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武漢三鎮將形成“四鎮”新格局

2017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重點專案簽約現場

武漢三鎮將形成“四鎮”新格局

“武漢是回歸的華僑華人實現夢想的最佳承載地,我們將致力打造國際智力人才港,海歸人才集聚地。”昨天,第17屆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在漢召開,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陳一新用“六個武漢”向世界華僑華人推介大武漢,並表示:“我們將給予最優的政策,最佳的環境,最好的服務,竭力讓大家在武漢心無旁騖地創業、創新、創富!”

【國家戰略聚焦的武漢】

開啟復興大武漢的新征程

陳一新說:近些年來,多項重大國家戰略和40多項國家級的改革試點在武漢聚焦落地,特別是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將武漢定位為與上海、重慶並列的超大城市。按照黨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武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描繪了未來5年武漢的發展藍圖,主要體現在打造建設“三個大武漢”。

建設現代化的大武漢,要把武漢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文化創穀中心、綜合交通樞紐。

使武漢真正成為國家的中心城市。在長江經濟帶和中部崛起中的核心帶動作用更加突顯,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和影響明顯提升。

要建設國際化的大武漢。要把武漢建設成為聯通世界,連接“一帶一路”,連貫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樞紐城市,打造成為國際交往中心,不斷提升武漢在國際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建設生態化大武漢。生態文明建設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使武漢成為“美麗中國”的典範城市,國際知名的宜居城市。

(責編:關喜豔、周恬)

【科教發達的武漢】

五年後,武漢1/6的人口是大學生

陳一新說:武漢是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擁有91所高校,居全國前一、二位。在校大學生最多時達130多萬,居全國第一。

第一件事,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新創業。100萬大學生留下來不是簡單的留人問題,

而是一個大城市戰略,我們的城市年齡、結構馬上優化。100萬是什麼概念?武漢目前人口1040萬,也就是說,武漢五年內人口優化10%,1/6的人口是大學生,這個城市將是青年之城、夢想之城、活力之城、創新之城。

第二件事,百萬校友資智回歸。武漢大學眾多,改革開放以來,將近有三四百萬的大學畢業生已經有所作為。這些校友資源是武漢市發展的“金礦”。雷軍在漢設立第二總部,

開發建設小米生態企業園,許多著名校友表示要把武漢作為“第二家鄉”。

第三件事,實施海外創新人才來漢發展工程,把武漢打造成國際人才“自由港”。計畫通過五年,聚集建設各類創新平臺1000家國家級的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知名企業研發中心、新型孵化器等。華為、中興、騰訊、百度等企業都將在武漢設立研發中心。

【九省通衢的武漢】

未來武漢大都市區將有三大機場

陳一新說:武漢居國之天元,是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以武漢為中心,以50公里為半徑畫圓,可以覆蓋全國10億人口,90%的經濟總量,是人流、經濟流、數字流的聚集地。

建設國際陸運的樞紐。武漢是全國四大鐵路樞紐之一,高鐵之心。目前規劃“兩縱、兩橫、兩斜”的12向高鐵網,拓展通達東南亞、南亞、中亞班列。

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天河機場國際航線45條,旅客輸送量230萬,居中部地區第一。未來武漢大都市區將有三大機場,年貨流吞吐能力達千萬噸級,成為全球最大內陸貨運航空樞紐。

建設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武漢是與重慶、上海並列的長江三大航運中心之一。武漢新港集裝箱輸送量達到100多萬箱,開通了東亞、東南亞、近海、近洋的航線成為東西部最佳的港口,力爭進入世界第一港口的第一方陣。

建設國家多式聯運樞紐。武漢正在積極謀劃建設陽邏港“水鐵公”多式聯運樞紐。天河機場“空鐵公”多式聯運樞紐,高鐵快遞分撥中心,鐵路特快貨運中心。

建設全國重要的資訊樞紐。武漢是中國寬頻互聯網八大中心節點之一,全國新一代高速環網唯一的五環交匯地,擁有全國唯一的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全國最多的金融後臺基地。

依託以上五大樞紐建設,致力於建設互聯網時代的新商都,成為全國商貿物流中心。

【工業重鎮的武漢】

打造新民營經濟的集聚地

陳一新說:2016年,全國有131家獨角獸企業,主要是涉及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雲服務、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經濟領域,全都是民營經濟。這是一道經濟的風景線。武漢把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四新”民營經濟作為主攻方向,聚焦創新創業創富,以“四軍三名”為主體力量。大學畢業生、海歸人才、科學院校人才、職業經理人才,這就是新民營經濟的“新四軍”,名家名人名企就是“三名”。

聚焦四大功能區,提升武漢產業在全國、在全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東湖高新區重點發展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現代金融、智慧製造及互聯網產業,東湖高新區要打造“四穀”,首先要打造光穀,光電子資訊產業第一,目前產值5000多億,科研實力居全國第一。第二要打造“藥穀”,短短幾年這裡集聚了1111家生物醫藥企業,去年銷售1000多億,這將是東湖高新區第二大產業。第三個需要打造的是“金谷”,金融產業的發展,特別要加強金融總部、基金的引進和落戶。第四個要打造“智慧製造和互聯網產業”。

