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球迷心聲,唯有資料才能決定誰是中超王者

整體而言,2017賽季中超聯賽上半程仍舊保持了足夠的品質和精彩,

和去年同期相比沒有明顯的下滑,甚至聯賽競爭、激烈程度還有所提升。不過,具體到U23新政和外援新政,對於各俱樂部又產生了各自不同的影響。

隨著明年外援和U23球員上場掛鉤的政策實施,各俱樂部必然遭受更加重大的影響,這也是各俱樂部需要未雨綢繆的。

【U23新政】各俱樂部“應對有方”

U23新政毫無疑問會給俱樂部帶來一些影響,比較顯著的是河南建業,目前建業U23球員總出場時間4090分鐘,

出場人數6人,出場總人次62人,場均超過4人次,平均出場時間66分鐘,這所有的資料都位居中超第一,這也是建業最讓人尊敬的地方。

但河南建業本賽季戰績一般,目前位居倒數第三,而去年同期,河南建業高居中超第六。這其實清晰地說明了一個問題,過於重用U23球員必然帶來球隊競爭力的下降。

不過,U23球員出場時間、人數、人次並沒有和成績直接掛鉤,

這也反映了各個球隊U23球員儲備的情況。

正面典型,成績不俗

正面的例子是天津權健、廣州富力、河北華夏和山東魯能,他們儲備不錯,使用較多,但成績仍舊不錯。

作為升班馬,天津權健目前和魯能並列第四,U23球員方面,4人出場(排名第三)、總計46人次(場均超過3人次,

排名第二)、平均出場時間61分鐘(第四)、總計出場2805分鐘(第二),U23球員進球4球(第一),作為中超升班馬這個成績毫無疑問是非常不錯的,權健需要感謝李瑋鋒當初力主引進鄭達倫、劉奕鳴、張修維等球員,卡帥對年輕球員的調教也非常成功,當然這也要得益於中甲的鍛煉。

廣州富力位居中超第五,出場人數4人(第三)、出場人次30次(第三)、場均出場時間53.5分鐘(第七)、總出場時間1605分鐘(第四),

斯托伊科維奇展現了很好的胸懷。

華夏幸福排名中超第三,但年輕球員使用不俗,出場人數3人(中游)、總計18人次(並列第六)、場均出場時間63.5分鐘(第三)、總出場時間1143分鐘(第六),U23球員進球3個(並列第二),佩萊格裡尼也表現了很好的胸懷。

山東魯能並列中超第四,出場人數5人(第二)、總人次17人次(中游)、平均出場時間51.7分鐘(第八),總出場時間879分鐘(第七),魯能的情況不錯,但魯能的問題是U23球員並非最頂級,

也影響了他們的上場,但勝在人數眾多。

其他像貴州恒豐表現也不錯,聯賽排名第11,出場球員3人,人次29次(第四)、場均58.4分鐘(第四)、總出場時間1693分鐘(第三)。

負面典型,敷衍了事

值得注意的是,更多的球隊用心無力,所以在U23球員使用上都是在“敷衍了事”,其中,6支球隊出場平均人次都在15次以下,這意味著他們沒有任何一場比賽使用過2名U23球員,這六支球隊分別是:重慶力帆、北京國安、廣州恒大、江蘇蘇甯、天津泰達和上海申花,其中,5支老牌球隊恒大、蘇甯、申花、國安、泰達都沒有在任何一場比賽中用過2名U23球員。

U23球員場均出場時間不到45分鐘的球隊有7支,其中4支球隊場均不到30分鐘,由高到低分別是:上海申花場均40.9分鐘、廣州恒大場均39.4分鐘、江蘇蘇寧場均31.8分鐘、遼寧開新場均26.7分鐘、上海上港場均25.2分鐘、天津億利場均23.6分鐘、延邊富德場均16.5分鐘。

