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港交所今日推出雙幣計價黃金期貨

中金網07月10日訊,在5月8日於香港舉行的LMEprecious及港交所黃金期貨傳媒會上瞭解到,港交所計畫今年三季度推出以離岸人民幣及美元計價的實物交收黃金期貨合約。港交所此舉意在向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多的離岸人民幣產品投資選擇。

目前,有關合約正在等待監管機構批准。

“港交所推出黃金期貨,有助於增加黃金儲備,提升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港交所市場發展科大宗商品、衍生品及LME業務發展部主管張墨陽介紹,不僅如此,新的黃金期貨合約對於豐富投資選擇也大有裨益。

香港交易所(00388)及其子公司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週一(7月10 日)起分別在香港及倫敦推出美元及離岸人民幣黃金期貨合約,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開市儀式上表示,這次是首次在兩地同時推出產品、首次以人民幣計價及以實物交割。

李小加表示,港交所推出美元及離岸人民幣黃金期貨,進一步多元化期貨產品,週一起有3個黃金期貨產品推出,

當中2個在香港推出,1個在倫敦推出,這對香港來說具有3個第一次,首先是香港第一次推出兩地發行的黃金產品,可影響全球交易;其次是香港第一次推出人民幣黃金產品,通過美元和離岸人民幣雙貨幣交易,有助香港繼續引領離岸人民幣匯率,最後是香港首次推出實物交割的商品期貨。港交所希望以此實現黃金現貨和期貨的最終價格合一,
人民幣和美元匯率在該黃金產品上合一,相當於實現人民幣、美元和黃金的大結合,有信心產品可取得成功,將來可以面對更大市場。

港交所雖然于2008年曾推出實物黃金期貨但成效欠佳,但李小加認為與上次港交所推出的期貨相比,目前市場環境不同、中國因素以及港交所於全球之影響力也有所不同,指出港交所及倫交所基本上已涵蓋世界交易時段,而且人民幣於國際市場具有吸引力,

加上中國已成為最大的黃金消費國之一,當產品發展到有足夠的影響力,未來央行可通過香港直接購買黃金,並可選擇美元和人民幣兩種貨幣交易,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李小加指出,不會特別關注初期的交投量,對長遠發展有信心,因為黃金期貨可透過實物交割,也可選擇人民幣或美元結算,而且在香港及倫敦發行,交易橫跨不同時區,

這些因素的結合,可望隨著交易量增大,有助引導人民幣匯率,而且中國市場對黃金需求大,相信產品推出之後,可協助交易商的銷售及對沖。

對於目前的有關交易時段僅16小時,李小加表示港交所會密切繼續留意市場發展,未來會繼續延長交易時段,為市場大多數投資者服務,但需要和市場各界一起努力,強調目前倫敦和香港市場黃金交易時段已比原來延長很多,可滿足所有交易,而進一步延長交易時段時,將首先會肯定市場持份者對此有充份的瞭解。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指出,一直與港交所合作擴闊香港市場產品種類,相信這次的產品有助促進交易流動性以保證交易,滿足市場對實體金交易及對沖需求,建立風險管控系統,香港證監會會做好市場監管的工作。

港交所早前在公告中表示,這次合約的推出旨在香港建立當地價格基準,該期貨合約涵蓋現貨月份和隨後11個月,直至2018年7月,而新產品上市後首6個月,將免除該合約交易費和結算費,而且提供免收傭金的豁免。美元和人民幣黃金期貨合約的交易單位均為1千克黃金,合約大宗交易量將被設定為40個合約,允許價格波動範圍為3%,最大訂單規模限制為1000個合約。

港交所今年6月底與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簽訂《合作備忘錄》,探討就產品推廣、倉儲等事宜展開合作。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香港有良好的黃金貿易現貨基礎、龐大的倉儲物流網路,卻惟獨缺少遠期黃金市場的價格基準,香港期貨交易所在現貨基礎上發展期貨交易,不單可為現貨市場用家提供對沖機會,也可吸引更多金融類參與者,把流動性集中,形成區域價格指標,完善香港貴金屬交易的生態系統。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指出,期貨交易所和現貨交易場首次合作將是香港百年黃金產業的突破,此合作未來將以香港為基地,打造出亞太區最主要黃金商品交易中心;作為香港唯一黃金現貨買賣的交易所,金銀業貿易場將會配合香港交易所的新產品發展,兩者合作將會集中在研究實貨供求及深圳前海保稅倉庫服務等,尤其借著人民幣黃金商品互聯互通,期望這次合作可以最快、最有效地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重大國策,而兩所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有效加強整合亞太區內以香港為中心的黃金市場,期貨產品與實貨供求上互補,再配合金銀業貿易場深圳前海貴金屬保稅倉庫服務,拓寬了香港的投資管道,創造互補共贏及共同拓展黃金市場的新趨勢。

據瞭解,今年4月,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推出了首個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期貨合約。

可滿足所有交易,而進一步延長交易時段時,將首先會肯定市場持份者對此有充份的瞭解。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指出,一直與港交所合作擴闊香港市場產品種類,相信這次的產品有助促進交易流動性以保證交易,滿足市場對實體金交易及對沖需求,建立風險管控系統,香港證監會會做好市場監管的工作。

港交所早前在公告中表示,這次合約的推出旨在香港建立當地價格基準,該期貨合約涵蓋現貨月份和隨後11個月,直至2018年7月,而新產品上市後首6個月,將免除該合約交易費和結算費,而且提供免收傭金的豁免。美元和人民幣黃金期貨合約的交易單位均為1千克黃金,合約大宗交易量將被設定為40個合約,允許價格波動範圍為3%,最大訂單規模限制為1000個合約。

港交所今年6月底與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簽訂《合作備忘錄》,探討就產品推廣、倉儲等事宜展開合作。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香港有良好的黃金貿易現貨基礎、龐大的倉儲物流網路,卻惟獨缺少遠期黃金市場的價格基準,香港期貨交易所在現貨基礎上發展期貨交易,不單可為現貨市場用家提供對沖機會,也可吸引更多金融類參與者,把流動性集中,形成區域價格指標,完善香港貴金屬交易的生態系統。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指出,期貨交易所和現貨交易場首次合作將是香港百年黃金產業的突破,此合作未來將以香港為基地,打造出亞太區最主要黃金商品交易中心;作為香港唯一黃金現貨買賣的交易所,金銀業貿易場將會配合香港交易所的新產品發展,兩者合作將會集中在研究實貨供求及深圳前海保稅倉庫服務等,尤其借著人民幣黃金商品互聯互通,期望這次合作可以最快、最有效地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重大國策,而兩所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有效加強整合亞太區內以香港為中心的黃金市場,期貨產品與實貨供求上互補,再配合金銀業貿易場深圳前海貴金屬保稅倉庫服務,拓寬了香港的投資管道,創造互補共贏及共同拓展黃金市場的新趨勢。

據瞭解,今年4月,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推出了首個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期貨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