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大突破:澳大利亞科學家研究發現癌症診療新工具

澳洲都市報7月9日訊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阿德萊德大學和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們,在一項合作研究中發現導致食物中毒的大腸桿菌可以產生用於檢測癌症的新工具。

研究發現,大腸桿菌能產生識別癌症的毒素,這一新工具或成為癌症患者的福音。科學家們在 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並詳細闡述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格里菲斯大學的Michael Jennings教授說,大腸桿菌可以產生一種毒素,這種毒素會與細胞產生的一種不常見的糖(Neu5Gc)結合,

而這種糖通常並不是由健康的細胞產生的。

根據Michael Jennings教授介紹,能夠被毒素識別的結構是一種腫瘤抗原,此種抗原是由腫瘤細胞產生的一種物質,被公認為癌症檢測的標誌。

繼初步研究之後,研究團隊利用自然產生的毒素,對抗原進行改造以改變其蛋白質的構成,從而使其能夠用於準確的癌症檢測。

“真正的創新是,我們將在傳染病研究專案中發現的物質轉化為食物中毒的原因,

並且能夠利用它作為檢測腫瘤抗原的工具,” Michael Jennings教授說。

Michael Jennings教授說:“在科學界有一種說法,機會更青睞有準備的人。因為在學校裡,我們同時進行傳染病和癌症的研究項目,研究的交叉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想法和機會。”

他說:“我們對這一蛋白質工程的效果感到非常驚訝,我們能夠移除蛋白質中毫無診斷意義的特性,重新設計它,使其完全針對目標腫瘤抗原。”

Neu5Gc 在癌症細胞中被高頻表達,

但並不被正常細胞表達。因此一旦發現了Neu5Gc,就意味著病人可能正在遭受癌症的折磨。

Jennings教授說:“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但重要的是這個新工具也許能夠提高癌症檢測的敏感度,幫助我們更早地發現更多的潛在癌症。”

除上述項目外,格里菲斯大學同時還在進行其他癌症研究項目。

格里菲斯大學擁有世界先進的科研設備和技術支援,主要臨床合作者有洛杉磯兒童醫院、漢諾沃醫學院等。

其癌症研究領域涵蓋癌症生物學、癌症主要合成藥物化學和蛋白質晶體學等重點領域。

格里菲斯大學現有的研究項目包括對黑色素瘤和其他轉移性癌症的研究,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研究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旨在達到世界癌症研究領域的頂尖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