上半場換人一般是不被接受的,但7支球隊U23球員場均出場不到45分鐘,可想而知,這些球隊對於U23球員的使用只有一個原則:敷衍了事,得過且過。

廣州恒大和上海上港作為奪冠球隊,目前位居中超第一和第二,但他們的表現不敢苟同,恒大從未在一場比賽中用過2名U23球員,U23球員場均出場也只有39.4分鐘,上港場均出場25.2分鐘,位居中超倒數第三,作為中超旗幟,不能體現榜樣作用是不應該的。

在這些球隊中,江蘇蘇甯和延邊富德可謂是名利俱失:他們在U23球員上百般應付,比如蘇寧從未在一場比賽中使用過2個U23球員,場均使用U23球員只有31.8分鐘(倒數第五),但他們仍舊是倒數第一。延邊富德,場均使用年輕球員只有16.5分鐘,他們是倒數第二。

【外援新政】神奇反轉的受益者

外援新政對各俱樂部也有明顯的影響,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原本魯能本賽季目標並沒有亞冠資格的要求,但隨著新政的出臺,出於對本土球員配置的信心,魯能提出了亞冠資格的目標。

雖然在內外援進球比率上並不高,本土球員和外援進球數對比是6:17,但在助攻上,魯能本土球員高達16次,外援助攻只有2次,本土球員助攻數8倍於外援,這個對比是最讓人驚訝的,這一方面說明魯能本土球員能力確實不錯,另一方面,也和魯能沒有中場外援有關。緊隨其後的是廣州富力,本土球員和外援助攻對比是15:3,5倍之多,富力同樣沒有中場組織型外援,烏索實際上是防守型中場。

實際上,最大差別是北京國安,國安本土球員助攻10次,外援助攻1次,10倍之差,要知道,國安可是擁有巴西國家隊中場奧古斯托的,考慮到此前傳出的奧古斯托和國安本土球員不合的問題,資料顯然更加清晰體現了這一點。國安需要進一步解決內外援的融合問題,否則反彈無期。

進球數方面,中超各隊普遍依賴外援,不過重慶力帆是唯一一支不依賴外援的球隊,他們本土球員進球數11,外援進球數7。

最讓人驚訝的可能是上海上港,眾所周知,上港接連引進了埃爾克森、浩克和奧斯卡,被認為是最倚重外援的球隊,但實際上,上港本土球員和外援的進球數一模一樣,都是18個(另有2個烏龍球),同時,在助攻榜上,上港本土球員和外援助攻數差別也不大,本土球員助攻13個,外援助攻14個,基本一致。

考慮到上港在U23球員使用上的尷尬,我們不難發現,目前上港仍舊依賴徐根寶留給他們的財富,這筆財富是非常珍貴的。

我們再來看一下整體對比:2016賽季上半程,國內球員進球95個,外援進球160,本土球員是外援的59.4%,下半程,本土球員進球104,外援進球270,比率是38.5%,而在2017賽中超上半程,本土球員進球111,外援進球207,比率為53.6%。這個資料表明,和去年同期相比,外援依賴性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但和去年下半年相比,外援依賴性反而大幅度下降。

短期資料其實不是很說明問題,不過,新賽季3外援政策下,各隊普遍在攻擊端配置外援,所以外援進球數仍舊明顯高於本土球員,三外援政策對中超的影響,更多地體現在個體上,比如2017賽季,蘇寧就明顯受到外援政策的影響,要知道在中超強隊中,蘇寧的本土球員配置其實很一般,申花也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去年同期,蘇寧排名第二,申花排名第五,但本賽季,蘇寧倒數第二,申花也下滑到第七八名。

其中,5支老牌球隊恒大、蘇甯、申花、國安、泰達都沒有在任何一場比賽中用過2名U23球員。

U23球員場均出場時間不到45分鐘的球隊有7支,其中4支球隊場均不到30分鐘,由高到低分別是:上海申花場均40.9分鐘、廣州恒大場均39.4分鐘、江蘇蘇寧場均31.8分鐘、遼寧開新場均26.7分鐘、上海上港場均25.2分鐘、天津億利場均23.6分鐘、延邊富德場均16.5分鐘。

