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共用單車”新亮點……用戶不省心呐?

2016年以來,共用單車迅速普及,市場規模快速擴張。二三線城市也是隨處可見。

然而,面對ofo、摩拜,小鳴單車、優拜、騎唄等單車行,吃瓜群眾最關心的是“便捷+便宜”!

單車出行是解決城市交通“最後五公里”的有效解決方案,根據使用者選擇單車的規律,單車行業做了一些調整:

1、變有樁為無樁,解決了還車難、使用不便和維護成本高等痛點。

2、可以把單車當作一個流量入口,後續再延展到其他的出行模式。用這些流量來做其他相對比較賺錢的事情,這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比如,滴滴就推出了積分兌換等導流類的服務。

3、提高收入的本質方式是提高資產利用率,資產周轉速度快才能帶來更高的收益。

據記者瞭解,摩拜和ofo兩家公司的具體運營中,摩拜通過車輛GPS定位功能、智慧鎖的設置來追蹤車輛;ofo的車輛早前通過用戶在手機上點擊結束用車時的手機GPS資訊進行定位,

新近投入使用的新一代車輛智慧鎖則增加了定位功能。

共用單車升級,卻是好壞參半!

有網友表示:我用ofo充一百送一百,算下來騎一次5角,用摩拜充一百送一百一十元,

算下來騎一次兩毛四分,我上班時每次出了地鐵騎車,一個月下來花不到十元,我以前出地鐵坐黑摩的一次就是十元,我覺得太合算了。我每當看到共用單車倒地上就扶起來,擺在自行車道上就推到路邊去。

然而,共用單車存在一些嚴重弊端:

亂停亂放、耗損嚴重、押金與扣費、“定位系統”成本高等許多問題。

就目前情形來看,單車行還不適合在二三線城市發展,且降低成本是單車發展的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