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考2017沂蒙優秀學子經驗分享會走進莒南

7月6日,

貴人道高考2017沂蒙優秀學子

經驗分享會第二站

在莒南一中學校大禮堂舉行,

2017年莒南縣理科第一胡尊華、

莒南縣文科第一熊方洲

和數百名學弟學妹近距離溝通交流,

暢談了自己學習中的點點滴滴,

並耐心回答了各種問題。

胡尊華:理科學霸數學滿分

胡尊華,出生於1999年12月,畢業于莒南一中,總分684,

莒南縣理科第一。

細節決定成敗

2016年理科第一李鴻祥數學考了滿分150分,今年胡尊華同樣做到了。對於讓大家驚歎的滿分,胡尊華反而覺得沒什麼:“其實在周圍,具備滿分實力的同學有很多,但是在臨場發揮上卻需要把握住細節。換句話說,有實力只能說明你具備了考滿分的必要條件,而細節的把握卻是拿到這個榮譽的充分條件,只要有實力,又足夠細心,考150分也不是很難。

關於數學的日常學習,胡尊華認為首先要打好基礎,會做的題一定不能失分,做題要專心,不能中途分心。另外,學好數學需要大量練習,但不是盲目的題海戰術,而是要把每一道題做透,要先把課本上的題目和老師給拓展的題目做扎實,能夠做好這些的話,其實考試時碰到的題型和思路基本就夠用了。

令人羡慕的理科天賦

天賦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卻是存在的,有的人天生對某一學科特別感興趣,

能舉一反三。對胡尊華來說,物理是他感興趣的學科,學起來毫不費力。

滕老師分享了胡尊華學習中的一件小事,那是在高一入學不久的一次物理考試中,滕老師自己出了一套摸底的物理試題,試題的時間是90分鐘,按照老師的估計,物理成績比較靠前的同學一般要用70分鐘左右,滕老師自己也嘗試做了一下大約是30分鐘。在考試中,他發現胡尊華用了不到30分鐘就做完了這套試題,

並且基本上沒有什麼錯誤,這讓他感覺胡尊華具有很高的物理天賦。胡尊華解釋說,自己確實是對理科的一些知識很感興趣,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動手做一些物理小實驗,他認為學好一門課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這門課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學起來才會事半功倍。

和很多同學一樣,胡尊華也喜歡一些電腦遊戲,但是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是,

他還會嘗試著寫一些和遊戲相關的簡單程式,“複雜的暫時還寫不了,主要是知識面還不夠寬,希望在大學中能提升自己。”

對於很多優秀學子來說,讀書可能是他們的共同愛好,胡尊華也是這樣。在胡尊華的榮譽證書中,記者發現了一份“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比賽二等獎的證書,就是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情節用文言文寫的一篇《司馬徽再訪劉玄德》。

常懷感恩的心

胡尊華是一個知道感恩的孩子,英語曾經是他的弱項,所以他特別感激英語老師對他的照顧,也正是老師的鼓勵和幫助,胡尊華英語成績慢慢趕了上來。他認為英語和語文有共通的地方,都需要語感,背誦單詞、題型要先去理解。

胡尊華的母親曹秀雲本來有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但為了照顧胡尊華姐弟倆上學,她毅然辭職在家,胡尊華684分的成績無疑凝聚著母親的心血,“對母親的感激自己不知道怎麼去表達,上大學後一定好好努力,不辜負媽媽的期望。”

熊方洲:帶頭大姐氣場十足

熊方洲,出生於1998年9月,畢業于莒南一中,總分606,莒南縣文科第一。

小紙條大作用

其實熊方洲的學習方法算是中規中矩,學習過程中喜歡總結,每次考試後,都會針對自己的錯題細緻分析,並進行針對性訓練。

她說自己喜歡用寫紙條的方式請教同學,“這種方式能夠讓自己反復溫習,提高效率,至今還保留著很多當時寫過的紙條。”

熊方洲的學習也並非一帆風順,高三一輪成績曾一度下滑到年級二十多名,遇上了“高原期”,在大家的幫助下,才終於走出低谷。其中有爸爸“善意的謊言”:自己從網上搜到的學習方法,為了讓她能接受,騙她說是去朋友家遇到的一個專家教的,這個謊言直到熊方洲要填報志願時,讓爸爸找那個專家提供建議時才真相大白。

努力到無能為力

在記者採訪過的學生中,熊方洲606分的成績並不是最高的,但她無疑是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她的班主任王義濤老師說:“她是我遇到的最出色的學生,能遇到熊方洲是我的運氣,她身上很多東西讓我深受感觸,在認定了目標之後,她的努力程度是很多學生都比不上的。”

