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解讀《成都市產業發展白皮書》66個重點產業園 你家附近有哪些

圖據網路

成都市重點產業園(集聚區)

66個產業園

涵蓋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融合產業、都市現代農業

覆蓋成都22個區(市)縣

國家級新區及開發區

14個產業園區

先進製造業產業園

16個產業園區

現代服務業和融合產業集聚區

30個集聚區

都市現代農業產業園

6個產業園區

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上提出,立足區域條件、產業基礎,按照園區城市總體規劃、產業招商指導目錄、園區設計規劃導則、產業引導政務政策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五位一體”管理體制,

在全市統籌佈局建設66個主導產業明確、專業分工合理、差異發展鮮明的產業功能區,加快建設產業活力強勁、城市品質高端、服務功能完備的現代化城市新區。成都晚報從《成都市產業發展白皮書》中瞭解到,成都市重點產業園(集聚區)分為國家級新區及開發區和產業新城兩部分,66個產業園涵蓋了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融合產業、都市現代農業,
覆蓋了成都22個區(市)縣。

其中,國家級新區及開發區共有14個產業園區,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包括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成都高新區南部園區、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成都金融總部商務區、成都高新區西部園區。先進製造業產業園包括成都先進材料產業園、新都高新技術產業園等16個產業園區。現代服務業和融合產業集聚區包括成都中央商業商務集聚區、成都中心金融商務服務集聚區、人北商業商務集聚區、成都東客站樞紐經濟集聚區等30個集聚區。

都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包括成都都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等6個產業園。

1 成都高新區南部園區

已建成117所學校 今年再添13所

面積約87平方公里,規劃建成動力強勁、機制健全、環境友好的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現代服務業生態圈。未來,將以高新技術、資訊服務、科技服務、新興服務業為主導產業。

目前,園區內已建成蒙彼利埃小學、成都七中高新校區等117所學校。據規劃,2017年還將建成泡小擴建、保利心語南側中學等13所學校以及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三期工程。2018年將建成霍森斯小學、中和職中等8所學校及四川眼科醫院。

2 淮州新城智慧製造產業園

規劃建設通用機場

位於金堂縣淮州新城,以金堂工業集中發展區10.7平方公里為起步區,依託淮口鎮城市功能進行發展,

近期規劃面積77.7平方公里,遠期154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節能環保、智慧製造裝備、通用航空等產業,正在規劃建設通用機場與國際鐵路港第二場址。預計到2022年,園區新增載體面積43平方公里,實現全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000億以上。

3 成都金融總部商務區

全國首個金融創新創業空間運營

作為成都增強西部金融中心功能的主要載體,區域規劃面積5.1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設,一期“天府國際金融中心”主要入駐傳統金融機構總部及金融監管機構,全國首個金融創新創業空間——“金融夢工廠”已投入運營。二期主要入駐政務服務機構、大型企業和機構總部及高端城市綜合體。三期為錦江兩岸待開發區域,是未來開發的重點,規劃建設相關金融主題產業園。

園區主導產業為金融業、總部經濟以及高端配套服務業。重點吸引銀行、保險、證券等傳統金融產業,金融租賃、商業保理、融資擔保、互聯網金融等新興金融產業以及法律、會計、資產評估、信用評級等金融配套服務產業。目前,區域已入駐各類機構超過1400家。

4 新都高新技術產業園

中車集團等9家重點企業已入駐

位於新都區東南部,南臨成華區,北鄰青白江,主要以軌道交通和航空動力為主導。園區以“天府動力新城”為總體定位,規劃形成“一城一心,三園四片”的空間結構,一城指產業服務城,一心是新城綜合服務中心,三園是三個科創園,四片則是指三個產業片區和一個文化旅遊片區,規劃區總用地規模27平方公里,其中軌道交通產業園12平方公里和航空產業園9平方公里,產城服務區6平方公里,目前已經建成軌道交通園區4平方公里,並啟動2平方公里的航空產業園區建設。另外,該園區現已入駐中車集團、聖通等9家重點企業。

5 成都中央商業商務集聚區

500多個國際知名品牌入駐

該集聚區北至武成大街,南至濱江路,西至下南大街,東至天仙橋北街,總面積約為4平方公里。區域覆蓋春熙路鹽市口、紅星路大慈寺商圈區域,商業建築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運營面積約210萬平方米。定位為全市商業商務中心、成都市開放合作的重要視窗和高端服務業發展聚集地。重點發展高端定制、高端商務,重點引進金融總部、外資金融機構。目前,區內入駐國際知名品牌500多個,包括愛馬仕等國際一線品牌53個,入駐世界500強企業機構104戶,占錦江區500強企業機構的81.88%。 據規劃,接下來將陸續開建、建成新華文軒國際金融中心等重點商業項目,新增商業面積將超過20萬平方米。

