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磅丨2017年中盤點 文化產業政策釋放了哪些改革信號?(全套政策電子版放送)

2017年是“十三五”的第二年,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加速文化產業轉型升級,上半年,各類文化產業政策頻出。這些政策取之于民,惠之於民。它們出臺的背景有哪些?又有哪些深意和亮點?今天為大家送上2017年中盤點的盛宴——文化產業政策盤點,

以供大家參看。(^o^)/~(^o^)/~

“十三五”規劃類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上半年,各項細分領域的“十三五”規劃紛紛出臺。《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和《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中均明確新時期“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繁榮藝術創作生產、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十大重點任務;同時,

文化產業將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路徑,以轉型升級為目標,演藝業、娛樂業、動漫業等十一大行業作為重點行業,也將全面發展。

除此之外,在文化各細分領域也有一系列“十三五”規劃相繼出臺,隨著《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等專項政策紛紛出臺,“十三五”時期文化領域各項工作從路線圖到時間表都日漸清晰明朗,

這意味著,進入“十三五”的第二年,文化建設已經步入穩步實施階段。

據統計,與文化有關的就有24個,其中文化類的專項政策就有10個,分別為:

1、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

2、“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

3、“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4、國家文物事業發展 “十三五”規劃

5、“十三五”時期文化旅遊提升工程實施方案

6、“十三五”時期文化科技創新規劃

7、“十三五”時期繁榮群眾文藝發展規劃

8、“十三五”時期文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

9、關於加強"十三五"文物科技工作的意見

10、"十三五"旅遊人才發展規劃綱要

傳統文化、文物類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17年伊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首次對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組織實施到保障措施都作出具體的部署。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通知,轉發文化部、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畫》。

此外,今年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也新增了支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項目。

文化體制改革類

如今,文化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2017年上半年,黨和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鞏固文化體制改革成果,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進程。

中央文化企業成為文化體制改革的重點之一,僅上半年就有三項政策出臺。

當前,我國文化改革發展進入新階段,文化領域行業組織建設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2017年上半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文化領域行業組織建設的指導意見》,從明確職能定位、做好培育發展工作、加強自身建設、強化規範管理等方面對文化領域行業組織建設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此外,中共中央辦公廳還印發了《中國文聯深化改革方案》,從3個方面提出了40多項具體改革措施。

今年我國新增了第三批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這些新晉自貿區的創新清單中,均有文化產業方面的措施。

文化法制建設類

繼2016年《電影產業促進法》和《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發佈後,我國的文化法制建設持續推進。2017年3月1日,文化產業首部大法《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實施,與此同時,施行多年的《電影管理條例》也將依據《電影產業促進法》進一步修訂完善。法律施行後,全國電影市場專項治理辦公室於2017年3月21日公佈今年首批被查出存在違法經營行為的326家影院名單,並全部予以懲處整治。一方面,電影從審批、製作再到發行、放映都將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電影市場監管將依法更加嚴格,對偷漏、瞞報票房收入等行為也將施以實實在在的懲罰,這將極大地有利於我國電影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我國文化領域的首部基本法《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於2017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根據《保障法》的要求,各級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持續加大文化惠民力度,一批省、市、縣(鄉)級重大文化設施、圖書館及文化活動中心建立落成,特別是針對老、少、邊、窮地區,通過基本化、均等化著力補齊薄弱區域公共文化建設短板,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公共文化選擇。另一個可喜的消息是,我國首部《公共圖書館法(草案)》已於6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了初次審議,並於6月28日起向所有公眾徵求意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數位化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的學校圖書館、重服務的公共圖書館都將與公眾見面。

公共文化服務類

今年,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實施。該法的出臺和實施,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但如何落到實處,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草案)》於2017年4月獲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於6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新興產業類

2016年底,國務院正式公佈《“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數字創意產業首次被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7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佈《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年版),明確了數位創意產業的主要內容。

4月,文化部發佈首個“數字文化產業”概念的政策檔——《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向社會發出國家鼓勵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明確信號,向社會發出國家鼓勵數位文化產業發展的明確信號,到2020年,數位創意產業將成為產值規模達8萬億元級的新支柱產業之一,推動了數字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

行業類

影視方面,《電影產業促進法》於今年3月起開始實施。電影產業促進法的誕生和實施,令電影人期盼已久,而簡政放權、鼓勵創作、規範市場等關鍵字也為我國電影產業的繁榮發展保駕護航,並讓我國從電影大國真正發展成為電影強國。

國家還重點加強了對互聯網環境下行業亂象的治理,比如《關於進一步加強網路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出臺,提出“網路視聽節目把好政治觀、價值觀、審美觀。”嚴格把控網路試聽內容關。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網路文學出版服務單位社會效益評估試行辦法》,明確提出“網路文學必須進行社會效益評估考核”。首先,從行業來看,“互聯網+文化”成為重點管控對象;其次,從導向來看,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兼顧經濟效益,這也體現了文化領域內容的特殊性。

旅遊方面,國家旅遊局發佈了《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導則》,為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提供行動指南。

