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今日:1962年7月10日 “電星”一號衛星升空


1962年7月10日,美國國家航空和空間管理局利用德爾塔火箭將“電星”一號衛星送入了近地橢圓形軌道。

這是專門為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發射的第一顆有效的民用通信衛星。

“電星”一號衛星運行高度最低是514英里,最高是3051英里。這枚載重171英鎊的衛星攜帶共有1064只電晶體、1464只二極體和3600片太陽能電池,可以為1064個頻道實行衛星轉播;而且它的直徑只有34英寸,因此太陽能電池只需要供應不到15瓦的電力。

在衛星發射的同一天,它就實現了把大西洋彼岸法國現場的電視節目向美國境內進行首次的轉播,

並在之後成功進行了美國和英法兩國的照片傳真和電視通信等試驗。

4個月後,“電星”一號控制系統中的一些電晶體由於太空輻射作用受到了損害,此後,又斷斷續續苦撐了兩個月,最後沒有了聲息。雖然“電星”一號衛星的轉播只持續了6個月,但是在這短短的6個月中,它使得長途通信發生了重要的變化,而且還大幅度減少了電視網的運營成本,

重新改變了電視網的技術和經濟格局。

從“電星”一號衛星第一次進入廣闊的太空之後,就揭開了衛星通信時代的序幕。在1965年,國際通信衛星-1的發射以及C頻段電話業務的開通,使得人類正式開創了國際性商業衛星通信市場。自20世紀80年代晚期開始,通信衛星逐步控制了全世界的長途通信。衛星上的千千萬萬個寬頻帶通道不斷地向地球傳輸圖片、視頻等各種商務資料,

電視廣播等各種通信業務,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資料流程。

進入21世紀以來,商業通信衛星更是呈現出長壽命、高可靠、大容量的發展趨勢,除了具有一般航天器工程特點之外,還在衛星設計、測試與實驗、製造和管理等方面呈現出了顯著的特點,在通信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