上半場換人一般是不被接受的,但7支球隊U23球員場均出場不到45分鐘,可想而知,這些球隊對於U23球員的使用只有一個原則:敷衍了事,得過且過。

廣州恒大和上海上港作為奪冠球隊,目前位居中超第一和第二,但他們的表現不敢苟同,恒大從未在一場比賽中用過2名U23球員,U23球員場均出場也只有39.4分鐘,上港場均出場25.2分鐘,位居中超倒數第三,作為中超旗幟,不能體現榜樣作用是不應該的。

在這些球隊中,江蘇蘇甯和延邊富德可謂是名利俱失:他們在U23球員上百般應付,比如蘇寧從未在一場比賽中使用過2個U23球員,場均使用U23球員只有31.8分鐘(倒數第五),但他們仍舊是倒數第一。延邊富德,場均使用年輕球員只有16.5分鐘,他們是倒數第二。

【外援新政】神奇反轉的受益者

外援新政對各俱樂部也有明顯的影響,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原本魯能本賽季目標並沒有亞冠資格的要求,但隨著新政的出臺,出於對本土球員配置的信心,魯能提出了亞冠資格的目標。

雖然在內外援進球比率上並不高,本土球員和外援進球數對比是6:17,但在助攻上,魯能本土球員高達16次,外援助攻只有2次,本土球員助攻數8倍於外援,這個對比是最讓人驚訝的,這一方面說明魯能本土球員能力確實不錯,另一方面,也和魯能沒有中場外援有關。緊隨其後的是廣州富力,本土球員和外援助攻對比是15:3,5倍之多,富力同樣沒有中場組織型外援,烏索實際上是防守型中場。

實際上,最大差別是北京國安,國安本土球員助攻10次,外援助攻1次,10倍之差,要知道,國安可是擁有巴西國家隊中場奧古斯托的,考慮到此前傳出的奧古斯托和國安本土球員不合的問題,資料顯然更加清晰體現了這一點。國安需要進一步解決內外援的融合問題,否則反彈無期。

進球數方面,中超各隊普遍依賴外援,不過重慶力帆是唯一一支不依賴外援的球隊,他們本土球員進球數11,外援進球數7。

最讓人驚訝的可能是上海上港,眾所周知,上港接連引進了埃爾克森、浩克和奧斯卡,被認為是最倚重外援的球隊,但實際上,上港本土球員和外援的進球數一模一樣,都是18個(另有2個烏龍球),同時,在助攻榜上,上港本土球員和外援助攻數差別也不大,本土球員助攻13個,外援助攻14個,基本一致。

考慮到上港在U23球員使用上的尷尬,我們不難發現,目前上港仍舊依賴徐根寶留給他們的財富,這筆財富是非常珍貴的。

我們再來看一下整體對比:2016賽季上半程,國內球員進球95個,外援進球160,本土球員是外援的59.4%,下半程,本土球員進球104,外援進球270,比率是38.5%,而在2017賽中超上半程,本土球員進球111,外援進球207,比率為53.6%。這個資料表明,和去年同期相比,外援依賴性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但和去年下半年相比,外援依賴性反而大幅度下降。

短期資料其實不是很說明問題,不過,新賽季3外援政策下,各隊普遍在攻擊端配置外援,所以外援進球數仍舊明顯高於本土球員,三外援政策對中超的影響,更多地體現在個體上,比如2017賽季,蘇寧就明顯受到外援政策的影響,要知道在中超強隊中,蘇寧的本土球員配置其實很一般,申花也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去年同期,蘇寧排名第二,申花排名第五,但本賽季,蘇寧倒數第二,申花也下滑到第七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