6 少城國際文創矽谷集聚區

啟動規劃寬窄巷子二期

規劃面積約1.5平方公里。地處成都主城核心區,是以文博場館、非遺文化、演藝等為內容的文化體驗區;以影視製作、創意設計、企業孵化培育、版權交易、投資融資服務為核心的創意產業園;以名勝古跡、主題酒店、旅遊服務等為重點的旅遊目的地。集聚區主導產業為文博創意,重點產業則包括文化體驗(文博場館、名勝古跡、非遺文化、旅遊產品開發及行銷);影視傳媒(創作拍攝、創意設計等);文產交易(產權服務、版權交易等);文化演藝(原創培育、品牌節會、藝人經紀)。據悉,區內現已聚集超過300家的文創企業和團隊,其中少城·視井文創產業園將於今年10月1日正式開園,明堂創投園建設順利,寬窄巷子二期已規劃啟動。

7 成都都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

打造都市農業矽谷

該產業園位於溫江區,依託環川農大知識經濟圈、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集聚區等,以科技創新驅動促進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力爭經過3-5年時間,建設成全國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現代農業創業服務中心、農業科技國際合作交流中心,以及現代農業先導技術、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基地,將園區打造成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核心區,國家中心城市西部科技中心功能的重要承載區,建設成為都市農業矽谷。

成都晚報見習記者 葉飛鴻 胡亭 何海燕

編輯:孫丹妮

一期“天府國際金融中心”主要入駐傳統金融機構總部及金融監管機構,全國首個金融創新創業空間——“金融夢工廠”已投入運營。二期主要入駐政務服務機構、大型企業和機構總部及高端城市綜合體。三期為錦江兩岸待開發區域,是未來開發的重點,規劃建設相關金融主題產業園。

園區主導產業為金融業、總部經濟以及高端配套服務業。重點吸引銀行、保險、證券等傳統金融產業,金融租賃、商業保理、融資擔保、互聯網金融等新興金融產業以及法律、會計、資產評估、信用評級等金融配套服務產業。目前,區域已入駐各類機構超過1400家。

4 新都高新技術產業園

中車集團等9家重點企業已入駐

位於新都區東南部,南臨成華區,北鄰青白江,主要以軌道交通和航空動力為主導。園區以“天府動力新城”為總體定位,規劃形成“一城一心,三園四片”的空間結構,一城指產業服務城,一心是新城綜合服務中心,三園是三個科創園,四片則是指三個產業片區和一個文化旅遊片區,規劃區總用地規模27平方公里,其中軌道交通產業園12平方公里和航空產業園9平方公里,產城服務區6平方公里,目前已經建成軌道交通園區4平方公里,並啟動2平方公里的航空產業園區建設。另外,該園區現已入駐中車集團、聖通等9家重點企業。

5 成都中央商業商務集聚區

500多個國際知名品牌入駐

該集聚區北至武成大街,南至濱江路,西至下南大街,東至天仙橋北街,總面積約為4平方公里。區域覆蓋春熙路鹽市口、紅星路大慈寺商圈區域,商業建築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運營面積約210萬平方米。定位為全市商業商務中心、成都市開放合作的重要視窗和高端服務業發展聚集地。重點發展高端定制、高端商務,重點引進金融總部、外資金融機構。目前,區內入駐國際知名品牌500多個,包括愛馬仕等國際一線品牌53個,入駐世界500強企業機構104戶,占錦江區500強企業機構的81.88%。 據規劃,接下來將陸續開建、建成新華文軒國際金融中心等重點商業項目,新增商業面積將超過20萬平方米。

6 少城國際文創矽谷集聚區

啟動規劃寬窄巷子二期

規劃面積約1.5平方公里。地處成都主城核心區,是以文博場館、非遺文化、演藝等為內容的文化體驗區;以影視製作、創意設計、企業孵化培育、版權交易、投資融資服務為核心的創意產業園;以名勝古跡、主題酒店、旅遊服務等為重點的旅遊目的地。集聚區主導產業為文博創意,重點產業則包括文化體驗(文博場館、名勝古跡、非遺文化、旅遊產品開發及行銷);影視傳媒(創作拍攝、創意設計等);文產交易(產權服務、版權交易等);文化演藝(原創培育、品牌節會、藝人經紀)。據悉,區內現已聚集超過300家的文創企業和團隊,其中少城·視井文創產業園將於今年10月1日正式開園,明堂創投園建設順利,寬窄巷子二期已規劃啟動。

7 成都都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

打造都市農業矽谷

該產業園位於溫江區,依託環川農大知識經濟圈、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集聚區等,以科技創新驅動促進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力爭經過3-5年時間,建設成全國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現代農業創業服務中心、農業科技國際合作交流中心,以及現代農業先導技術、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基地,將園區打造成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核心區,國家中心城市西部科技中心功能的重要承載區,建設成為都市農業矽谷。

成都晚報見習記者 葉飛鴻 胡亭 何海燕

編輯:孫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