先看網路並沒有取得成功。在2016年9月,光線傳媒副總裁李曉萍在員工大會上表示計畫裁員20%,其中先看網路的裁員規模最大,被裁掉的100多人中,有近100人來自先看網路,網路市場部門和運營部門均被集體裁撤。如今,先看網路的首頁只能顯示“網站改版中,敬請期待”。

在先看網路表現不佳的同時,憑藉《美人魚》33.9億的高票房獲得了極高的收入,光線傳媒在2016年上半年7.2億元的收入中,來自電影的收入高達6.1億元,獨立製作的《大魚海棠》在暑期檔也取得了5.6億的票房。優質內容帶來的收入十分直觀,也讓王長田對“內容為王”的堅守更加堅定。

除先看網路之外,依然有為數不少的員工遭到裁員。背後更大的原因,或許是因為2016年5月光線傳媒用6%的股份和23.83億元現金,從新美大手中獲得了貓眼電影的57.4%的股權。

在此番交易中,貓眼電影的估值達到83.33億元,相比另外兩大市場佔有率相差無幾線上票務網站淘票票和微影時代在當時的估值137億和120億,當時擁有市場份額33%排名第一的貓眼估值明顯偏低。

據微影時代CEO林寧估計,共有40億投入在2015年的票補大戰中,這樣燒錢的競爭到了2016年才得到了緩解。不過通過光線傳媒2016年年報,可以得知天津貓眼2016年的財務資料收入10.53億,虧損5.11億。根據王長田在今年6月舉辦的中國影視領袖峰會上的透露,貓眼在沒有改變營業模式的情況下,在今年第一季度平均月利潤超過5000萬元,可以推斷在2016年光線及貓眼投入票補依然巨大。調整非盈利項目、進行人力成本控制,也是光線傳媒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甚至為了獲得更多資金,光線傳媒在2016年7月、11月兩次累計減持天神娛樂股票348萬股,獲利2.15億元。天神娛樂是光線傳媒在全產業鏈佈局中衍生遊戲的重要部分,於2012年便已投資1.25億持1294萬股,不過此後雙方並沒有在影遊聯動等方面進行過有影響力的合作。

在裁員的同時,光線傳媒也在進行招新,分別集中于光線的傳統優勢和即將開展的全新業務,比如發行領域、VR全景工作室和衍生品銷售的電商等。對於穩紮穩打的光線傳媒來說,裁員與招新代表著公司人才擅長領域的變化,也代表著光線尋求全新業務的方向。

第三次裁員,2017年6月“末位淘汰”

目前,中國的電影公司對有限人才的渴求與這個行業整體收入有限是一個難以解決的悖論。“入行沒幾年就拿百萬年薪,我們這個行業太浮誇了”,王長田批判這一風氣,或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光線傳媒在2016年的公司人均薪酬,已經達到傳媒行業上市公司第二的58.96萬元,比上一年激增91.45%。較高的用人成本,也間接導致了光線傳媒今年第一季度在營收比去年高出34.96%的情況下,利潤較反而下跌12.99%。

光線傳媒副總裁李曉萍在6月26日的全體員工例會上宣佈將裁員10%,正是光線傳媒應對員工薪酬成本過高的策略。雖然目前光線傳媒只有272名員工,只是華誼兄弟集團的十分之一。

促使光線裁員的問題也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外部的電影票房增幅放緩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國電影公司的電影專案收入中,超過7成來自於票房分成,但在2017年上半年全國票房扣除線上購票服務費只比去年同期上升3.3%達254億,其中國產影片只占39%達99.06億元,與高速攀升的項目製作成本及1000萬起步的行銷成本形成明顯的反差。

但在王長田看來,“票房在成熟的電影市場裡,只能占到30%-40%,其他的收入來源於版權銷售、點播分成、衍生品等等”,他還預計在3、4年之後,這兩者將基本持平。光線傳媒利用末位淘汰的形式裁員騰出人才空間,是為了在更加具備發展潛力的領域引進新的人才。7月5日下午,據光線方面回應,目前正在進行擴招的規模達20%左右,招聘領域包括三四線城市的發行人員、新媒體、策劃、專案負責人、劇本審讀等。

這一切,或許同另一家公司的成立有關。6月16日光線傳媒公告稱,“公司與關聯自然人王洪田擬共同出資設立光線(霍爾果斯)現場娛樂有限公司。光線現場娛樂的註冊資本為人民幣3,000萬元。公司認繳出資2,100萬元,持股比例70%”,而目的,正是“開拓實景娛樂業務”。

實景娛樂在電影產業中不是新鮮事,迪士尼的樂園模式無數次被中國電影公司拿來作比較,萬達、華誼都已經在2014年開始建立“萬達樂園”和“華誼電影小鎮”,截至目前數目分別達到6個、13個。光線其實在2014年已經宣佈過“中國電影世界”項目,希望打造集影視劇拍攝、旅遊體驗、文化休閒、影視產業聚集區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中心和文化產業發展基地,但進展並不順利,甚至有消息稱在2016年該專案移步大連。

在國內打造實景娛樂,最大的問題來自於沒有足夠優質且具有國民性的IP作為主題。成立光線現場娛樂,或許就是為了專門解決這一問題,而IP的來源,正是在近兩年接連打造“中國動畫電影奇跡”的彩條屋影業。

據光線傳媒透露,主題樂園是光線傳媒打造實景娛樂的重點發展專案之一。在世界範圍內最成功的主題樂園,比如迪士尼樂園、環球影城、樂高主題樂園等,都是根據動畫或重工業特效影片主題打造。彩條屋影業《大魚海棠》、《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兩部影片賺足口碑票房,並將一系列的角色形象、故事橋段推廣至全民皆知,隨著該公司“一年一部優質動畫”的出品節奏,如果都能取得前兩部作品的成效,那只需要3~5年就能獲得足夠的IP主題儲備。相比華誼、萬達,光線在先天條件上具有明顯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