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都東郊、龍潭、東站三大聚集區納入《成都市產業發展白皮書》

7月2日,成都市召開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就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作出部署。

“這是成都新一輪產業發展戰略的總部署會,又是一次全市產業發展的總動員會。”

在成華分會場,300多名黨政機關幹部和駐區重點企業負責人,深感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帶來的寶貴機遇,同時對成都未來發展充滿希望和信心,表示將投入到新一輪專案建設、產業發展的熱潮中,

為加快打造“文旅成華”、奮力建設“中優典範區”、爭當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排頭兵貢獻新的力量。

另據瞭解,成華區有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龍潭新經濟集聚區、東客站樞紐經濟集聚區進入《成都市產業發展白皮書》,將為通過實施重點專案、發展主導產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注入新的動力。

【成都東客站樞紐經濟集聚區】

商務服務產業主導,全力打造“樞紐門戶,商旅新城”

成都東客站樞紐經濟集聚區位於東三環路內側,擁有西南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成都東站,北至迎暉路,南至岷江路,西至岷山路,東至邛崍山路——金馬河路——三環路,規劃面積2.15平方公里。

“該片區重點發展商務商貿、酒店會展業。

”成華區發改局負責人稱,將按照“樞紐門戶,商旅新城”的發展定位,規劃形成“一軸兩片”的總體佈局,構建中央綠軸、時尚大道、活力環廊的特色空間體系,展現“國際成都、光影都會”的城市形象,打造西部領先、具有流量經濟和樞紐特色的國際化商務中心。其中,“一軸兩片”:依託中央綠軸,規劃“功能中心、活動中心、景觀中心”,形成產業集聚、品質生活的活力空間;以中環路為界,以東為綜合立體交通樞紐、樞紐經濟服務區,
以西為高端商務商業區、特色宜居社區。

按照15分鐘公服圈、10分鐘公園圈、10分鐘公交圈的標準,規劃有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據介紹,該功能區突出了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將形成“多網融合”的綠色交通出行體系:園區內已形成高鐵、地鐵、快速公交、常規公交和慢行系統無縫銜接的綠色交通體系。

園區內規劃有3條地鐵線,地鐵2號線已通車,

地鐵7號線擬於2017年底建成通車,地鐵20線待建;園區內已按規劃形成“兩橫兩縱”的道路骨幹網,路網密度達到10km/km2以上。

與此同時,成華區還出臺產業引導政務政策,對新引進符合標準的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酒店,給予最高300萬元一次性獎勵;舉辦符合國際、國內知名會展活動,累計最高給予500萬元補貼;對入駐企業年度貢獻首次突破億元以上的樓宇運營方,符合認定標準的,最高給予300萬元的獎勵。

【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

文化創意產業主導,聚力打造“國家級文化創意發展區”

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區位於成都中心城區東北部、三環路以內、中環與成華大道及府青路交匯區域,占地面積約4.1平方公里。

該片區的主導產業定位為文化創意產業,將重點發展音樂戲劇、影視傳媒、電競動漫、創意設計、展演博覽及其它文化創意關聯產業。按照規劃,該集聚區將以工業文明為基,以創新創造為魂,構建成華大道文化創意軸、中環創意總部軸2條核心軸線,創建環東郊記憶文創展演區、環二仙橋工業時光創意總部區、環理工大學智慧融創區、環駟馬橋科創商務區4大產業組團,聚力打造“國家級文化創意發展區”,引領文化創意新時尚,宣導文化體驗新旅遊,建設“文旅成華”新引擎,彙聚“天府文化”新能量。

因此該片區的重點招商方向為音樂戲劇、影視傳媒、電競動漫:、創意設計等。其中音樂戲劇不僅限於音樂、戲劇的創作製作、演藝傳播、版權交易、出版發行、論壇節會及衍生品開發;社團、培訓;名家、藝人工作室;經紀代理;文化貿易代理;場館、票務服務等;影視傳媒不僅限於電影、劇碼、圖書、報紙、期刊、音像製品、數位影音、電子出版物等創作製作、版權交易、出版發行、展會服務;線上視聽、網路傳播等新媒體業務;廣播電視業務等;電競動漫不僅限於動畫漫畫、電子遊戲的創作製作、交易發行及衍生品開發;線上、線下電子競技平臺、場館的建設、運營及賽事、節會組織等;創意設計:包括但不僅限於工業、產品、工藝美術、時尚、建築與規劃、廣告設計、著作作品等。