其他

除了上述政策外,2017年上半年還有許多重磅的政策值得關注。

“一帶一路”是今年上半年逃不開的一個熱詞。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引發全球關注。“一帶一路”建設,文化先行。在1月,文化部就印發了《“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畫(2016-2020年)》,從健全機制建設、促進貿易合作、打造文化品牌等五大方面為“一帶一路”文化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繪製了路線圖。

2017年1月,工信部和財政部印發《關於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著力發展工業文化”,發展工業文化已經在政策層面上取得了高度紅利。4月,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座談會在四川舉辦,會議提出今年將發佈首批工業遺產試點名錄,鼓勵各地利用工業文化資源,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工業旅遊產品。

今年中央一號檔首提“田園綜合體”概念。6月,財政部下發《關於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表示,2017年確定河北、山西等18個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

此外,《國歌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文化部發佈權責清單等,也引發廣泛關注。

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根據文化產業新聞整理而成。

美編:陳露

僅上半年就有三項政策出臺。

當前,我國文化改革發展進入新階段,文化領域行業組織建設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2017年上半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文化領域行業組織建設的指導意見》,從明確職能定位、做好培育發展工作、加強自身建設、強化規範管理等方面對文化領域行業組織建設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此外,中共中央辦公廳還印發了《中國文聯深化改革方案》,從3個方面提出了40多項具體改革措施。

今年我國新增了第三批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這些新晉自貿區的創新清單中,均有文化產業方面的措施。

文化法制建設類

繼2016年《電影產業促進法》和《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發佈後,我國的文化法制建設持續推進。2017年3月1日,文化產業首部大法《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實施,與此同時,施行多年的《電影管理條例》也將依據《電影產業促進法》進一步修訂完善。法律施行後,全國電影市場專項治理辦公室於2017年3月21日公佈今年首批被查出存在違法經營行為的326家影院名單,並全部予以懲處整治。一方面,電影從審批、製作再到發行、放映都將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電影市場監管將依法更加嚴格,對偷漏、瞞報票房收入等行為也將施以實實在在的懲罰,這將極大地有利於我國電影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我國文化領域的首部基本法《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於2017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根據《保障法》的要求,各級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持續加大文化惠民力度,一批省、市、縣(鄉)級重大文化設施、圖書館及文化活動中心建立落成,特別是針對老、少、邊、窮地區,通過基本化、均等化著力補齊薄弱區域公共文化建設短板,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公共文化選擇。另一個可喜的消息是,我國首部《公共圖書館法(草案)》已於6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了初次審議,並於6月28日起向所有公眾徵求意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數位化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的學校圖書館、重服務的公共圖書館都將與公眾見面。

公共文化服務類

今年,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實施。該法的出臺和實施,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但如何落到實處,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草案)》於2017年4月獲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於6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新興產業類

2016年底,國務院正式公佈《“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數字創意產業首次被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7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佈《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年版),明確了數位創意產業的主要內容。

4月,文化部發佈首個“數字文化產業”概念的政策檔——《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向社會發出國家鼓勵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明確信號,向社會發出國家鼓勵數位文化產業發展的明確信號,到2020年,數位創意產業將成為產值規模達8萬億元級的新支柱產業之一,推動了數字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

行業類

影視方面,《電影產業促進法》於今年3月起開始實施。電影產業促進法的誕生和實施,令電影人期盼已久,而簡政放權、鼓勵創作、規範市場等關鍵字也為我國電影產業的繁榮發展保駕護航,並讓我國從電影大國真正發展成為電影強國。

國家還重點加強了對互聯網環境下行業亂象的治理,比如《關於進一步加強網路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出臺,提出“網路視聽節目把好政治觀、價值觀、審美觀。”嚴格把控網路試聽內容關。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網路文學出版服務單位社會效益評估試行辦法》,明確提出“網路文學必須進行社會效益評估考核”。首先,從行業來看,“互聯網+文化”成為重點管控對象;其次,從導向來看,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兼顧經濟效益,這也體現了文化領域內容的特殊性。

旅遊方面,國家旅遊局發佈了《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導則》,為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提供行動指南。

其他

除了上述政策外,2017年上半年還有許多重磅的政策值得關注。

“一帶一路”是今年上半年逃不開的一個熱詞。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引發全球關注。“一帶一路”建設,文化先行。在1月,文化部就印發了《“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畫(2016-2020年)》,從健全機制建設、促進貿易合作、打造文化品牌等五大方面為“一帶一路”文化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繪製了路線圖。

2017年1月,工信部和財政部印發《關於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著力發展工業文化”,發展工業文化已經在政策層面上取得了高度紅利。4月,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座談會在四川舉辦,會議提出今年將發佈首批工業遺產試點名錄,鼓勵各地利用工業文化資源,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工業旅遊產品。

今年中央一號檔首提“田園綜合體”概念。6月,財政部下發《關於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表示,2017年確定河北、山西等18個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

此外,《國歌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文化部發佈權責清單等,也引發廣泛關注。

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根據文化產業新聞整理而成。

美編: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