武漢經開區重點是打造世界知名的車都,重點發展汽車產業。去年汽車銷售產值3000億元,居全國第三位。

臨空港經開區重點是發展臨空製造網路安全高端服務等產業。比如要加快建設全國首個國家級的“商用”航空產業基地,投資400億元以上,實現總產值500億元,年產50個運載火箭。

長江新城重點打造高效高新產業聚集區、新民營經濟聚集區。要優化所有制結構,大力發展新民營經濟。

【宜人居住的武漢】

現代版“清明上河圖”隨處可覓

陳一新說:武漢正在做“大湖+”的文章,打造特色濱湖空間。武漢共有166個湖,當前正在推進湖泊“三線一路”的規劃建設,也就是水域保護藍線、環湖綠化綠線、環湖濱水建設灰線、環湖道路建設。

什麼是“大湖+”的發展方式?就是利用大湖來招商,來引才。企業來了,我給你一個湖,這個湖的所有權歸武漢,使用權是企業的,由你來建設、使用、管理。企業可在湖邊佈局研發基地、商業基地等。

武漢之所以將採取這種發展方式,是因為武漢是一個大湖城市、多湖城市,大湖是武漢未來要開發的又一個寶藏。武漢將用大湖這個資源吸引全球高效產業、高端人才、頂級企業在漢集聚。

與此同時,武漢將探索“大湖+”環境保護模式、“大湖+”產業創新發展模式、“大湖+”社會發展模式、“大湖+”的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模式。如今,武漢正朝著最具宜居品質的濱水生態綠城和世界亮點城市邁進。

【山水形勝的武漢】

長江新城整體圖將公佈于世

陳一新說:高水準的規劃建設長江新城。長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這是一張很亮的名片,用長江來命名新城,這是武漢的創意,且已註冊。同時,優化建設武漢長江主軸。在世界大河名城中,兩岸均衡發展的特大城市世界少有,以大河為主軸的城市更是少見,武漢長江穿城而過,從東南角到西北角是一條直線,剛好是城市的對稱軸,且寬度適宜,南北兩岸發展均衡,這是武漢最寶貴的稟賦傳承,基於此提出把長江武漢作為城市文明景觀軸來打造。

武漢通過前一階段的科學驗證,長江的新城整體圖馬上要公佈於世。長江新城分三期推進,近期啟動區30到5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30到100平方公里,遠程控制區500平方公里。屆時將形成“四鎮”新格局,再造一個新武漢。

初步設想圍繞交通軸、經濟軸、生態軸、景觀軸、文明軸、“五軸一體”來打造世界級的城市中軸文明景觀帶。

交通軸:沿長江兩岸打造左岸大道、右岸大道,從一環到六環快速實現,同時沿兩岸構建交通走廊,增加長江綠道形成交通、觀景、遊戲,綜合功能的世界級濱水景觀大道。

經濟軸:沿著長江主軸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彙聚最優的資源,承擔全球性城市功能,讓四大發展片區,五大商務功能區在這裡銜接,打造高端的服務業集群。據初步統計,三年內將有200多座大樓在長江邊拔地而起。

生態軸:開展濱水岸線生態修復,城市修復,推進“四水共治”和海綿城市建設。

景觀軸:整合串聯長江綜合景觀,構建世界級“江漢朝宗”景觀核心區,建設沿江觀景陽臺,垂江景觀廊道,其規劃建設將有九個城市陽臺,形成以主軸為核心的景觀帶。

文明軸:通過長江新城進一步帶動增量的發展,通過長江主軸進一步帶動存量的調整和提升。

陳一新說:武漢居國之天元,是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以武漢為中心,以50公里為半徑畫圓,可以覆蓋全國10億人口,90%的經濟總量,是人流、經濟流、數字流的聚集地。

建設國際陸運的樞紐。武漢是全國四大鐵路樞紐之一,高鐵之心。目前規劃“兩縱、兩橫、兩斜”的12向高鐵網,拓展通達東南亞、南亞、中亞班列。

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天河機場國際航線45條,旅客輸送量230萬,居中部地區第一。未來武漢大都市區將有三大機場,年貨流吞吐能力達千萬噸級,成為全球最大內陸貨運航空樞紐。

建設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武漢是與重慶、上海並列的長江三大航運中心之一。武漢新港集裝箱輸送量達到100多萬箱,開通了東亞、東南亞、近海、近洋的航線成為東西部最佳的港口,力爭進入世界第一港口的第一方陣。

建設國家多式聯運樞紐。武漢正在積極謀劃建設陽邏港“水鐵公”多式聯運樞紐。天河機場“空鐵公”多式聯運樞紐,高鐵快遞分撥中心,鐵路特快貨運中心。

建設全國重要的資訊樞紐。武漢是中國寬頻互聯網八大中心節點之一,全國新一代高速環網唯一的五環交匯地,擁有全國唯一的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全國最多的金融後臺基地。