該片區規劃有三縱四橫地鐵線路7條,預計2018年主要骨幹道路及內部道路系統全面形成。在公建配套設施建設方面,計畫於今年底建成二仙橋公園等3處占地600畝的大型市政公園,完成方家河等水岸治理工程;2020年前新增高品質中小學、幼稚園15所、社區服務設施18個、醫療設施2處。按照規劃,東郊記憶音樂公園將深化打造“西部唯一、全國一流”國家音樂產業基地;與此同時,成都機車廠、禾創倉庫等14處工業遺址打造工業文明新名片,建成成都國家自然博物館、省方志館(國學館)、區藝術中心等文化視聽旅遊目的地。另外還將舉辦成都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音樂產業高峰論壇等活動。

為了加快該片區發展,成華區還配套了產業引導政務政策,對於特色文化創意企業或項目可申請最高5000萬元區配套產業引導基金,文創類企業成功申報國家、省、市文創專案,可享受最高1000萬元配套扶持資金。在該片區建設劇場、博物館、藝術館等文化設施最高可享受1000萬元補貼,打造特色文化街區按計容商業建築面積給予50元/平方米的一次性補貼,文創產業領軍人物及高層次人才開辦文創企業給予500萬元營運補貼,設立工作室給予200萬元扶持……

【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

數字和平臺經濟產業主導,傾力打造新經濟產業示範區

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位于成都市成華區大龍潭片區,三環路與四環路之間,規劃總面積約11平方公里。區域內加快完善“兩軸三區”產業佈局,“兩軸”即航太路數字經濟軸、華月路平臺經濟軸,“三區”即環航太通信智造平臺區、環龍潭水鄉高科技服務平臺區、環華月路創新平臺區。

目前該片區建成八橫九縱市政骨幹路網與地鐵8號、9號、17號線構成立體交通體系,和成綿成南等四條高速公路、成都東客站實現無縫對接,交通高效便捷。日供水量30萬噸,雙回路供電能力45萬KVA,日供氣量50萬立方,千兆光纖網路實現全覆蓋。擁有成都國家級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和4個國家級技術中心。該片區周邊電子科大、航太通信研究院等11所科研院校雲集。生態環境優美,毗鄰熊貓基地、成都動物園、北湖生態休閒區和外環濕地公園。

“以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為主導,傾力打造新經濟產業發展示範區。”據介紹,該集聚區著力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一方面大力發展數位經濟,推進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加快發展平臺經濟,推進應用創新、模式創新,促進跨界融合,提升產業層級,著力構建集科技研發、成果應用、技術服務於一體的新經濟產業鏈,打造產業特色鮮明、城市功能完善、生態集約發展的千億級新經濟產業集聚區。

什麼是數字經濟、平臺經濟?昨天成華區發改局負責人做了深入解讀,該片區發展數字經濟,主要包括但不限於衛星通信、移動通信和圖像通信的通信技術;增強現實技術、量子電腦和仿生電腦的人工智慧;智慧傳感和電子編碼產品的物聯網產業。而發展平臺經濟,主要包括但不限於智慧城市大資料平臺和協同管理系統的智慧製造平臺,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和資訊安全服務的高科技服務平臺,智慧財產權相關服務和專業人才服務的創新創造孵化平臺。

與之配套的產業引導政務政策主要有,一是資訊通信、人工智慧、物聯網科技研發專案,經認定後,將給予企業最高不超過500萬元一次性補貼;二是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億元或以上的,可以每年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一次性補貼;三是專家領銜的創新創業團隊,創辦新經濟企業,經評審認定後給予300萬元、200萬元、150萬元的專案資助。

落戶成都、選址成華,加快項目建設,壯大發展新興產業

“這既是一次產業發展戰略部署會,也是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一次動員會,會議高瞻遠矚、立意深遠、內容豐富,為我們指明了產業發展方向,明確了提振經濟的路徑。”

“為了吸引更多的企業和專案落戶成都、選址成華,我們還針對三大集聚區的特點制定了42條產業促進政策。”成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華區將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現實基礎,以三大主導產業園區發展為龍頭,以推動重大產業化專案建設為抓手,加快產業功能區建設,謀劃打造“文旅成華”區域品牌,強化商務服務、文化創意、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主導產業,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著力構建全新產業格局。

在9個分組的討論會上,與會企業負責人圍繞成都市始終保持產業立城興城的戰略定力,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重塑產業經濟地理,打造有機融合、良性迴圈的產業生態鏈生態圈,要大力推進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堅持問題導向,激發創業活力提振投資信心等主題,結合自身發展進行了討論,為下一步加快實施專案建設和產業發展獻計獻策,制定新的路線圖。

