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怎麼判斷食物新鮮?尤其是寶寶的食材

炎炎夏日,想要讓寶寶健康成長,就必須用新鮮的食材,當然食材的新鮮度需要我們自己有經驗,知道新鮮的食材什麼味道。

常見的情況是蔬菜新鮮度降低,豆腐發酸變味,魚類存放太久肉質過爛過硬或有腥味,肉類久存有不新鮮的氧化味道,等等。由於餐館的食材都是提前處理,大部分不會當時處理,非常容易繁殖過多細菌。特別是夏天,要高度警惕豆腐變酸,以及涼拌菜變味的情況。對於各種涼菜、主食、點心和自製飲料,

也要提高警惕。比如使用了陳年的黃豆,打出來的豆漿會有不新鮮的風味。

此外,調味品也有很大風險是假冒偽劣產品。比如點心、涼菜或蘸料裡加入了已經氧化酸敗的花生、花生碎或芝麻醬,就能吃出來“哈喇味”。今年揭出的天津獨流老醋被造假的情況,

肯定不是個例。我經常在餐館中吃到劣質的醋和醬油,口感非常差。吃慣了優質釀造調味品的人,一口就能嘗出來,因為造假是沒法達到優質品的風味、鮮味和口感的。如果您吃不出來,那麼大部分可能是——您平日基本上沒吃過優質產品。

通常調味比較清淡、烹調比較低溫的食物,

很難用劣質產品來糊弄人。比如說,清蒸魚只能用剛殺的魚來做,而幹燒魚、油炸魚就可以不用活魚來做,用冷凍多日的魚也沒問題。清炒蔬菜如果用不新鮮的油來做,很容易被顧客察覺;而加幾片五花肉和大量辣椒的幹鍋蔬菜,用油炸多次的油來做,就不太容易吃出來。又比如說,在吃辣子雞丁、回鍋肉等菜的時候,常常會發現肉片或肉丁經過油炸已經基本變幹,
甚至發脆。這樣的肉,未必是新鮮的肉,有可能是因為缺乏香味、甚至有異味,特意深度油炸,讓它產生焦香,失去異味。

不過,對於經驗不足、舌頭不靈、不夠耐心的人來說,只要烹調方式足夠濃味,加的鹽、辣椒和其他調料太多,

就容易遮蓋食物本身是否新鮮的資訊。如果又追求菜肴價格便宜,又想要油脂、食材和調味品全都新鮮優質,難度也非常大。真想吃新鮮食物,又不想自己做,那就只能點那些味道比較清淡的菜肴,什麼煎炸、幹燒、幹鍋、回鍋、燒烤、熏烤之類,都不要點。

最後,學會判斷食材新鮮,才能給寶寶做出健康美味的食物,育兒路上需要學習的太多,邊學習邊陪寶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