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總是要買買買的時候,父母該怎麼做

孩子要買買買的心常常讓不少媽媽感到焦慮。其實,錢包是你的,買不買由你決定。最重要的是,支持孩子對各種商品的好奇心。

點點看見恬恬手裡拿著一個小馬玩偶,就拉著媽媽過去看,媽媽說:“點點,你不是已經有一個了嗎?”點點回應道:“這個和我那個不一樣的。”媽媽有點不耐煩:“不就顏色不一樣嗎?都是小馬, 有一個就可以了。”

樂樂經過超市,拉著媽媽進去看看,媽媽說:“寶貝,今天媽媽沒帶錢。”

點點好奇恬恬的玩偶,並沒有說要,

媽媽在點點要看玩偶的那一刻,已經認為點點也想要一個,認定孩子不滿足,想要更多小馬。樂樂要到超市里看看,媽媽也認定孩子待會兒會要買東西,乾脆說沒帶錢。媽媽們擔心孩子見啥要啥,所以只要孩子對啥表現出興趣,媽媽就開始提防或者阻止孩子“要啥”了。媽媽的這種擔心,就會對孩子產生心理暗示,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這種見啥要啥的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停地去佔有。
所以見啥要啥,不是孩子的本意,是媽媽們擔心出來的。

媽媽們試著放下自己的焦慮,錢包是你的,買不買由你決定。不就是玩具呀零食的,買不買對孩子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好奇心是否能得到支持。

我們回到剛才的案例,跟隨孩子的好奇心,試試看放下雜念,會有什麼不同:

當點點好奇恬恬的小馬玩偶,媽媽可以說:“讓我也看看,這個小馬玩偶和你的好像不一樣哦!”如果點點說:“我也想要這個顏色的!”媽媽可以說:“好主意,

確定想要這款嗎?那你得先記在下一個買玩具計畫裡哦。”每個家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制訂購物計畫。買不買以及何時買,對孩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不要給孩子的任何一個夢想潑冷水。

放下擔心,跟隨孩子的好奇心,一起欣賞他發現的新事物。

作者簡介

楊逸,翼展風迎(菩提樹屋)家庭教育發展中心創始人,

“PPM繪本親子教養模式”理論創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