參會企業代表福中集團四川區域總經理伍軼深有感觸地說,集團公司把西南總部落在成都、設在成華區,正趕上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大好時機。下一步集團旗下的小六水產電商台平將把成都公司作為西南業務的中心,包括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地區。小六水產電商台平將垂直整合水產產業鏈各要素,以解決養殖源產地、一級批發商、區域配送商、終端超市、餐廳全產業鏈當前的痛點出發,以全新互聯網方式,重新科學配置資源,讓資訊更及時、有效的傳遞,讓商家的經營更好,同時帶動水產產業鏈服務的關聯企業,如物流、半加工及金融等企業的價值提升。另外,福中集團還將自身技術優勢,把市民一卡通技術帶到四川,為成都的智慧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參會企業代表成都首控教育控股有限公司區域總經理霍曉豫表示,作為來自香港的首控集團已與成華區簽署合作協定,計畫投資50億元,在東郊文化創意聚集區打造集教育、互聯網金融、物流為一體的首控集團西南總部,整合引進國際國內優質教育資源,面向西南地區提供教育諮詢、教育專案推廣、投資管理、資產管理、商業管理等服務。目前,首控集團已在成華區註冊公司,正在緊鑼密鼓進行西南總部選址和總部規劃設計。

【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

文化創意產業主導,聚力打造“國家級文化創意發展區”

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區位於成都中心城區東北部、三環路以內、中環與成華大道及府青路交匯區域,占地面積約4.1平方公里。

該片區的主導產業定位為文化創意產業,將重點發展音樂戲劇、影視傳媒、電競動漫、創意設計、展演博覽及其它文化創意關聯產業。按照規劃,該集聚區將以工業文明為基,以創新創造為魂,構建成華大道文化創意軸、中環創意總部軸2條核心軸線,創建環東郊記憶文創展演區、環二仙橋工業時光創意總部區、環理工大學智慧融創區、環駟馬橋科創商務區4大產業組團,聚力打造“國家級文化創意發展區”,引領文化創意新時尚,宣導文化體驗新旅遊,建設“文旅成華”新引擎,彙聚“天府文化”新能量。

因此該片區的重點招商方向為音樂戲劇、影視傳媒、電競動漫:、創意設計等。其中音樂戲劇不僅限於音樂、戲劇的創作製作、演藝傳播、版權交易、出版發行、論壇節會及衍生品開發;社團、培訓;名家、藝人工作室;經紀代理;文化貿易代理;場館、票務服務等;影視傳媒不僅限於電影、劇碼、圖書、報紙、期刊、音像製品、數位影音、電子出版物等創作製作、版權交易、出版發行、展會服務;線上視聽、網路傳播等新媒體業務;廣播電視業務等;電競動漫不僅限於動畫漫畫、電子遊戲的創作製作、交易發行及衍生品開發;線上、線下電子競技平臺、場館的建設、運營及賽事、節會組織等;創意設計:包括但不僅限於工業、產品、工藝美術、時尚、建築與規劃、廣告設計、著作作品等。

該片區規劃有三縱四橫地鐵線路7條,預計2018年主要骨幹道路及內部道路系統全面形成。在公建配套設施建設方面,計畫於今年底建成二仙橋公園等3處占地600畝的大型市政公園,完成方家河等水岸治理工程;2020年前新增高品質中小學、幼稚園15所、社區服務設施18個、醫療設施2處。按照規劃,東郊記憶音樂公園將深化打造“西部唯一、全國一流”國家音樂產業基地;與此同時,成都機車廠、禾創倉庫等14處工業遺址打造工業文明新名片,建成成都國家自然博物館、省方志館(國學館)、區藝術中心等文化視聽旅遊目的地。另外還將舉辦成都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音樂產業高峰論壇等活動。

為了加快該片區發展,成華區還配套了產業引導政務政策,對於特色文化創意企業或項目可申請最高5000萬元區配套產業引導基金,文創類企業成功申報國家、省、市文創專案,可享受最高1000萬元配套扶持資金。在該片區建設劇場、博物館、藝術館等文化設施最高可享受1000萬元補貼,打造特色文化街區按計容商業建築面積給予50元/平方米的一次性補貼,文創產業領軍人物及高層次人才開辦文創企業給予500萬元營運補貼,設立工作室給予200萬元扶持……

