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蜀漢為什麼短短2個月就滅亡,諸葛瞻臨死之前一語道破玄機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蜀漢是劉備歷盡滄桑,千辛萬苦,在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趙雲、黃忠等心腹之下建立起來的政權,後來在劉禪手上延續,共曆二帝,四十三年。後期逐漸走向衰落,

最終被掌控曹魏的司馬家族所滅。然而,在司馬昭興兵滅蜀的時候,蜀漢為什麼短短2個月就滅亡,諸葛瞻臨死之前一語道破玄機。

根據史料記載:263年,魏國實際領袖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鐘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魏軍西路鄧艾軍主攻遝中屯田的姜維,

中路諸葛緒軍斷薑維後路。東路鐘會軍主攻漢中。鐘會大軍攻下漢中後,被回援的蜀軍阻於劍門關外,不得前進。鄧艾則採用以迂為直的謀略,在蜀軍主力相持于劍閣之時,自率精銳部隊繞道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越過700餘裡荒無人煙的小道,鑿山開路,奇襲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又在蜀漢腹地綿竹大破諸葛瞻、攻佔涪城(今四川綿陽),進逼成都。後主劉禪因鄧艾兵臨城下,
向魏軍投降。從此,蜀漢滅亡。

蜀漢滅亡的過程,短短2個月之久,就輕易滅亡,為什麼呢?蜀漢的衛將軍諸葛瞻,在臨死之前一語道破玄機:“我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薑維,又不能守國土,有何面目回去呢?”

根據《元和郡縣誌》記載:初,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

瞻曰: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薑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遂就綿竹埋入腳而戰,父子死焉。

諸葛瞻這句話爆出了蜀漢短短幾個月滅亡的直接原因:

第一:黃皓混淆視聽

黃皓,在陳祗死後,黃皓從黃門令一躍成為中常侍、奉車都尉,總攬朝政、操弄威權,

並排擠在北伐前線的大將軍姜維。在劉禪耳邊讒言,混淆視聽。一方面,貶太子舍人羅憲到巴東太守,這位軍事防禦能力很強的武將,在永安可以抵擋東吳軍神陸抗的存在,很可惜,導致沒有參加抵禦鄧艾的戰爭。

加上又排擠大將軍姜維,導致薑維不得不率領大軍到遝中屯田避禍,從而導致漢中兵力空虛。更關鍵的時期,因為信鬼神巫術,告訴劉禪敵人最終不會到來,

從而導致劉禪放鬆警惕,甚至連南中霍弋的援兵都不需要,導致成都兵力空虛。

第二:薑維窮兵黷武

薑維,從費禕死後就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薑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因此長期窮兵黷武,虛耗國力,民怨很大,甚至連薑維的部將張翼,廖化等都反對。加上,薑維在鎮守漢中的時候,否定了魏延的“錯守諸圍”戰爭策略,採取一種新的戰爭思路,叫“斂兵聚穀”。導致,導致漢中快速失守。

第三:諸葛瞻防禦失敗

諸葛瞻,聽聞鄧艾已經偷渡陰平,統帥中央禁軍,前往抵抗,到達涪縣後盤桓不前;尚書郎黃崇多次勸他迅速搶佔險要地勢,不讓敵人進入平原,諸葛瞻猶豫不決,沒有採納他的意見,黃崇因為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鄧艾逼降江油守將馬邈,長驅直入,與諸葛瞻在綿竹大戰,後來在出城決戰,在交戰時陣亡,綿竹也隨後失守,導致鄧艾兵臨成都門下。

就是因為這三個因素,導致蜀漢很快就被鄧艾鐘會大軍突破,短短2個月不到就滅亡了,這是最直接的因素,根本性的問題,還是國力太弱了。

小敗一次。因此長期窮兵黷武,虛耗國力,民怨很大,甚至連薑維的部將張翼,廖化等都反對。加上,薑維在鎮守漢中的時候,否定了魏延的“錯守諸圍”戰爭策略,採取一種新的戰爭思路,叫“斂兵聚穀”。導致,導致漢中快速失守。

第三:諸葛瞻防禦失敗

諸葛瞻,聽聞鄧艾已經偷渡陰平,統帥中央禁軍,前往抵抗,到達涪縣後盤桓不前;尚書郎黃崇多次勸他迅速搶佔險要地勢,不讓敵人進入平原,諸葛瞻猶豫不決,沒有採納他的意見,黃崇因為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鄧艾逼降江油守將馬邈,長驅直入,與諸葛瞻在綿竹大戰,後來在出城決戰,在交戰時陣亡,綿竹也隨後失守,導致鄧艾兵臨成都門下。

就是因為這三個因素,導致蜀漢很快就被鄧艾鐘會大軍突破,短短2個月不到就滅亡了,這是最直接的因素,根本性的問題,還是國力太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