在高中三年中,熊方洲每次都是班裡到教室最早、離開最晚的人,王老師分享了一件熊方洲學習的故事:在高二升高三的那個暑假,天氣非常熱,學校雖然放假但有學生想來學習還是允許的。在這期間王老師偶然來到學校,發現學校裡基本上沒人,走到自己班,卻意外地發現教室沒鎖。在一個角落裡,熊方洲已經睡著了,衣服頭髮已經被汗水打濕,胳膊下還壓著一本數學習題,王老師沒有打攪她,只是臨走時悄悄關上了門。開學的時候王老師把照片發給同學們看,大家都被熊方洲的努力精神所感動,也掀起了一股學習的熱潮。

熊方洲說,自己家住在村裡,離學校有十幾公里,每天都是由家長騎電動車把孩子送到學校,下午再接回來。整個暑假,熊方洲只有兩次沒去學校,一次是自己生病,一次是家裡有老人去世。

有理想就認真去實現

熊方洲認真,或者可以說是“死心眼兒”,但要成就大事,這種“死心眼兒”又是最難能可貴的品質。

在高中一次假期中,學校佈置的作業有一個部分是做一個社會調研,有很多同學都是快到假期結束的時候,從網上找一篇然後讓家長找個地方蓋個章就帶回學校了。熊方洲沒有這樣做,她回到村裡,認真對村裡打工人的工作狀況、生存壓力進行了細緻的調研,得出了自己的結論。通過調研,她對村裡的貧困情況深有感觸,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一些現狀,所以她努力學習,熊方洲說自己的志向是從政,做一名公務員,當她看到大學生村官秦玥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貧窮的報導後,也想同他一樣,做一個能夠改變家鄉面貌的人。

(臨沂文明網)

胡尊華是一個知道感恩的孩子,英語曾經是他的弱項,所以他特別感激英語老師對他的照顧,也正是老師的鼓勵和幫助,胡尊華英語成績慢慢趕了上來。他認為英語和語文有共通的地方,都需要語感,背誦單詞、題型要先去理解。

胡尊華的母親曹秀雲本來有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但為了照顧胡尊華姐弟倆上學,她毅然辭職在家,胡尊華684分的成績無疑凝聚著母親的心血,“對母親的感激自己不知道怎麼去表達,上大學後一定好好努力,不辜負媽媽的期望。”

熊方洲:帶頭大姐氣場十足

熊方洲,出生於1998年9月,畢業于莒南一中,總分606,莒南縣文科第一。

小紙條大作用

其實熊方洲的學習方法算是中規中矩,學習過程中喜歡總結,每次考試後,都會針對自己的錯題細緻分析,並進行針對性訓練。

她說自己喜歡用寫紙條的方式請教同學,“這種方式能夠讓自己反復溫習,提高效率,至今還保留著很多當時寫過的紙條。”

熊方洲的學習也並非一帆風順,高三一輪成績曾一度下滑到年級二十多名,遇上了“高原期”,在大家的幫助下,才終於走出低谷。其中有爸爸“善意的謊言”:自己從網上搜到的學習方法,為了讓她能接受,騙她說是去朋友家遇到的一個專家教的,這個謊言直到熊方洲要填報志願時,讓爸爸找那個專家提供建議時才真相大白。

努力到無能為力

在記者採訪過的學生中,熊方洲606分的成績並不是最高的,但她無疑是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她的班主任王義濤老師說:“她是我遇到的最出色的學生,能遇到熊方洲是我的運氣,她身上很多東西讓我深受感觸,在認定了目標之後,她的努力程度是很多學生都比不上的。”

在高中三年中,熊方洲每次都是班裡到教室最早、離開最晚的人,王老師分享了一件熊方洲學習的故事:在高二升高三的那個暑假,天氣非常熱,學校雖然放假但有學生想來學習還是允許的。在這期間王老師偶然來到學校,發現學校裡基本上沒人,走到自己班,卻意外地發現教室沒鎖。在一個角落裡,熊方洲已經睡著了,衣服頭髮已經被汗水打濕,胳膊下還壓著一本數學習題,王老師沒有打攪她,只是臨走時悄悄關上了門。開學的時候王老師把照片發給同學們看,大家都被熊方洲的努力精神所感動,也掀起了一股學習的熱潮。

熊方洲說,自己家住在村裡,離學校有十幾公里,每天都是由家長騎電動車把孩子送到學校,下午再接回來。整個暑假,熊方洲只有兩次沒去學校,一次是自己生病,一次是家裡有老人去世。

有理想就認真去實現

熊方洲認真,或者可以說是“死心眼兒”,但要成就大事,這種“死心眼兒”又是最難能可貴的品質。

在高中一次假期中,學校佈置的作業有一個部分是做一個社會調研,有很多同學都是快到假期結束的時候,從網上找一篇然後讓家長找個地方蓋個章就帶回學校了。熊方洲沒有這樣做,她回到村裡,認真對村裡打工人的工作狀況、生存壓力進行了細緻的調研,得出了自己的結論。通過調研,她對村裡的貧困情況深有感觸,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一些現狀,所以她努力學習,熊方洲說自己的志向是從政,做一名公務員,當她看到大學生村官秦玥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貧窮的報導後,也想同他一樣,做一個能夠改變家鄉面貌的人。

(臨沂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