【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

數字和平臺經濟產業主導,傾力打造新經濟產業示範區

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位于成都市成華區大龍潭片區,三環路與四環路之間,規劃總面積約11平方公里。區域內加快完善“兩軸三區”產業佈局,“兩軸”即航太路數字經濟軸、華月路平臺經濟軸,“三區”即環航太通信智造平臺區、環龍潭水鄉高科技服務平臺區、環華月路創新平臺區。

目前該片區建成八橫九縱市政骨幹路網與地鐵8號、9號、17號線構成立體交通體系,和成綿成南等四條高速公路、成都東客站實現無縫對接,交通高效便捷。日供水量30萬噸,雙回路供電能力45萬KVA,日供氣量50萬立方,千兆光纖網路實現全覆蓋。擁有成都國家級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和4個國家級技術中心。該片區周邊電子科大、航太通信研究院等11所科研院校雲集。生態環境優美,毗鄰熊貓基地、成都動物園、北湖生態休閒區和外環濕地公園。

“以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為主導,傾力打造新經濟產業發展示範區。”據介紹,該集聚區著力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一方面大力發展數位經濟,推進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加快發展平臺經濟,推進應用創新、模式創新,促進跨界融合,提升產業層級,著力構建集科技研發、成果應用、技術服務於一體的新經濟產業鏈,打造產業特色鮮明、城市功能完善、生態集約發展的千億級新經濟產業集聚區。

什麼是數字經濟、平臺經濟?昨天成華區發改局負責人做了深入解讀,該片區發展數字經濟,主要包括但不限於衛星通信、移動通信和圖像通信的通信技術;增強現實技術、量子電腦和仿生電腦的人工智慧;智慧傳感和電子編碼產品的物聯網產業。而發展平臺經濟,主要包括但不限於智慧城市大資料平臺和協同管理系統的智慧製造平臺,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和資訊安全服務的高科技服務平臺,智慧財產權相關服務和專業人才服務的創新創造孵化平臺。

與之配套的產業引導政務政策主要有,一是資訊通信、人工智慧、物聯網科技研發專案,經認定後,將給予企業最高不超過500萬元一次性補貼;二是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億元或以上的,可以每年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一次性補貼;三是專家領銜的創新創業團隊,創辦新經濟企業,經評審認定後給予300萬元、200萬元、150萬元的專案資助。

落戶成都、選址成華,加快項目建設,壯大發展新興產業

“這既是一次產業發展戰略部署會,也是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一次動員會,會議高瞻遠矚、立意深遠、內容豐富,為我們指明了產業發展方向,明確了提振經濟的路徑。”

“為了吸引更多的企業和專案落戶成都、選址成華,我們還針對三大集聚區的特點制定了42條產業促進政策。”成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華區將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現實基礎,以三大主導產業園區發展為龍頭,以推動重大產業化專案建設為抓手,加快產業功能區建設,謀劃打造“文旅成華”區域品牌,強化商務服務、文化創意、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主導產業,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著力構建全新產業格局。

在9個分組的討論會上,與會企業負責人圍繞成都市始終保持產業立城興城的戰略定力,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重塑產業經濟地理,打造有機融合、良性迴圈的產業生態鏈生態圈,要大力推進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堅持問題導向,激發創業活力提振投資信心等主題,結合自身發展進行了討論,為下一步加快實施專案建設和產業發展獻計獻策,制定新的路線圖。

參會企業代表福中集團四川區域總經理伍軼深有感觸地說,集團公司把西南總部落在成都、設在成華區,正趕上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大好時機。下一步集團旗下的小六水產電商台平將把成都公司作為西南業務的中心,包括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地區。小六水產電商台平將垂直整合水產產業鏈各要素,以解決養殖源產地、一級批發商、區域配送商、終端超市、餐廳全產業鏈當前的痛點出發,以全新互聯網方式,重新科學配置資源,讓資訊更及時、有效的傳遞,讓商家的經營更好,同時帶動水產產業鏈服務的關聯企業,如物流、半加工及金融等企業的價值提升。另外,福中集團還將自身技術優勢,把市民一卡通技術帶到四川,為成都的智慧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參會企業代表成都首控教育控股有限公司區域總經理霍曉豫表示,作為來自香港的首控集團已與成華區簽署合作協定,計畫投資50億元,在東郊文化創意聚集區打造集教育、互聯網金融、物流為一體的首控集團西南總部,整合引進國際國內優質教育資源,面向西南地區提供教育諮詢、教育專案推廣、投資管理、資產管理、商業管理等服務。目前,首控集團已在成華區註冊公司,正在緊鑼密鼓進行西南總部選址和總部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