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張藝謀鞏俐葛優《活著》:被命運碾壓過,才懂時間的慈悲

編者按:在張藝謀以往的眾多作品中,這是我個人心中最好的一部,好的電影並不一定要多麼酷炫燒腦,能觸動人心即為妙,你看他在這部影片中平實的拍攝方式,和《十面埋伏》、《英雄》、《黃金甲》等片有著很大不同,

然而,卻恰恰是這種樸實無華的方式給了這部電影靈魂與厚重。

文/伍脊六獸特約作者:小π。

張藝謀拍《活著》,自知撞了南牆;作家說,他的使命是向人們展示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後的超然,對善和惡的一視同仁,

於是“它們”忍受著太多真實。看《活著》很容易聯想到《霸王別姬》,同屬於一個時期,同樣是華語電影中的經典甚至巔峰作品,同樣的數十年風雨飄搖,同是小人物的顛沛流離聚散離合,只是因為一些原因,《活著》沒有《霸王別姬》在國內的影響力深遠。

演員有風華絕代的鞏俐,成精的葛優,惟妙惟肖的姜武郭濤等。飄零的人物命運與動盪不安的時代交相輝映,又漸行漸遠,留一地喧嘩的皮影戲,黃昏中吊起嗓子,也高☆禁☆潮,也麻木。一個有些年歲的民族,在遺忘、面對、原宥中無從選擇,在善惡之間無所適從。

《活著》由張藝謀導演在1994年出品,榮獲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葛優)以及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外語片等獎項。有評論認為它是中國電影的巔峰之作,我不敢妄語,但它絕對是一部飽含誠意的作品。

時間翻臉無情。

福貴的人生,

似玩偶。歷史將福貴的一生繃成軌道,從上轟馳而過,劫走父母、子女、熟人。他被迫一次次同生死短兵相接,而衝突一次比一次微弱。人類最大的苦難如果是死亡,它能從一個人身上帶走的,其實越來越少,時間的力量到底是使人麻木還是讓人超越?除了無情,來不及感受其它。

苦難不知饜足。

影片巧妙的交代了很多在不同時期的大事件,依然以人物受難或死去的方式,不乏譏諷。葛優表現喪子之痛,紮心入髓,福貴的命運那麼不堪,接二連三的不幸讓他無暇瞻顧左右。鳳霞有一雙極美的眼睛,滿是堅忍。她死的時候,大眼睛裡對這世界的信任,隨著血液,流失殆盡。

善惡面目模糊。

我們是一個苦大仇深的民族,但對苦難的見解並不高明,且善於對真實苦難打哈哈,對編織的仇恨沉迷。很多人對那個時代欲言又止,這一刻的導演,是強悍的,他創造決絕,控訴時代。歸根結底,所有人,除了忍受,別無選擇。

被命運碾壓過,才懂時間的慈悲。

那一箱子皮影,還是被燒了,留下箱子,以後,孫兒心愛小雞,福貴將其庇護在箱中,能跑動能吃食。雞養大了變成鵝,鵝養大了變成羊,羊大了又變成牛,牛以後呢,孫兒也長大了...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

-THE END-

善惡面目模糊。

我們是一個苦大仇深的民族,但對苦難的見解並不高明,且善於對真實苦難打哈哈,對編織的仇恨沉迷。很多人對那個時代欲言又止,這一刻的導演,是強悍的,他創造決絕,控訴時代。歸根結底,所有人,除了忍受,別無選擇。

被命運碾壓過,才懂時間的慈悲。

那一箱子皮影,還是被燒了,留下箱子,以後,孫兒心愛小雞,福貴將其庇護在箱中,能跑動能吃食。雞養大了變成鵝,鵝養大了變成羊,羊大了又變成牛,牛以後呢,孫兒也長大了...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