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大後在看小時候的課文,發現裡面全是人生

你還記得小學課本的那些課文嗎?

在看小時候的這些文章,少了純淨簡單。卻因為人生的歷練,多了一些滋味。

1、刻舟求劍

船已經從掉劍的位置開走了,哪裡尋得劍的影子呢?小時候覺得,

刻舟求劍的人真是個大傻瓜。

長大後才發現,有時人也一樣,明明人已走,茶已涼,卻還抱著回憶的記號,執著等待著,我們有時不也跟他一樣傻嗎?

2、挑山工

小時候為挑山工而感到,深知不論做什麼事,只要一心向著目標前進,步步踩實了往前走,

總有到達目的地的那一天。

長大以後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口吃個胖子,加班加點加班加點埋怨萬分,卻忘記路是一步一步熬出來的。

3、駱駝和羊

駱駝和羊,一個高,一個矮,他們各做了一件事,拼命向對方證明自己的身高才是最完美的,卻看不見對方有自己沒有的長處。

長大後,我們對於潛在的競爭對手,心中總有一萬個(憑什麼)就像不服氣彼此的駱駝和羊,承認對方的優點正是自己的缺點有那麼難嗎?為什麼小時候很容易做到的事,長大以後卻那麼難。

4、買櫝還珠

楚國有一個人,看中了集市上莊有珍珠的盒子。

於是買下了木匣盒子,卻退還了木匣中的主角——珍珠。我們都笑話他,不懂得寶貝的價值。

長大後突然發現,寶貴的品質好比盒子裡的珍珠。華麗的外表下,是迷惑人的盒子。為了盒子丟掉珍珠的大有人在。

5、司馬光砸缸

到時候看到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除了感慨他的智慧,也欽佩他的果斷。

長大後,路邊摔倒的老人要先錄影,才敢去扶。盡全力去醫治仍搶救無效的醫生,卻要被圍攻。

成人的世界,讓我們知道了砸缸救了人。有時候卻還要賠一個缸,這究竟是誰的悲哀呢?

6、端午的鴨蛋

小時候,

看汪曾祺的先生寫的(端午的鴨蛋)饞的流口水,他回憶起家鄉的鴨蛋,也回憶起了家鄉。他還引用了一句詩詞“曾經滄海難為水,”那也是第一次見到這句詩。

長大後才明白,童年的回憶有多珍貴。

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

時光已不再是童年的時光,我們也不再是少年錦時。那些課本中的道理,在歲月中泛黃。如今再看時,已成了人生本來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