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銳參考|不丹人首次憤怒發聲:“印度不敢冒與中國一戰的風險,卻用繩子套住了我們”

7月5日,銳參考

聊天快結束時,朋友又反復叮囑:“為了安全,請一定不要在任何文章中使用我的名字。”

安全,安全!“幸福王國”不丹夾在中印之間,全方位倒向印度,人民內心深處卻具有強烈的不安全感。

▲不丹首都辛布鳥瞰

這是前去旅行的外國人無法感同身受的。在清澈的天空下,他們呼吸清新的空氣,很難看到籠罩不丹的巨大陰影——這裡,經濟幾乎全部依靠印度支援的水電支撐,各種產品幾乎全部從印度進口,各行各業完全被印度控制……

在印度陰影下,不丹人對外交往幾乎毫無自由

2016年5月,以“‘一帶一路’倡議下南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新華社駐加德滿都分社在尼泊爾首都組織召開了一個研討會。在邀請不丹方面的人士與會時,記者深刻地感受到不丹人在對外交往中幾乎毫無自由可言。

在邀請不丹首相的一位新聞顧問時,對方表示很榮幸和很樂意參加,說:“小國家也能發揮大作用,只有大家走到一起的時候,

小國的聲音才能夠別聽到。”

為了得到首相批准,對方又把演講主題限定在不丹如何參與防止氣候變暖。

結果還是沒有得到同意。記者轉而邀請不丹旅遊委員會的一位級別較低的官員,把議題限制在如何發展不丹旅遊業上,然而,仍舊是“外甥打燈籠——照舊”:對方剛開始表示很高興參加,卻得不到有關部門的同意。

最終與中國、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專家一同與會的,

是來自不丹影響力最大的英文報紙——《昆色爾》的一位元不丹記者,後者要求不拍集體照,不被公開亮相和引用,以免丟掉工作。

▲不丹英文報紙《昆色爾》報網站截圖

2012年8月,赴不丹出席中不邊界會談的時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正在這家媒體上發表了《搭建友好合作的橋樑》的署名文章。當時,中不處在歷史上少有的“親密期”,時任首相吉格梅·廷萊對華友好。當年6月他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與中國總理會談時表示,

願儘早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並本著合作的精神解決邊界問題。

作為一位資深的政治家,廷萊在不丹民望很高。他要獨立自主地與中國發展關係的主張也有著強大的民意基礎。但很快,這位不丹首位民選首相在2013年被迫辭職,此後幾乎不再露面。有不丹媒體人形容他:“幾乎喪失了一切”。

▲不丹前首相吉格梅·廷萊

這位因為宣導“幸福指數”而聞名的政治人物,結局如此“不幸福”,讓很多不丹民眾私下裡感到了極大的悲哀。

“印度不敢冒與中國一戰的風險,卻用繩子套住了不丹”

就經濟而言,印度就好像是不丹人的“衣食父母”,但根據銳參考記者的瞭解,在日常交往中,不丹人相互間很少會討論涉及印度的政治話題,似乎這是一個不能碰的“禁區”。

不過,隨著不丹逐步加強與外部世界的交往,情況也在向好的方面發展。

此次印度軍隊非法越界進入中國領土事件發生後,印度主流媒體大量鋪天蓋地的不實報導,迫使不丹的有識之士在社交媒體和印度媒體上勇敢發聲進行抗爭,他們表達了壓抑已久的強烈願望:自主解決邊界問題以維護不丹的利益,獨立發展與中國的關係以保持外交平衡。

▲《印度斯坦時報》稱:不丹媒體沒有用激烈的語言報導“中印對峙”。

知名博客作者、《不丹時報》前總經理桑傑3日在網上發佈了一篇《理解中不在洞朗的邊界議題》的文章。文章說,他相信中國願意與不丹談判解決領土爭端問題,這是對不丹主權的尊重,為此他深表感謝。