依託以上五大樞紐建設,致力於建設互聯網時代的新商都,成為全國商貿物流中心。

【工業重鎮的武漢】

打造新民營經濟的集聚地

陳一新說:2016年,全國有131家獨角獸企業,主要是涉及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雲服務、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經濟領域,全都是民營經濟。這是一道經濟的風景線。武漢把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四新”民營經濟作為主攻方向,聚焦創新創業創富,以“四軍三名”為主體力量。大學畢業生、海歸人才、科學院校人才、職業經理人才,這就是新民營經濟的“新四軍”,名家名人名企就是“三名”。

聚焦四大功能區,提升武漢產業在全國、在全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東湖高新區重點發展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現代金融、智慧製造及互聯網產業,東湖高新區要打造“四穀”,首先要打造光穀,光電子資訊產業第一,目前產值5000多億,科研實力居全國第一。第二要打造“藥穀”,短短幾年這裡集聚了1111家生物醫藥企業,去年銷售1000多億,這將是東湖高新區第二大產業。第三個需要打造的是“金谷”,金融產業的發展,特別要加強金融總部、基金的引進和落戶。第四個要打造“智慧製造和互聯網產業”。

武漢經開區重點是打造世界知名的車都,重點發展汽車產業。去年汽車銷售產值3000億元,居全國第三位。

臨空港經開區重點是發展臨空製造網路安全高端服務等產業。比如要加快建設全國首個國家級的“商用”航空產業基地,投資400億元以上,實現總產值500億元,年產50個運載火箭。

長江新城重點打造高效高新產業聚集區、新民營經濟聚集區。要優化所有制結構,大力發展新民營經濟。

【宜人居住的武漢】

現代版“清明上河圖”隨處可覓

陳一新說:武漢正在做“大湖+”的文章,打造特色濱湖空間。武漢共有166個湖,當前正在推進湖泊“三線一路”的規劃建設,也就是水域保護藍線、環湖綠化綠線、環湖濱水建設灰線、環湖道路建設。

什麼是“大湖+”的發展方式?就是利用大湖來招商,來引才。企業來了,我給你一個湖,這個湖的所有權歸武漢,使用權是企業的,由你來建設、使用、管理。企業可在湖邊佈局研發基地、商業基地等。

武漢之所以將採取這種發展方式,是因為武漢是一個大湖城市、多湖城市,大湖是武漢未來要開發的又一個寶藏。武漢將用大湖這個資源吸引全球高效產業、高端人才、頂級企業在漢集聚。

與此同時,武漢將探索“大湖+”環境保護模式、“大湖+”產業創新發展模式、“大湖+”社會發展模式、“大湖+”的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模式。如今,武漢正朝著最具宜居品質的濱水生態綠城和世界亮點城市邁進。

【山水形勝的武漢】

長江新城整體圖將公佈于世

陳一新說:高水準的規劃建設長江新城。長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這是一張很亮的名片,用長江來命名新城,這是武漢的創意,且已註冊。同時,優化建設武漢長江主軸。在世界大河名城中,兩岸均衡發展的特大城市世界少有,以大河為主軸的城市更是少見,武漢長江穿城而過,從東南角到西北角是一條直線,剛好是城市的對稱軸,且寬度適宜,南北兩岸發展均衡,這是武漢最寶貴的稟賦傳承,基於此提出把長江武漢作為城市文明景觀軸來打造。

武漢通過前一階段的科學驗證,長江的新城整體圖馬上要公佈於世。長江新城分三期推進,近期啟動區30到5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30到100平方公里,遠程控制區500平方公里。屆時將形成“四鎮”新格局,再造一個新武漢。

初步設想圍繞交通軸、經濟軸、生態軸、景觀軸、文明軸、“五軸一體”來打造世界級的城市中軸文明景觀帶。

交通軸:沿長江兩岸打造左岸大道、右岸大道,從一環到六環快速實現,同時沿兩岸構建交通走廊,增加長江綠道形成交通、觀景、遊戲,綜合功能的世界級濱水景觀大道。

經濟軸:沿著長江主軸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彙聚最優的資源,承擔全球性城市功能,讓四大發展片區,五大商務功能區在這裡銜接,打造高端的服務業集群。據初步統計,三年內將有200多座大樓在長江邊拔地而起。

生態軸:開展濱水岸線生態修復,城市修復,推進“四水共治”和海綿城市建設。

景觀軸:整合串聯長江綜合景觀,構建世界級“江漢朝宗”景觀核心區,建設沿江觀景陽臺,垂江景觀廊道,其規劃建設將有九個城市陽臺,形成以主軸為核心的景觀帶。

文明軸:通過長江新城進一步帶動增量的發展,通過長江主軸進一步帶動存量的調整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