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一書記”拉客源 帶鄉親們脫貧致富 貧困戶日子越過越好

官長社區第一書記何華。

昨天中午12點,江甯區橫溪街道官長社區李家灣村開來了兩輛大巴車,

車上走下來100位老年遊客,萬亮生趕緊迎了上去。今年65歲的萬亮生是村裡的貧困戶,一輩子靠種地為生,最近卻開起農家樂,當上了老闆,每天還有像這樣的固定客源進村“送上門”,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寬裕。“這要感謝我們的何書記”,萬亮生口中的何書記是去年5月由區裡下派到社區的“第一書記”何華,這種訂單式的精准扶貧便是他的創新。

“第一書記”拉客源,貧困戶當老闆

今年35歲的何華,原先是江甯區水務局辦公室主任,去年5月份,由區裡下派到官長社區擔任第一書記,“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是區裡給第一書記們的工作任務。

一次偶然的機會,何華結識了媒體聯盟的負責人王開榮,他們有萬名老年會員,經常組織遊山玩水、吃喝玩樂。“你可以把人帶到我這裡,我們社區不僅山清水秀,而且還能到農戶家裡吃土灶飯菜,

可以買到正宗的老母雞、草雞蛋等農產品。”兩人一拍即合。何華回去後跟社區負責人一商量,決定要把這個致富的機會讓給村裡的貧困戶,在逐一走訪後,有30多戶貧苦村民進行了登記,4戶貧困家庭的農家樂先期開業。萬亮生便是第一批貧困戶農家樂的老闆。

荒地蓋起大棚辦合作社種長壽菜

據瞭解,官長社區是市級欠發達村,來社區半年後,何華便與南京市農科所取得了聯繫,

通過努力將他們改良後的長壽菜引進到官長來種植,目前已經申報無公害農產品、註冊了“官長長壽菜”商標。他們也已經與一家航空食品公司簽訂了合作協定,出產的長壽菜將會作為飛機餐端上飛機。種植長壽菜關鍵收益高,何華算了一筆賬,長壽菜能從5月份一直賣到10月份,一畝大棚差不多能產3500公斤—4000公斤,每公斤市價為20元,收入還是可觀的。而村裡的貧困戶都已經加入了合作社,
意味著可以拿到分紅。

交匯點南京晨報記者 端木 攝影報導