▲桑傑的文章截圖

在這篇被數千人閱讀和轉載的文章中,作者表示,洞朗對不丹而言沒有什麼特別的戰略意義,但對中國和印度則完全不同;現在印度把不丹推到“前線”,向中國盡可能索要更多,為了印度的戰略利益而向中國聲索不丹的主權,這將把不丹“置於非常危險的境地”。

歷史學家卡爾馬·蓬喬在接受《今日印度》雜誌採訪的時候說,他個人認為中國沒有對不丹咄咄逼人,相反中國尊重不丹的主權,主張第三國不應該干涉兩國主權之間的事情。他還呼籲不丹與中國儘快發展正常的外交關係。

▲不丹歷史學家卡爾馬·蓬喬接受《今日印度》採訪時稱,不丹需要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7月6日清晨,知名網路作家多爾吉·彭喬在臉書上撰文說,“中不之間的邊境談判,雙方其實都比較滿意,就是印度不高興,強迫不丹向中國爭取更多;印度不敢冒與中國一戰的風險,假想洞朗高地具有戰略優勢,用繩子套住了不丹;其實,不中印三國交界處更靠近西裡古裡走廊,即使沒有洞朗的優勢,中國同樣可以掐住印度的‘雞脖子’。”

不丹的觀察家認為,在不中領土問題上,這可能是不丹民眾第一次集體大聲地表達了與印度媒體截然不同的聲音,那就是不丹領導人應該自主地解決與中國的領土問題並儘早建立與中國的外交關係。

似乎這是一個不能碰的“禁區”。

不過,隨著不丹逐步加強與外部世界的交往,情況也在向好的方面發展。

此次印度軍隊非法越界進入中國領土事件發生後,印度主流媒體大量鋪天蓋地的不實報導,迫使不丹的有識之士在社交媒體和印度媒體上勇敢發聲進行抗爭,他們表達了壓抑已久的強烈願望:自主解決邊界問題以維護不丹的利益,獨立發展與中國的關係以保持外交平衡。

▲《印度斯坦時報》稱:不丹媒體沒有用激烈的語言報導“中印對峙”。

知名博客作者、《不丹時報》前總經理桑傑3日在網上發佈了一篇《理解中不在洞朗的邊界議題》的文章。文章說,他相信中國願意與不丹談判解決領土爭端問題,這是對不丹主權的尊重,為此他深表感謝。

▲桑傑的文章截圖

在這篇被數千人閱讀和轉載的文章中,作者表示,洞朗對不丹而言沒有什麼特別的戰略意義,但對中國和印度則完全不同;現在印度把不丹推到“前線”,向中國盡可能索要更多,為了印度的戰略利益而向中國聲索不丹的主權,這將把不丹“置於非常危險的境地”。

歷史學家卡爾馬·蓬喬在接受《今日印度》雜誌採訪的時候說,他個人認為中國沒有對不丹咄咄逼人,相反中國尊重不丹的主權,主張第三國不應該干涉兩國主權之間的事情。他還呼籲不丹與中國儘快發展正常的外交關係。

▲不丹歷史學家卡爾馬·蓬喬接受《今日印度》採訪時稱,不丹需要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7月6日清晨,知名網路作家多爾吉·彭喬在臉書上撰文說,“中不之間的邊境談判,雙方其實都比較滿意,就是印度不高興,強迫不丹向中國爭取更多;印度不敢冒與中國一戰的風險,假想洞朗高地具有戰略優勢,用繩子套住了不丹;其實,不中印三國交界處更靠近西裡古裡走廊,即使沒有洞朗的優勢,中國同樣可以掐住印度的‘雞脖子’。”

不丹的觀察家認為,在不中領土問題上,這可能是不丹民眾第一次集體大聲地表達了與印度媒體截然不同的聲音,那就是不丹領導人應該自主地解決與中國的領土問題並儘早建立與中國的外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